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生意的未来

时间:2012-12-17 10:13:06来源:科印传媒《印刷技术》作者:吕理哲
  有了平板电脑,可以随时随地上网,下载几百本杂志,保存起来,慢慢地欣赏,真是方便。电子杂志让读者更方便,却成了杂志社的梦魇,传统纸质杂志的制作,把文章和美丽的照片排好版就行了,现在电子杂志的载体是多媒体电脑,不论是手机还是平板电脑,每一台移动装置都能灵活运用语音、图片、文字和影像。
  现在,许多在出版社做美工的朋友都跑去补习,学习多媒体设计工具的课程,他们说杂志不再是二维的,从第一页依序排到最后一页,新杂志是三维的,除了传统的左右翻页以外,还可以上下翻页,设计上可以做成:左右翻页看到的是一篇篇文章的首页,上下翻页可进入文章内容或延伸阅读的材料。
  未来杂志的竞争似乎就是多媒体设计能力的竞赛,是这样吗?
  今天,我们在平板电脑上浏览的杂志也确实越来越倾向多媒体形式,新技术往往被混入文字和图片之间,但是我们私下调查一些订购电子杂志的朋友,他们更喜欢杂志里的视频,认为有些时候那比单纯的文字和图片更能满足读者的求知欲,但是他们并不会以有没有多媒体内容来决定是否购买某一本杂志。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最近在苹果的App Store和iTune的报摊(Newsstand)上有一本有意思的杂志The Magazine (《这本杂志》)为什么“火”了。这本电子杂志每期只有4篇文章,没有图片或视频,4篇文章只是给电脑玩家看的,杂志的定位是“针对爱好互联网、移动网络的人士,介绍真正好的个人电脑新技术,和被这些技术影响的相关领域。”
  其中,真正好的个人电脑指的是iMac/iPad/iPhone,这本杂志只有iOS版本,可以想像其出版社是苹果迷;这些技术和领域则可能包括摄影、出版、音乐甚至咖啡。
  从这本杂志的定位可以看出,它的读者群非常局限,不以谈技术为主,而是以技术迷感兴趣的话题为中心,刊登有意义、有论点和纵观全局的文章,是一本给技术开发圈内人士看的杂志。
  创办这本杂志的出版社的所有者是一个名叫Marco Arment的年轻人,这家出版社的员工也只有他一个人,台湾人说“校长兼撞钟的”就是如此。Arment在出版科技界很有名气,因为他目前经营的Instapaper网站可提供的服务很简单,帮助读者将在网络上看到一半或是没空读的文章内容先“存”在Instapaper网站,读者再想阅读时,Instapaper不但能直接显示未完成阅读的文章内容,而且还能把广告之类的让阅读被“骚扰”的非内容屏蔽掉,而不改变原来文章里面的链接。除了网站,Instapaper还有iPhone、iPad专用的App,也支持Kindle和ePub格式。
  显然Arment是根据自己阅读的经验和需求开发了Instapaper的应用,网站每个月只收1美金的订阅服务费,下载App到移动装置则收3.99美金,网站一开始营业便实现盈利,因此他成为新兴出版的先知,以有限范围的需求,针对特定的客户群,创造了一个人独立运作的出版新模式。
  《这本杂志》是他的第二个出版生意,双周刊,每期只有4篇文章,1.99美元可以看两版,遵循的也是一开始就要赚钱的原则,客户群明确,网络出版的大鳄抢也抢不走这本杂志的电子生意。
  另外,今年6月初才创刊的《短篇小说》是一本双月刊杂志,其创刊后没几天就成为台湾网络书店里中文杂志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名。这本只提供零售,不能订阅的杂志封面上,没有性感的美女,内容只有10篇1万字左右的短篇小说,版面设计上除了白纸黑字以外,没有评论,没有专访,也没有半张图片,但在杂志摊的架子上却因为过分朴素而引人注目。
  电影出现时,有人说小说要死了,结果并没有。
  后来电视来了,有人说小说活不下去了,结果也没有。
  现在博客、微博、微小说、微电影、电子书,在网络上可以到处分享,有人说小说死定了,结果却出现了《短篇小说》杂志,大家才知道人们不能没有小说。
  我们都把生意难做归咎于新技术破坏了旧环境,但是传统看杂志的需求总有人念念不忘。《短篇小说》的发行人詹伟雄先生相信,许多人和他一样需要短篇小说,于是利用传统技术印刷生产了传统纸质杂志;Marco Arment相信,有许多人和他一样有相同的需要,于是创造了《这本杂志》。
  出版生意需要新思维,不在乎应用传统还是数字技术。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