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库 > 出版印刷 > 报纸印刷

报业改革总动员

时间:2004-01-11 17:36:28来源:科印网作者:王丽杰

  按照往年惯例,目前正是国内报刊大打发行战的时候。然而今年,一纸暂停征订活动的通知压住了各家报纸的宣传攻势;而紧随其后的报刊业治理整顿行动,拉开了报业改革的沉重序幕。
  媒体专家预测,这场“有史以来最深入的报业改革”,将使中国传媒业面临洗牌。
  让权力退出报刊经营
  2003年5月29日,新闻出版总署、中宣部、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报刊出版单位暂停征订活动的通知》。该通知称,根据中央关于制止报刊摊派工作的总体部署,决定除科技期刊外,其他报纸、期刊的出版单位自即日起至2003年9月底,暂停2004年度一切报刊征订活动。
  按以往年份,全国报刊的征订工作应在每年7月以各地邮局为主渠道陆续展开,9月达到征订高峰,并在当年的11月前后截止。此次中国报刊征订活动首次延迟,新闻出版总署的有关负责人向媒体解释:“一是为了遏制报刊摊派,规范报刊发行;但更重要的是为继续整顿报刊市场做一个铺垫,报刊业将面临结构大调整,近期内部分报刊可能要退出市场。”
  很快,报刊治理的具体办法出台了。根据中办发[2003]19号文件,新闻出版总署于2003年7月25日公布了《关于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要求,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党政机关主办的报刊,要在今年9月底之前基本完成治理、调整和压缩工作。
  “让权力退出发行市场是此次治理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向媒体透露,“从整个行业长远发展利益出发,我们对报刊业结构确定了这样的调整准则:办好党和国家的重要‘喉舌’。这里所说的‘喉舌’,按不同层次划分主要包括:中央级的一报一刊(即《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各省市党报党刊各一份和各地级市党报。原有县级党报原则上一律停办。其他报刊,中央部门所办的实行管办分离(人员分离、财务分离、发行分离),省级党政部门所办的原则上划转,地市级党政部门不办报刊。省级和省级以下若干党政部门所属社会团体不办报刊,已办的一律停办。通过这次治理,进一步压缩党政部门报刊总量,促使政企、政事分开,推动报刊独立经营。”
  实际上,这次报刊治理的时间表相当急迫。《细则》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党政部门要在8月20日前,将列出的治理报刊名单交新闻出版总署核准;9月底之前,全部治理工作原则上结束,国家将发布调整之后新的报刊征订目录。
  由暂停征订到调整、压缩,报刊业紧锣密鼓的治理举措并非空穴来风。继20余年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之后,更为敏感的文化体制改革已被谨慎提上议事日程。文化体制改革设定了文化工作者职业化、文化单位事业化、文化事业产业化3个走向。新闻出版总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确定了报业改革的时间表。据悉,被视为“有史以来最深入的报业改革”方案已由总署起草完毕,目前正报中宣部最后定夺。方案中除了有关外资和民营资本可占报业股份的具体比例仍存争议,在报刊与主管单位脱钩等原则性问题上已基本达成共识。
  孰“死”孰“生”
  由《细则》所引发的治理风暴,实际上使报业在改革方案出台之前,已悄然拉开了改革的序幕。根据“停办一批、分离一批、整合一批”的精神,谁将遭遇“强迫死亡”,成为各家报刊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
  资料显示,2002年中国共出版期刊9029种、报纸2137种。其中,全国性报纸212种,省级报纸771种,地市级报纸893种,县级报纸261种。在这2000多种报纸中,行业报占据了“半壁江山”。
  专家们普遍认为,如果此次报业改革顺势展开,首当其冲的正是长期依附于各级行政部门和部委的1000多种行业报。
  据统计,1980年1月1日至1985年3月1日,在全国新创办的1008种报纸中,行业报占了一半多,差不多4天就有一种。与其说是发展经济的需要催生了行业报,不如说是具体的办报审批政策成就了行业报。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各行业主管部门都可以办一份报纸。于是,不管有没有条件,为了指导工作方便,绝大多数部委都创办了自己本行业的报纸。中央办了,省市办;省市办了,县里也办,重复办报现象严重。这些权利部门办的报纸,凭借行政高压,摊派的色彩比较浓重,市场存活能力普遍较差。
