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库 > 印前工艺 > 印前打样

彩报印刷厂基于屏幕软打样的质量管理方案及关键技术

时间:2004-12-11 17:36:28来源:科印网作者:顾桓

  近年来彩报印刷量提高很快,相对于综合印刷企业,专业的彩报印厂由于管理结构和印刷要求的特点,在色彩和图像控制方面往往涉及的因素较多。如图像原稿的来源复杂、质量差别较大;由于印刷所用纸张、油墨的印刷适性所形成的色域较小,本身就和RGB原稿的色彩质量差别较大(如图1中显示了两者色域的差别);又由于许多中小彩报印厂纸张、油墨更换频繁,印前处理时间要求紧,而且不做彩色打样和印刷对样的控制,因此造成色彩和图像质量的波动都较大。
  笔者在实践中使用的一种彩报色彩和图像质量控制流程,其核心是在传统的控制环节(红箭头所示)和参数的基础上,在流程前端加入了屏幕软打样的工艺环节(绿箭头所示),其作用是以满足彩报印刷实时性为前提,对进入工艺流程的所有可改动的色彩和图像,经过屏幕软打样的视觉检测和视觉编修,以达到符合某种特定输出条件(如纸张、油墨、机器等因素的组合)的最佳或特定风格要求的印刷效果,从而大大增加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色彩和图像在复制流程中效果和质量控制的可预见性和可操作性。只需万元以内的代价,便可使多则几千万、少则数百万的彩报硬件系统的色彩与图像的印刷质量得到有力的保证并得到一定的提高。
  要形成上述基于软打样的质量控制环节,关键是要建立图2所示的以现有照排制版和彩报轮转机生产线印刷适性特征为基础的、以屏幕能真实反映彩报效果为目标的色彩管理流程,这其中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建立印刷适性特性文件整个生产线的印刷适性特性文件(Profile)就好比是屏幕软打样要仿真的对象,建立Profile是基础性的工作。由于整个生产线的变化因素较多,因此生产流程的各项主要控制参数的数据化及基于准确检测基础上的稳定控制就成为了整个过程Profile生成和使用的必要条件。精确的数据化控制的关键是要在报纸的挂版位置或报尾处加入测试条(如乌格拉晒版控制条、布鲁纳尔印刷控制条以及各种自己设计的简易测试条等),并使用目视和密度计测试。针对普通新闻纸档次的彩报,其主要控制参数包括以下内容。
  1.出片和晒版的网点还原质量参数
  如胶片线性误差小于2%,3%~5%的网点要出齐,98%的网点不糊死等。
  2.印刷过程的主要质量监控参数
  (1)密度范围:按行业标准,普通彩报四色油墨的密度控制范围:黄0.60~0.80、品红0.80~1.00、青0.90~1.10、黑1.00~1.15,许多高水平印厂的内定范围都比标准小很多;最佳实地密度:黄0.75、品红0.95、青1.00、黑1.10;普通彩报的印刷反差K:黄0.22、品红0.22、青0.22、黑0.27。
  (2)水墨平衡:3%~5%的网点要出齐,98%的网点不要糊死。
  (3)其他参数:如网点变形、灰平衡等。
  在对制版和印刷过程进行控制之后,再依据纸张参数(如纸张白度、油墨叠印率及墨色参数等)的不同,对常用的纸张、油墨组合,在上述制版印刷参数控制范围内,分别建立不同的Profile,并在色彩管理流程中依照当天和当时的纸张、油墨组合来选用不同的适性特性文件。
  如果要获得较准确的、有较细状态分类的彩报印刷Profile,最好的方法是借助专业的色彩管理系统来制作。如专业色彩管理软件ProfileMaker特性文件生成的控制界面,可以看出特性文件的建立有两方面的参数需要确定:一个是基于IT8.7/3之类的色标的基本色彩转换参数,它是生成特性文件的基本参数,其生成方法是将其数字色标按各种条件分类印刷出来,并使用联机的色度计在ProfileMaker、MeasureTool等软件的控制下完成色标测试;另一个是针对分色和印刷条件的过程参数来选定,包括诸如分色参数、黑点灰平衡、墨量控制等,这些参数决定了实现相同色彩效果的不同油墨配比,其最优范围需要经验和实验。最后使用ProfileMaker完成Profile的生成。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