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艺学精品课程的发展

时间:2007-11-22 12:17:34来源:科印传媒《印刷技术》作者:刘昕、张二虎、成刚虎、武吉梅、

  根据我国高等学校印刷工程类专业办学的层次特点,印刷工程类专业院校将《印刷工艺学》课程定位为: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西安理工大学将教育宗旨定位在以培养工程型、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培养研究型人才。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学科之间的知识日益交叉与融合,《印刷工艺学》既是印刷工程和包装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主修专业课,又是研究印刷工艺过程共性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深入了解印刷工艺技术,正确选用印刷工艺方法,培养分析、创造、设计新印刷工艺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印刷工艺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印刷工艺的普遍规律及工艺设计思想,经过工程化训练,使学生掌握印刷工艺设计与机器调试,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应用及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印刷工艺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了解印刷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现象,并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常用印刷质量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和基本实践方法及印刷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方法;会使用印刷工艺过程质量控制仪器检测印刷质量;了解印刷工艺新技术在包装印刷中的应用;会把一般印刷工艺技术问题抽象为物理模型或数学模型;对印刷设备进行调节等方面得到系统训练;具备正确选用常用印刷工艺和测量技术方法,以及进行抽检测量的基本技能,按照测量结果及时调节机器,保证获得高质量的印刷品。
  我校自1974年高等教育设立印刷机械专业,直到1993年设立印刷技术专业以来,印刷工艺学课程一直是印刷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新型专业——印刷工程及包装工程应运而生。
  根据印刷、包装企业人才需求,并考虑印刷包装学科知识范畴,1974年,我院在正式筹办印刷机械专业之初,就把《印刷工艺学》确定为该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因为,凡是走向印刷包装行业的印刷工作者首先接触的都是印刷产品(书、报、杂志、广告、标签等)、包装产品(盒、箱、筒,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品)等。因此,我们确立了该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包括水墨平衡原理、油墨转移原理、印刷压力工作原理、网点传递转移及图文变形原理与四大印刷方法的原理等。《印刷工艺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总结起来,课程的主要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 摸索阶段(1974-1979年)
  在这阶段中,资料奇缺,我们自编了适合印刷机械专业的讲义——印刷工艺概论,根据2年多的教学实践,在原有讲义基础上,由当时我院该课程的主讲老师冯瑞乾教授担任主编,在兄弟院校的配合下,于1991年夏正式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印刷工艺概论》统编教材,被全国设有印刷包装工程专业的高等学校采用,为我国印刷、包装工程专业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该教材在系统性、新颖性方面有一定的特色,但是新技术的内容略显不足。
  第二阶段 起步阶段(1980-1989年)  
  这个阶段是印刷工艺技术发展最快的,也是引发印刷工艺革新的时期。但是由于通讯、信息和书籍资料仍然相对较少,我们采取派出大量教师到印刷生产企业、印刷科学研究所,甚至派专家去国外相关院校收集资料的办法。1988年由刘昕教授主编了第一版《印刷原理》教材:《印刷工艺学》。该教材共七章,主要以胶印为主,偏重理论;并编写了教学大纲和其他教学材料,成为国内第一本突出理论的印刷专业基础教材,也为胶印的理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 基础阶段(1990-1999年)
  在这一课程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基础上,由刘昕教授担任主编,于1993年组织本院及兄弟院校人员第二次改编《印刷原理》课程教材为《胶版印刷工艺原理》。鉴于多年对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在第二次编写中对第一版教材做了较大修改,主要包括:根据印刷学科的特色,教材内容注意将工艺设计、印刷工艺过程质量控制和印刷质量检测等方面的相互结合;编写过程中突出课程重点,避免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重复。此外,作为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正式编写之前,详细拟订了教材编写大纲,并做出分工。这次修改还听取了印刷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意见,在原有的以胶印理论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了印刷品质量检测、印刷压力、图文与包衬、网点传递转移、油墨调配和印刷作业等内容,第一次把印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这样既保证了理论教学的严密性,同时也保证了实践教学的科学性。这一特色一直保留到现在,在实践中也证明了它的合理性。1993年,《印刷原理》被评为西安理工大学优秀教材,通过1996年的视频教学制作,次年获得机械工业部优秀电视教学片二等奖,同时该课程被学校评定为校级优秀课程。
  在此阶段,该课程的教学文件和教学条件可基本满足教学要求,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第四阶段 发展阶段(2000-2005年)
  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配合陕西省名牌专业“印刷工程”和“包装工程”的建设,由于该课程在印刷包装工业中的重要地位,被确立为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重点课程,为此成立了专门教学科研队伍,并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使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包括以下成果。
  编写了该课程全国统编教材《印刷工艺学》及相关正式出版教材10多本,实验指导书1本,完善了相关的教学文件,为全国开设有印刷工程、包装工程专业的兄弟院校提供了参考。
  为了加强专业及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我校创造性地在深圳设立了实践基地——“西安理工大学深圳科精诚网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产学研基地”;对我校印刷工程、包装工程和图文信息专业学生采用7+1教学模式,即7学期在本校学习,最后一学期在基地实习及完成毕业设计,这一模式得到了全国同行的一致认同。
  该课程所在印刷工程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依托的印刷技术实验室被评为校级实践性教学示范基地,我院现有两个与该课程相关的实验室,与该课程相关的包装工程专业被确立为国家管理重点学科,使该课程硬件建设达到了先进水平。
  由于该课程在全国引起较大影响,前后有30多所高校来我院参观学习,同时也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第五阶段 创精品阶段(2006-2007年)
  经过多年的努力,《印刷工艺学》于1997年被评为西安理工大学校级优秀课程;2007年先后被评为西安理工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和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我们将继续努力,以国家精品课程为标准,加大建设力度,力争在5年内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国家级精品课程。
  《印刷工艺学》作为印刷工程专业、包装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基础课,在专业教育教学方面起着独到的作用。一方面反映印刷工艺技术科学的最新全貌,给学生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以理论的准确性、公式的严密性和实验的精确性为基础,客观分析印刷工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提出了解决对策;另一方面为系统学习其他相关印刷专业课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多年实践中,教学队伍在使用新编教材的同时,进行调研和收集新资料,新技术,不断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不断结合实践,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特色,培养出了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印刷工艺专业技术人才,为印刷工业和印刷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