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G7控制技术 提升企业竞争力

时间:2011-09-15 12:10:20来源:科印传媒《印刷技术》作者:乔泉
  G7控制技术的发展
  “G7”概念和相关技术首次提出是在2005年举办的PAB(Printing Across Borders)会议上。此后,IDEAlliance对其进行了多次修正。2007年12月17日,基于G7产生的GRACoL和SWOP数据成为美国ANSI标准,即TR006 (GRACoL Coated 1)、TR003 (SWOP Coated 3)和TR005(SWOP Coated 5)。
  与传统的基于油墨实地密度控制和各色油墨网点增大控制的印刷方法不同,G7工艺更多关注的是CMY油墨的共同作用效果。G7控制技术是采取控制色度值及中性灰印刷密度曲线(NPDC)来评价色彩,因此其能够更简单地实现ISO 12647-2的印刷标准,更精确地再现灰平衡,更有效地保证不同印刷条件下印刷同貌,现在G7控制技术已经成为ISO TS10128工作项目中校正印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G7控制技术也并非十全十美,其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例如其旧版本Version 6中的灰平衡公式如下:
  (1)标准纸白
  a*_色度值=a*_纸张色度值×相对亮度;
  b*_色度值=b*_纸张色度值×相对亮度;
  (2)非标准纸白
  如果C_网点值≥阈值(T):
  a*_色度值=a*_纸张色度值×相对亮度;
  b*_色度值=b*_纸张色度值×相对亮度;
  如果 C_网点值<阈值(T):
  a*_色度值=a*_纸张色度值×(L*_亮度值-L*_300亮度值)÷(L*_纸张亮度值-L*_300亮度值)×[(阈值-C_网点值)]÷阈值+ a*_标称色度值 ×C_网点值÷阈值);
  b*_色度值=b*_纸张色度值×(L*_亮度值-L*_300亮度值)÷(L*_纸张亮度值-L*_300亮度值)×[(阈值-C_网点值)]÷阈值+b*_标称色度值×C_网点值÷阈值);
  上述公式中,L*_亮度值指CMY三色叠印灰亮度值;L*_300亮度值指CMY三色均为实地叠印时(总量为300)的亮度值;相对亮度=(L*_亮度值-L*_300亮度值)÷(L*_纸张亮度值-L*_300亮度值)。
  而在新版本Specification 2008中,灰平衡公式修订为:
  a*_色度值=a*_纸张色度值×(100-C)÷100;
  b*_色度值=b*_纸张色度值×(100-C)÷100。
  又例如旧版本Version 6中的M、Y曲线偏移如图1所示;而新版本Specification 2008中的M、Y曲线偏移如图2所示。



  G7控制技术要点
  1.校正过程(第一次印刷测试)
  ①印刷色序为K-C-M-Y;②CMY色版之间的网点增大在±3%之内,K色版比CMY色版多3%~6%;③纸张色度达到标准,容差为△L*=±3、△a*=±2、△b*=±2;④CMYK、RGB色度达到标准的优先级不一样,C以L*、b*优先,M以L*、a*优先,Y以b*优先,K以L*优先;RGB的L*a*b*优先级相同,容差△E≤5;⑤亮调范围(HR)灰平衡并不重要,容差△a*=±1、△b*=±2;⑥同时记录CMYK、RGB、HR_CMY和HR_K的干、湿密度;⑦正常印刷速度为500~1000张/小时。
  2.检测过程(第二次印刷测试)
  ①检查HR中性灰密度和色度;②检查亮调反差(HC)和暗调反差(SC)中性灰密度和色度;③记录CMYK、RGB、HR_CMY和HR_K的干、湿密度。
  3.生产过程(后期印刷质量控制)
  ①检查CMYK实地密度和RGB叠印密度;②检查HR中性灰密度;③检查HC和SC中性灰密度;④检查HR色度,即中性灰平衡。
  4.其他
  ①CMYK单色密度、RGB叠印密度和CMY中性灰密度都在“无偏振镜”、“T状态”、“减去纸白”和“干燥状态”下测量;②CMYK、RGB以及CMY中性灰色度都在“D50”、“2°视角”、“白衬底”和“干燥状态”下测量。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