当前位置:主页 > 文库 > 包装装潢 > 过度包装

谁是“过度包装”的始作俑者

时间:2007-12-11 17:36:28来源:中国包装工业

  我国商品包装一般使用原生材料,包装物之来源主要是木材、石油、钢铁等,这些都是我国的紧缺资源。我们不妨以衬衫包装为例,算一笔细账:目前全国年平均生产衬衫12亿件,包装盒用纸量就高达24万吨,相当于砍掉了168万棵碗口粗的树,也就是说每年光衬衫包装盒就要“穿”掉一大片绿色的森林。据媒体报道,仅北京市每年因“过度包装”,就要浪费2亿多元。而中秋一过,这些高成本的包装就全部变成了令人烦心的垃圾。每年北京市处理垃圾的费用高达10亿元,如果减少不必要的“过度包装”,可以节省2亿元以上。
  现实生活中,此类浪费比比皆是,尤以商品的“过度包装”最为典型。许多包装完全超出产品价值本身,同时也超出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不但增加了产品销售成本,而且造成了材料的大量浪费。如果将“过度包装”所占商品销售额中的水分挤出,全国一年仅此一项可节约的资金和资源将是相当惊人的。
  人们不禁要问:如此浪费惊人的“过度包装”谁之过?谁又是始作俑者?“过度包装”是我国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的产物。耗材过多、体积过大、用料高档、装饰奢华,远远超出了包装保护商品、美化商品的功能要求,其弊病显而易见。对商品“过度包装”现象,社会舆论的批评之声一浪高过一浪。然而,就在这挞伐诟病声中,“过度包装”却依然我行我素,且呈现出了一种强劲发展的势头。“过度包装”已不再只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凸显出一种奢侈消费的趋势。
  对消费者来说,商品包装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因而,奢华的外表往往只能成为一堆豪华垃圾。“过度包装”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过度包装”的商品价格迅速攀升,“宰你没商量”地被商家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过度包装”鼓励了不正当竞争,许多商家不是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是一味地追逐“上档次”的包装,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规则。商品的“过度包装”,折射出当今社会人们的节约意识淡薄,以及迫于人情、面子,奢侈的“穷大方”的世风盛行。商家不择手段在包装上做足“花哨文章”,极力迎合消费者的心理,目的是为了赚钱。商品的“过度包装”,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不正当的竞争行为造成的。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们国家长期的国策。因之,以立法的方式叫停“过度包装”势在必行,不仅要完善管理体制,从源头上彻底加以防范和治理,而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应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增强节约意识,使“过度包装”失去滋生的温床。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