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数字印刷

偏高的成本影像数字印刷业的发展

时间:2011-12-15 12:27:20来源:科印传媒《数码印刷》作者:潘晓东
  “数字印刷与印刷数字化工程”和“绿色印刷”是国家确定的“十二五”期间中国印刷业发展的两大重点,但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在2010年全市586亿元的印刷产值中,由数字印刷贡献的产值仅为5.95亿元,即只占全市印刷总量的1%。换句话说,迄今为止数字印刷对整个印刷业的贡献还微不足道,与美国已经达到印刷总量的10%以上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虽然这一年数字印刷的增长速度达到23%,比全市印刷业21.4%的平均增长率还略高些。
  上海数字印刷业的这一状况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全国数字印刷领域的现状。
  是业内人士对数字印刷特具的个性化、按需制作的优点不了解吗?非也!业内人士对发展数字印刷的积极性十分高涨,也非常了解数字印刷的长处,努力地拓展数字印刷的应用范畴。这可以从2010年上海数字印刷设备的增持情况得到佐证,这一年上海新增进口的卷筒纸生产型数字印刷机12台,其中采用静电成像技术的6台,采用喷墨成像技术的也是6台;单张纸生产型数字印刷机46台,其中采用静电成像技术的35台(进口的23台、国产的11台),采用喷墨成像技术的10台(进口的7台、国产的3台)。但是,客观地说,所有这些数字印刷设备的利用率都还偏低,而这些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却要比传统印刷机快很多。
  是政府部门对发展数字印刷支持不力吗?非也!甚至可以说,政府部门对发展数字印刷的热情比企业还高。事实上,200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就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手在浦东张江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数字出版基地,在这之后,广东、浙江、天津等一个个基地拔地而起,在这些基地确实进驻了一些数字出版企业,但总体上还未形成气候,而眼下的数字出版又以游戏与动漫为主,虽也为市场所需要,但数字出版的主旨似乎并不应在此。
  因此,能够得出的唯一结论是:数字印刷在中国远未到生机勃发的春天。数字印刷产品的价格依然偏高、数字出版尚未形成气候、百姓的阅读热情还不高涨等都是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其中又以数字印刷产品的价格偏高为主因。
  数字印刷眼下的状况完全可以同本世纪初CTP推广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的一段瓶颈期相类比,在发达国家的CTP普及使用已经如火如荼,我们这儿却似乎有点大象屁股推不动,但近3年来,CTP的发展呈腾飞状,除了有前几年推动的成果、数字打样已经被客户普遍接受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突破了价格瓶颈,设备的价格下降了,版材的价格下降了,企业有了相应的承受能力。
  数字印刷产品的价格这几年来虽然也在下降,但尚未达到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彩色数字印刷的价格尤其如此,突破这一瓶颈尚需时日。
  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他的成长轨迹不能简单地与发达国家做类比,以为别人已经做到的,就是我们很快、甚至马上就要做到的。一家国外的咨询公司在对中国市场进行调查以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是个特殊的市场,即具有中国特色,在有些问题上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就是欲速不达,事实与预期并不一致。
  产品的价格与市场的普及度正好是反比关系,市场持有量偏低,单位成本就必定较高,而较高的成本恰恰又导致推广速度的迟缓,只有突破了瓶颈,才有可能迎来数字印刷产业的井喷。当然,待到产业发展至那一阶段,市场竞争也就更趋激烈,企业的获利能力也将降低。
  分析现时数字印刷产品的主要市场,应该说还是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大客户,即B2B市场,甚至已经出现个别大企业要求印刷单位驻厂服务的情况。因此,大客户较多的数字印刷企业日子相对好过,而依赖个体消费的B2C市场,虽然也有一定的需求,但消费量终究有限。至于在美国已经非常流行的网上订购图书、数字印刷完成后快递到家的状况,在国内似乎还未见踪影,现时出版界思考更多的是如何保护自身的利益,而不是集群体之力尽快形成数字出版网络,让每个出版单位的数字资源为全社会提供服务。
  在谈及数字印刷的时候,还有两个必须引起关注的问题。
  一是数字印刷国家标准的尽快制定与颁布实施。与传统印刷设备通过水墨平衡实现胶印不同,市场上几大家数字印刷设备生产商采用的成像原理相去甚远,只不过是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从大的类别可以分为喷墨与静电成像两大类别,而在按需喷墨成像中还可以细分出热喷墨、压电喷墨、静电喷墨等许多种。客观地说,不同的成像原理导致最终产品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加之,客户大多用传统胶印的眼光来看待数字印刷,这二者间至今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至今尚未有国家颁发数字印刷质量标准,一旦产生争议,很难评判。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即使是专家的意见也很难被厂商心悦诚服地接受,这中间受损害的往往是设备的采购方或是产品的最终用户。然而,正因为差异的存在,要有关各方形成都能接受的质量标准可能就非易事。
  二是相对单一的捆绑式售后服务推高了成本。捆绑式售后服务的优点是解决了使用者的后顾之忧,但捆绑式售后服务考虑到零部件更换的不确定性,收费相对较高,其结果当然是推高了最终产品的成本。这样的服务模式对政府机关、大型企业尚能接受,因为带来了方便,但对一般门店来说就感到养护成本偏高,面对市场的产品售价也必定会提高。如果更换成发生问题后报修,又担心被供应商列入另册,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何况,一家数字印刷企业如果有多台不同品牌的设备,要培养自己的维修人员就相对显得更难。
  尽管数字印刷在发展中还存在种种问题,但毫无疑问数字印刷的优越性已经为社会所接受,只要待以时日,一些现存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数字印刷的春天就将到来,我们期盼着这一天的早日来到。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