  “行业报快走到头了,”法制日报社印刷厂的总工程师李保强不无感慨,“说白了,行业报能够生存,就是靠部门行政命令落实订报经费。如果管办分离,和上级脱钩,经费没有着落,等于从源头上卡死了。”
  与行业报还需经市场考验和选择不同,县级报纸迅速走到了终点。根据《细则》,全国261种县级报纸,原则上都面临停办的现实。
  不过,停办不等于消失。细读《细则》,对行业报和县级报,实际上开了一个口子,如县级报可由省级党报或地市级党报进行有偿兼并,或改办为地市级党报的县市版。据了解,《经济日报》也在近年运作中,陆续收纳了《中国农机化报》和《中国化工报》等行业报。
  这种报业资源的流动与重组,实际上昭示了报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有“死”也有“生”。能获得更多生机的,一是改革后仍处于保护状态的党报系列;一是分布在全国的实力报业集团。强者恒强,在报业结构大调整的浪潮中,报业集团能获得更多资源重组的机会。
  有专家预计,经过改革后最终不能继续“生存”的报刊,不会超过总数的1/10。
  报刊印刷的“微澜不惊”
  报刊业面临结构性调整,但反映到与报刊发行唇齿相依的报刊印刷中,影响却稀释了许多。
  中国报业协会顾问夏天俊为《印刷经理人》算了一笔账。2002年全国出版报纸2137种,总印张1067亿印张。其中,县级报纸有261种,总印张为9.51亿印张,仅占总印刷量的0.89%。由于基数过小,县级报的变化对报刊印刷影响微乎其微。
  再来看行业报。行业报虽然种类过千,但发行量不大,一般都是几千份或一两万份,加起来,也只占总印量的20%多。何况,行业报并不是整体死亡,在几年改革期中,反映在总印量上的影响不会是突变。
  报纸印刷的大头在日报和都市报上。夏天俊分析,这部分印量应占总印量的75%以上。都市报由于很早进入市场化运作,受到报业改革的影响不大;而日报基本涵盖在这次受保护的党报系列,由于争夺订报经费的行业报、地方报纸被砍掉一些,党报系列的订阅量反而会有所上升。两相作用,日报和都市报的印量会持平或有所上升。
  总体来看,治理后报纸总印量并不一定降低,但种类有可能缩减,会有一定程度的结构性调整。人们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这种结构性调整对报纸印刷企业来讲,会有多大的影响。
  黑龙江日报印务中心副总经理魏利介绍,在全国600多家报纸印刷企业中,大多都有地市级以上党报背景,报刊治理、压缩的结果,会使这些厂的业务量发生变化,但不会断粮,不会伤元气,只是微量调整。
  报业资源的流动与重组
  另一方面,很多报纸印刷企业并不仅仅服务于本报社。李保强告诉《印刷经理人》,法制日报社印刷厂服务于本社的印刷量只有20%,其中《法制日报》的印刷量只占10%。“这种情况在北京的报纸印刷企业中很普遍。北京有12家报纸印刷企业,但代印报最多时有70多种,所以报业改革对我们有影响,但不会伤筋动骨。”面对变化,李保强很坦然。
  由此看来,600多家报纸印刷企业中,服务于单种报纸、且其服务对象又会在此次报刊治理中进行调整,这样的报纸印刷企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大。但客观分析,此类企业比例并不高。
  重组契机
  对报纸印刷企业来讲,不管是雷声大、雨点小,还是雷雨交加,报刊治理行动的推进都给出了一个明确信号:报业资源的重组浪潮已经到来。据悉,在新闻出版总署发出暂停征订的通知后,有关报刊市场结构调整、资源分配、市场效益等一系列规划都将陆续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实际上,部分报纸印刷企业的行动已经走在了政策的前面。深圳商报社印刷厂厂长何式昱告诉《印刷经理人》,深圳商报社印刷厂和深圳特区报印刷厂在深圳报业集团的安排下,已经在行政上合为一体,目前正在建设一个占地10余万平方米的印务公司。他们打算用三四年的时间,打造一个报刊印刷的强力企业。
  在上海、在北京,报纸印刷企业间的合并之举也初见端倪。夏天俊介绍,合并、兼并的活跃分子基本上分布在全国的39个报业集团,国家在政策上也支持这种强者更强的资源整合方式。随着“有史以来最深入的报业改革”的逐步推进,资源整合的力度和契机还会加大。
  “报社印刷企业应该摆脱报社的体制框架,在更大的资本舞台上寻找发展机遇。”李保强分析,“管办分离后,众多报社的发展资金更需要自己筹措,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对报社印刷厂的大规模技术改造投入。报社印刷厂应该抓住报刊业结构大调整的时机,引入多元投资,通过联合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