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数字印刷

如果能印外一篇之冲印到数码快印,华丽的转身?(上)

时间:2011-10-15 12:13:20来源:科印传媒《数码印刷》作者:祁欣
  酷暑、塞车、人山人海也许是职业病吧,今年7月份我去了上海国际广告展和影像展。
  总体来说还是蛮有收获的,收集了一些常用和新型耗材的信息、深入了解了一下平板UV技术、和国内中小系统服务商探讨了当下实用型的流程管理等,当然,汲取了不少关于摄影技巧及影像产品的制作工艺,倒是有点暗自窃喜。
  受邀为富士胶片及Yes!star合作的项目“影美全印馆”做了一个演讲,也因此结交了不少全国各地影像行业的精英,最远的居然还有满洲里的,无不钦佩!其实,也不能称之为演讲,只是拿一些微薄的经验和对浅显影像行业的认识和大家分享一下。
  由于受数码相机和电脑的冲击,传统冲印照片江河日下,冲印机厂商、胶卷厂商、老字号冲印店的生存日益面临危机,上下游都在求变。
  其实,眼下冲印店(照相馆)除了传统彩扩之外,也承接了团体照、大幅面出片以及做相册、相框等业务,为了探索出路做出了许多努力;厂商们也绞尽脑汁提供一些方案支持,小的诸如所谓的提供模板让任何照片合成到世界名胜古迹背景中,似乎也能吸引一小部分的客户人群,投资或加盟费不高或许也能接受;大一点的像惠普和佳能等公司也为影像行业提供了大体相同的解决方案,即用一些喷墨设备或大幅面输出搭载相应的相册模板在商业闹市区开形象店等;再有就是像类似“全印馆”的形式,升级到中低端的数码印刷设备,旨在增值冲印业务和分数码快印一杯羹。当然,另外还有做成电子商务的,比如网上冲印照片、定制卡片相册等,关于这类,外界褒贬不一,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也没多少发言权,在此就不多谈论了。
  从传统的冲印升级或转型和数码快印接轨,到底能不能做呢?
  广义地来说,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只是,如何做,做什么,却是需要认真且谨慎对待的。切忌头脑发热、亦或胆怯不前,既不必蜂拥而上笃定求生,也不至于患得患失错失良机。要行动,不代表没有思考,有想法,不代表不会行动。所以,“审时度势”、“三思而后行”这些古话放在这里是很适用的。
  会上,我曾经说了这样一段开场白:
  充其量我只能算一个摄影爱好者,在座的都是影像行业的专业人事,若单纯地问“能不能做数码快印”这是个单选题,我不好说。但以从事多年的图文经验来看,这是个好事。只不过,咱们对市面上的数码印刷或是图文快印了解多少、现今的影像业务有多少可以使用数码去解决、未来的发展趋势到底是什么状况这些,就需要我们理性地去分析了。
  再引用一句古话,入行风险最小的一定是“做熟不做生”。厂家给的解决方案对前中后三个阶段是这样描述的:现在个性化数码快印已经成熟了,画册、菜谱、卡片甚至博客书已经做得风生水起;咱们影像行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就可以增加诸如台历、挂历等上述这些项目;今后站稳脚跟或可在本区域内构建摄、印、包装的产业链,并承接到招投标、产品资料和建筑图文的快印业务。
  没错,这个框架一点都不错!只不过我提出如下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产品来说,菜谱、画册、婚庆相册卡片等,内容从哪来,是你自己去拍吗?绝不是!就算你影棚、灯光、相机、技术等一应俱全,能拍出上佳作品,一套东西得耗费你多少时间、别的业务还接不接了?你可以说有专业摄影公司和广告公司做好的数据拿到你这来加工,那再请问,凭什么别人会给你?好,就算上述不成问题,你又如何知道做一本菜谱外壳、内芯用什么纸张,是冷裱、热裱还是淋膜、UV、烫金?胶装、圈装、精装、蝴蝶装、单面双面、全彩半彩、纸张从60克/m2到300克/m2、还有各种艺术纸如何收费此类问题可否解决?系列产品的样品在哪里?客户的接受度又如何?……
  从设备上来说,大小机器统称数码印刷机,它的产能、分辨率、耗材适应性、碳粉或墨水的成像原理等适合做什么产品?最大幅面多少、哪些纸张不能用?还有,写真机、光盘打印机、胶装机、切纸机、覆(淋)膜机、成型机、打孔机、压平机等,需不需要、怎么用、哪种品牌性价比好?会不会因为气味和噪声扰民和自扰?
