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数字印刷

漫谈数码印后

时间:2010-05-11 12:06:11来源:科印传媒《数码印刷》作者:荣华阳

  现代自动控制和机械设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印刷设备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在世界范围内,数码印刷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但国内数码印刷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目前,数码印刷只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和地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在其他一些中、小型城市才刚刚起步,有的甚至还处于空白状态。而数码印后的发展更是远远落后于印前、印刷,现已成为制约数码印刷发展的瓶颈。本文中,笔者就和大家共同探讨数码印后的方方面面。

  数码印后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在数码印后方面,单机投资的现象在国内较为普遍。比如现在一些中、小商业印刷厂或一些政府机关的文印中心购买了数码装订机;一些大型书刊印刷厂购买了数码精装设备;还有一些包装企业购买了数码模切、烫金设备。印后加工的工序较多,实现整个印后加工工序的数字化不仅投资巨大,技术力量必须相应跟上。目前,国内从事数码印刷的企业中,投资数码印后设备的公司不到10%,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进口设备高昂的价格
  目前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数码印后设备,要投资数码印后设备就只能选择几个国际品牌,价格相对较高。投资和预期收益的比例也让很多企业放弃了数码印后设备的投入。
  2.传统观念的影响
  国内印刷行业一贯注重先发展印前、印刷,在投资方面也是优先保证印前、印刷。印前、印刷设备的先进与否成为各企业业务谈判的筹码,这一观念也转移到了数码印刷这一领域。
  3.印后加工工序

  印后加工工序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印后加工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的进程。整套数码印后设备的采购对很多数码印刷企业来说是不可能的。单工序或者少量几个工序的组合设备成为数码印后设备的主要形式。这样的设备必须在业务、管理等方面配合很好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率,否则只能成为印刷车间内的鸡肋设备,让很多投资者觉得不能和设备的价格相匹配。
  4.操作人员和相应管理人员的素质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的设备必须要有了解该设备的人员来管理和操作才能发挥其全部的功能。而目前国内印刷行业的情况却是高素质的人员都配备在印前、印刷环节上。此外,目前国内针对印后加工专业人才的培养更是少之又少。我曾经参观过一个印刷企业,购买的一台配、订、裁的数码装订设备,而实际利用率不到该设备应有效率的1/3,在交流中了解到,一方面是一些适合该设备加工生产的产品由于设备调节不到位、加工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转移到其他加工设备上;另一方面是管理不到位,生产管理人员对设备了解不够充分,本适合这台设备加工的业务也被安排在其他机台上加工。这种情况让企业认为投资这样的设备是一个失误,以后再次考虑投资印后设备时,数码印后就会被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了。
  5.企业经营范围
  在国内只有很少的特色印刷企业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国内的大多数印刷企业追求全面的服务领域,企业的经营范围概括了包装、书刊、商业长版、短版、数码印刷等方方面面,没有不能印刷的产品。针对这么多的产品,很难建立起一条高效、全面的数码印后加工流程。即使勉强建立起来,活件转换时将会花去大量的调节时间,这就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优势,相对于单机加工的优势也就不明显了。

  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印刷企业一般还是通过增加人手来弥补设备的不全面。但在和一些数码印刷企业负责人的交流中感觉到,他们很期待发展数码印后这一块,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第一,2008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员工慌”,2009年经济回暖后又出现了“用工荒”,这一情况让企业领导者意识到了设备性能的重要性;第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员工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企业负责人告诉我,同样的工种、同样的工资待遇,半自动、手动的设备比较难招人,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招工就相对容易。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