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师的方块图——传统印刷厂如何转型数字印刷生意

时间:2014-06-19 13:15:07来源:科印传媒《印刷技术》作者:吕理哲

  1980年时,联合报系是台湾省最大的报业集团,面向未来,决定要把报纸铅字检排的生产作业自动化。他们特别聘请了在美国化学杂志社工作、有19年电脑排版工作经验的那福忠先生主持这项工作。
  当时,电脑的体积比今天的大衣橱还要大,里面没有字形,当然也没有输入法。那先生在白板上画出目标系统的方块图,把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输出和输入关系说清楚,找不同的资源去把每一个方块的细节填满,3~4年之间,第一版正式采用电脑排版的报纸就印刷出来了,最后铅字架走入历史,那时候乔布斯还在印度苦行,桌面排版八字还没有一撇。
  那时候有幸参加那先生团队的工程师,都经历了一个系统从无到被创造出来的精彩过程。即使当时这些工程师只学到了一招半式,也足以在后来的职场生涯中安身立命。那先生的真功夫要从“蹲马步”开始练,也就是从“描述”目标系统开始。
  后来Adobe发明了PostScript语言,用以描述一个版面,只要描述正确,交给“看得懂”PostScript语言的电脑,不管是电脑屏幕、喷墨打印机、数字印刷机或是胶印机都能复制出一样的版面,其终于成为印刷标准。后来的PDF以PostScript语言为核心,成为今天印刷电子文件的标准格式。
  一个目标系统有了正确的描述,一定可以创造、修改或复制。

  学会画好方块图

  那么,传统印刷厂要进入数字印刷领域应该被描述成什么样的系统呢?如果请那老师来负责这个项目,他会如何思考呢?
  先画两个方块,一个方块中写上“a-胶印机和数字印刷机”,另一个写上“b-胶印机”,想像一下方块(a)输入的会是什么?输出来的又是什么?和方块(b)有何不同?
  我们知道(a)中一定多了许多少量、多样而且是个别营业额不高的活,“输出”就是要把这些印好的货物递送到许许多多不同的目的地,“输入”则是如何去找来这许许多多的订单。
  细化一下方块(a)内部的功能,如何去处理这许许多多的订单,从报价、收件、管理、生产(包括印刷和印后)和物流,还有一定比例的由失误带来的生产和客服的负荷。只有让胶印机的方块(b)里面可以用人来处理的功能,在方块(a)可以不用人工处理,即“订单增加,人手不需要成比例增加”,才能让(a)方块的功能符合少量多样的需求。
  大部分网络印刷企业都坚持24小时交货,这不只是满足客户需求,也是为了管理的效率。如果今天接单后天才交货,管理上等于有2倍(2天)的复杂度。人手的数量和管理的复杂度成正比。
  数字印刷的纸张幅面小,折手规格非常有限,如果不能自动拼大版,手工拼版师傅的数量就必须要随着订单的增加而增加。
  客户都可能打电话来问:“我的活在哪里?”印刷厂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客户服务质量分数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客户扣掉,就得付出和产值不相符的代价——人力。
  错误不只增加了重印概率导致赔钱,而且如果没有自动处理错误的系统,订单量多起来,就需要更多的人力,即使后来引入全自动流程都无法避免人员编制的膨胀。
  所以,方块(a)里肯定需要具有用电脑软件处理生产、客服、拼大版、错误的能力。
  在方块(a)中的输入部分,进来的既然大都是营业额低的活,如果订单无法跨越某一个数量门槛(规模),最后恐怕会因不堪亏损而收场。我们可以想像,聘请一个业务员去开发几本相簿的业务,根本就得不偿失。那么如何把订单吸引过来才是方块(a)输入部分的重点,也是数字印刷业务能否持续存在下去的充分条件。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