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刊印后加工 工价忧与思

时间:2012-01-18 12:20:20来源:科印传媒《印刷技术》作者:张立民
        书刊印后加工工价的规范和透明,是保证出版印刷市场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当前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上涨过快,印后加工市场供求关系失衡等原因造成书刊印后加工工价整体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出版印刷市场的发展,令人堪忧。本文将深度探讨和解读书刊印后加工工价现状。
  在谈及书刊印后加工工价时,曾有出版人对笔者说:“如果印企(本文所述印企均指有印后加工能力的印刷企业)能够测算出印后加工成本,再加上合理的利润形成最后工价,即印后加工工价单价=印后加工单位成本(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平均值+(社会)单位利润平均值,出版社可以接受。”笔者也同样认为,以上提到的工价计算方式可使业界达成符合经济学的价值和价格规律的共识——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者的一般劳动(包含劳动者当期创造的剩余价值),所以其可作为判断书刊印后加工市场实际工价高低的理论标准。2009年,笔者在编写《北京地区书刊印刷指导工价》的过程中,依据以上理论并结合实际进行了多方调研,进一步摸清了近年来书刊印后加工工价现状。
  工价堪忧
  1.书刊装订工价
  从全国范围看,各种书刊装订方式占比大致为:精装10%,骑马订30%,胶订60%。其中外单的印后装订方式以精装为主,一般均有利润,其工价可视为合理;有些新型精装或特殊产品如立体书的印后装订加工,以及按本计价的数码印后加工等,利润较高,其工价也会较高。但从北京地区调研数据可知,占书刊印后装订市场份额最大的骑马订和胶订,其实际工价明显偏低,如表1、表2所示。

表1 2009年北京地区骑马订工价、成本与利润分析表(单位:元/令)
 
表2 2009年北京地区胶订工价、成本与利润分析表(单位:元/令)


  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样本企业的骑马订成本和胶订成本均高于销售单价(实际加工工价),其结果必然会全面亏损。
  当然,会有人对表中单位固定成本数据提出两个疑问:一是是否将管理成本计算得过高,导致单位固定成本升高;二是是否由于印后加工开工不足而摊高了单位固定成本。
  对于第一个疑问,笔者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地区大多数印企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已基本完成,通过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印企的管理构架与生产一线的人员比例关系已基本趋于合理;另外,笔者此次调查的印企均为行业中的佼佼者,有些甚至还实现了主辅业的分离,所以,在调研过程中并未算高管理成本,对各印企单位固定成本的测算也是合理的。
  对于第二个疑问,笔者按照印企报出的开工率进行过调整试算,即使按100%开工率计算,将单位固定成本调低,其单位利润仍然不能转为正数,只是亏损的额度有所降低。因此,此次调研的数据所反映出书刊装订工价偏低的事实是成立的。
  2.表面整饰工价
  如表3所示,我们以北京地区覆膜工价的变化为例进行观察分析。

表3 北京地区历年覆膜工价表(单位:元/张)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