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和PSO工艺如何抉择?

时间:2015-12-29 14:13:35来源:科印网作者:王子谦、余节约

  实现印刷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数据化、规范化”一直是印刷行业提倡的目标。由于我国印刷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印刷标准化执行起来存在一定难度。近年来,特别是在沿海地区,随着来自国外印刷订单量的增多,受客户要求的影响,印刷企业逐渐对实施印刷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获得印刷标准化认证产生了兴趣。目前印刷标准化认证主要有侧重于灰平衡控制的G7工艺认证和侧重于网点增大(TVI)控制的PSO工艺认证。哪一种认证更合适,是印刷企业需要认真权衡的问题。本文,笔者将根据自己的使用体会,主要从技术角度对两种认证工艺进行比较分析,与同行交流。

  印刷过程标准化的必要性

  印刷质量控制的目标就是使印刷品的颜色尽可能地与原稿相同,利用色彩管理技术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先利用指定的纸张、油墨等印刷材料,采用相对反差或其他方法,获取最佳实地密度,检查该实地密度条件下的网点增大是否恰当,如不合适则通过印前RIP软件的补偿功能进行调整,直至网点增大符合本公司的规范要求,然后印刷包含有IT8.7-3等测试图的测试样张,利用测试样张制作印刷特性文件,以后印前过程中就使用该印刷特性文件进行彩色原稿的分色。只要保持印刷工艺条件的稳定,理论上该方法就能较好地还原原稿的颜色。然而由于Photoshop、InDesign等应用软件的普及,现在出版社、广告公司等客户往往会先自己做分色、排版等工作,再把数字文件提供给印刷企业,印刷企业主要从事制版、印刷和印后加工等工作。客户在做分色时可能还没想好到哪家印刷企业印刷,也就无法采用反映某一具体印刷企业工艺特性的印刷特性文件来分色,原稿颜色的还原就没有保障。因此,印刷生产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很有必要,如果印刷企业的制版、印刷等生产过程控制符合某种国际标准或规范要求,印前分色不管是由印刷企业完成,还是由客户完成,只要采用标准或规范的印刷特性文件,就能实现良好的对接和颜色的正确还原。

  印刷过程标准化控制原理

  胶印是利用黄、品红、青、黑四色网点来复制丰富多彩的各种颜色。纸张上的四色网点有可能叠合,有可能并列,因此纸张上存在包含纸张底色在内的16种颜色,这16种颜色称为纽介堡基色。印刷品最终的呈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纽介堡基色的色度表现。由于黑墨与其他颜色油墨叠合后产生的颜色与黑墨颜色本身差别不大,因此16种纽介堡基色中对印刷品呈色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纸白色、黑色、青色、品红色、黄色、红色、绿色、蓝色以及青品黄三色叠印产生的灰色等9种颜色。

  除了16种纽介堡基色的色度表现外,印刷品的最终呈色还取决于微小区域内各种基色所占的面积比例。由于这些钮介堡基色面积比例一方面受青、品红、黄、黑四色面积的比例影响,另一方面也和青、品红、黄、黑的网点分布特征和套印状况等有关。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