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标签技术

德国“工业4.0”带给中国企业的思考

时间:2016-04-19 14:45:38来源:科印网作者:马小娟
  德国“工业4.0”,源于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最初的想法只是通过物联网等媒介来提高德国制造业水平。其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式。
  一个德国“工业4.0”概念,在中国市场上又掀起了一股学习德国企业的热潮。那么,面对德企在国际市场上的巨大成功,怀有走出国门梦想的中国企业要向德国企业学什么?
  “工业4.0”固然是一个标杆,但中国企业不应急于在概念上学习,而应静下心来把德国企业最传统的东西学会,这比盲目学“工业4.0”更重要。否则,中国企业仍然只是学到皮毛,而无法学到德国企业的内核,无法探析德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DNA。
  例如,德国企业文化中总是把质量放在至高的地位,对质量精益求精。正因为德国企业对最高质量的追求,造就了德国制造在全球消费者心目中质量第一的品牌形象。
组织利益至上 不追求短期利益
  不追求短期利益,避免伤害组织利益,这是德国企业显著的特点之一。德国与中国的合资企业里,德国员工常会奇怪,中国同事为什么总是在碰到问题时选择较容易的解决方法,而这种解决方法以后可能会给其他部门造成更大的问题。德国员工碰到问题时,会有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期间也会和其他部门共同寻找最佳方案。这个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不求最快,但求最好。但这在中国员工看来,太费事也太费时。中国员工之所以求快,是因为他们太在意短期利益,而没有顾及组织整体利益。
向对手学习而不是诋毁
  用开放的态度去不断向竞争者学习,这是德国企业的又一特点。尽管彼此之间有竞争,但德国企业不会恶意诋毁对手甚至破坏游戏规则,而是彼此都要遵循游戏规则。比如,宝马、奥迪、奔驰和保时捷之间有君子协定,在新产品上市之前,会相互测试,并且可以拆卸,以便彼此学习。这在中国企业的同行之间绝对稀有,是非常值得中国企业学习的地方。因为一个行业真正的发展,不是靠一个企业的支撑,而是共同做大行业,这才是一个行业及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根本所在。
更加专注合作共赢
  德国企业不像中国企业那样“随机应变”,比如房地产赚钱,大多数中国公司都会去投资房地产。德国企业无论大小都非常专注,会将精力和资源完全用在自己的强项上,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一直坚持做深做透,而很少会涉足自己毫无经验的领域。比如宝马,把“可持续性”写入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刻提醒企业和员工。
  德国企业不仅专注于自己的强项,甚至会用很大的精力去培养自己的合作伙伴,以便让自己的产品质量更有保障。而多数中国企业不会花费大量精力去培养合作伙伴,因此在分工协作及产业链的构建上,和德国企业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标签印刷企业,虽然短期内还无法实现印前、印刷及印后加工全过程的智能化,但不管怎样,“工业4.0”是大趋势。从智能生产到智能产品,再到生产服务化,最后过渡到云工厂……如果“地基”没有打好,生产流程没有精益化,就直接实现智能化是缺乏基础的,结果也不会理想。所以,德国企业的质量至上、开放包容及严谨专注才更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摘编自2015年第一期《中外管理》中的《中国企业别急着学德国工业4.0》)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