  从技术上来说,除了日常用熟的Photoshop外,是否需要充分掌握Office、Autocad、Illustrator、CorelDRAW等,能不能运用InDesign简洁快速编排画册、照片和博客书?AdobeAcrobat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数码印刷一定要用PDF流程、RIP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一堆英文字母看起来复杂吧,但这是必须掌握的基础之一!还有装订技术、裱画技术、色彩管理技术、日常维护技术从业务上来说,知道了要做什么、也会了,客户从哪里来?坐等、漫天撒网、还是有针对性地走出去,又如何推介?是产品线广、还是质优、价廉、服务上乘?跟影像有关的业务只有上面说的这些吗、还有哪些具备竞争力?
  从管理上来说,如何建立内部流程?从订单的开始到结束,如何分配工序、设置岗位、制定责任制?生产加工环节如何管控、产品质量如何监督?人员如何招聘和培训、工资如何制定、绩效如何考核?成本如何核算,除去相对固定的水、电、房租等,库存商品、流动资金、损耗率、利息、折旧等如何摊派、基本营收要达到多少才能支撑、培育市场的周期和代价又是多少?除了专业技术外,还必须具备哪些软性的服务内容?
  一大堆问号。
  有人可能要说,太复杂了,简直不能搞!恰恰相反,自己提不出问题次要,重要的是,如果觉得这些是问题而去努力解决它,就一定会少走弯路、能够在懵懵懂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这年头,实在是没有多少机遇可以让你顺风顺水,老话说得好:成功一定是有准备的人所获得的!
  还有人也许会说,太危言耸听了!设备、耗材等我们可以加盟,厂家会支持;业务我们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和做广告;技术我们可以派人学或者去业内挖几个熟手过来;定价找张价目表来参照就行;做了这些年生意,进出账还是清楚的,我们的员工也是管理得还不错设备和耗材类的价格和服务真能解决你的疑惑吗?你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是否经过相对科学的调研、有数据帮你分析?况且,这一类型的客户是等不来的,要有手段、有实力去引导和教育;再一个,去哪学、有谁能告诉你什么是核心技巧?数码快印做到今天也是沉沉浮浮自己琢磨出来的,无前车之鉴;你说挖人?他能被你挖来就能漫天要价或是被别人挖走,因为你不是500强公司,收入和归属感差之千里;管理范畴太大,就不多讲了,但至少你得弄清你是个作坊、工作室、小吃类的服务店还是一个企业。
  前者,就是我所说的畏畏缩缩、草木皆兵,一遇到问题就如碰到豺狼虎豹,顿生退意;而后者,那就是也曾说过的盲从,难听一点就叫自以为是了。
  中国的数码快印走了10多年,优胜劣汰、心酸自知。如今的格局和商业模式也大致有个基调,如何精于守业乃至未来方向仍然是个大命题,需要业内所有人苦苦探寻。还是回到前面的话题,影像行业凡是涉及到输出的,都可以更进一步。无论是提升品质和服务、在原有基础上研发新品还是引进数码也好,都是方向。说到底,想发展,无非是能客观地对待和解决眼前和今后即将出现的问题。理念、信心、实力有机结合起来,虽未必战无不胜、但也应从容有余了。从来不敢以专家自居,只是,从事快印10多年了,也经过了无数的跌打滚爬,能提出一些问题已极其不易,希望能给入行或者想入行的朋友们勾勒一个大致框架,我们共同思考和探索,相信总有智勇双全的人和企业团队会引领这个朝阳行业走向一条阳光大道。这些问题我更不敢说给出什么标准答案,因为这些汇总起来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绝不是百八文字可以描述得了的。
  在下一篇,我会引用优秀同行的一些经典案例,从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针对上述的问题和大家分享和探讨,加上朋友们的参详和交流,让我们共同来“悟”一悟数码印刷吧!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