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库 > 企业 > 经营管理

现有纸箱业务模式的利与弊(转载)

时间:2007-12-12 14:39:26来源:天涯博客作者:葛秀东

  纸箱业务的三种属性,决定了纸箱行业的业务模式:
  1.是各地小而散的、各自为战的小型三级厂在集中制板的二级厂支持下供应大量的中小制造业纸箱用户,也包括部分大型制造业纸箱用户。这种模式适应“小公司效应”和地域化属性,以制造的小而散对应需求的个性化、地域化,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但仅仅局限于纸箱制造,难以在服务上升级,对包装用户日渐增强的服务需求不能响应。
  2.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内外包装企业集团(多数拥有造纸厂)在大型纸箱用户较多地区布点,投资建设纸板、纸箱制造一体化的工厂。这种模式需要较大规模的投资,这一点对国际包装巨头来说不成问题,但这种模式的内在逻辑是以规模经济的集中制造来应对需求的个性化、小批量显得力不从心。在各地区建厂是对地域化特征的无奈的权变措施,并不符合集中制造体制的秉性,受“小公司效应”制约,还有正规军被游击队纠缠的可能,因此也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竞争优势(这可能是国内纸箱行业至今没有出现垄断企业的深层原因)。这种模式的另一显著弱点是仅仅着眼于制造,没有对服务给予充分的关注。
  3.是跟随跨国公司纸箱用户来到中国的“整体包装解决方案”提供商。这类公司目前主要服务于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纸箱用户,为用户进行整体包装采购代理。从理论上讲,这种模式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最可能在竞争中胜出的,但几年来国内几家模仿这种商业模式的包装企业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分析整体包装解决方案提供商难成气候的原因,可以看到,这种模式虽然适应了纸箱行业“服务-制造”这一根本属性,但仍然没有解决与地域化属性的矛盾。这种模式与软件业有类似之处,整体包装解决方案开发成本高昂、复制成本低廉,具有典型的范围经济特征,因此,这种业务模式一开始就不能定位于地区市场。整体包装解决方案又具有不同于软件的特征,就是不能产品化的,不但通用性方案不可能开发出来,行业性方案也不能完全拷贝,因此必须建立基于“分离与调用”机理的知识生产管理平台,才可低成本复制。同时,也需要跨地域的包装供应链管理平台作为保障,才能将服务与供应结合起来。软硬件比较完善的进入中国的国际整体包装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因为没有应对地域化特征的良策而只能做大型包装用户的“短头”,无法顾及中国大量的中小企业用户的“长尾”。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