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数字印刷

关于按需出版的一点看法

时间:2011-10-15 12:20:20来源:科印传媒《数码印刷》作者:晁水

  按需出版(publishondemand)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了,自按需印刷(printondemand)之后,伴随着数字化的步伐,基于“数字出版”的大方向和框架,按需出版自身也在不断成熟和壮大,到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说山雨欲来风满楼。
  其实,就“按需”本身,这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从很早起,对于“按需分配”(toeachaccordingtohisneed)就一直怀着一种敬仰,我想,这应该是“按需”的最高境界了。
  记得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褚庭亮先生曾经在几次大型会议上谈“按需”的概念,他谈到,我们现在几乎所有印刷活动甚至出版活动本身都是按照客户需求而完成的,也就是说,我们做的所有工作都是按“需”而做的,但为什么伴随着印刷数字化的过程,这个定义越来越“热”,无非是现在的一些技术手段能够将“按需”做得更好,不仅带来了更多的好处,更有甚者,改变了一些模式。对于这个说法,我颇以为然。我认为,现在所谓的按需出版,仅仅是数字出版的一小部分的表现形式,也只是印刷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间过程,在未来,伴随着数字化的进程,现在定义的按需出版必将成为出版的常态化过程。同时,还要说明的是,我在这里讨论的按需出版是从我自身服务的印刷数字化领域向“前”延伸的结果,从信息技术发展角度谈我们理解的按需出版实现的技术可行性。

  按需出版的需求体现
  出版的核心是信息传播,所有的技术都应该为这个核心服务,而无论何种技术,其存在取决于人们的需要,并满足其需要。所以,我认为,要谈按需出版,就要从“需”上着手,“需”清楚了,整个概念自然也就清楚了。那么,谁是“需方”呢,我认为是广大读者,是出版物的受众。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需要满足的需求应该包括:
  第一,基于出版物内容的按需服务。
  举个例子说,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将不同的出版物自由组合,或者仅仅获取一部出版物的部分内容独立阅读。
  亦或者,可以轻松根据读者的阅读速度,分批次提供出版物的不同部分。
  亦或者,通过在线提供内容信息,并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进行审核、标记、存档等,通过自动化的手段将其尽快出版,推向市场。
  亦或者,针对固定纸质出版物,更换以满足开本、规格、装帧方式等的需求。
  亦或者,对于出版物提出不同语言版本的需求。
  众多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实际上,距离我们都不遥远。而这一切都将我们的关注点引申到一个方向:出版内容的数字化以及内容再利用各种模型自动搭建。
  第二,基于出版物形式的按需服务。
  其中包括时间上的按需服务和空间上的按需服务。
  我继续举例说明:比如,今天上午通过网络下了订单,下午就可以获得成品;下单的时候,人还在北京,5个小时的高铁之后,就可以在上海虹桥火车站拿到成品;当然也包括可以将一首好听的歌曲买下后,作为礼物直接发送到指定人的播放器上,无须任何现实的物流参与等类似服务。
  这种服务以数字印刷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正在不断丰富按需出版的涵义,无须库存,减少环节,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也正在悄然改变着出版商的运营模式。
  第三,提供多渠道的按需服务。
  获取出版物信息的方式正不断被丰富,于是,从文件格式到播放软件、再到硬件设备,从手机到手持,从室内到户外,从静态到动态,从显示到投影数个人、团体、公司纷纷加入,热闹非凡,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我一直认为,这个按需服务的层次,乍一看是满足广大读者需求,实际上落实到个体的读者,大多都是被引导的。我个人有阅读的习惯,由于工作关系和个人的爱好,我拥有现在市面上排名在前的众多品牌的阅读器,各种技术、各种版本的都实际使用过,可谓有一定的发言权。但我一旦遇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图书,我一定要保存印刷版本(甚至还要区分不同时间版本),打开扉页,认真地印上自己的藏书印,留下自己的标记,方才认为自己真正拥有了它,这种快乐,还不是电子化能够带给我的。
  但在现阶段,多渠道、全覆盖几乎成为所有出版商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伴随着电子化的进程,必需支持的同时,版权问题也成为最突出的矛盾之一。

  按需出版的解决方案
  面对以上需求,作为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我们从未停止过思考和研究,并持续进行整体解决方案的探索。我认为,着眼于以上需求的按需出版系统,从技术角度,整个按需出版系统的实现包括:
  第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可以满足目前人们对于内容的按需要求。
  数据库技术是按需出版能够满足最终用户需求的最核心的技术之一。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个成功的按需出版样例,需要强大的数据库系统作为支撑。这个数据库的系统,一方面,存储容量要足够大。这一点,在这里不多做解释了,我想,伴随着存储单元种类的不断丰富,过程数据的记录和增加,未来的库容量将很快使用PB作为标准计量单位。另外一方面是充分提高其应用能力。这部分,涉及的内容将会很多,包括智能高效查询、数据元的重组、分布信息的集成以及众多数据模型的集合。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