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经理人

印刷企业培训如何走出误区

时间:2006-04-14 09:23:11来源: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作者:潘振明

  我们有没有认真想过:我们的每次培训达到目的了吗?我们在培训上的投入产出情况究竟如何? 
  大部分印刷企业,生产都有旺季和淡季之分,一到淡季,除了检修设备、组织职工开展业余文化活动或外出旅游之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依照惯例举办各种培训。
  但我们有没有认真想过:我们的每次培训达到目的了吗?我们有没有认真测算和评估过,我们在培训上的投入产出情况究竟如何?在一些企业,参加培训,尤其是外出培训,已经成为一种变相的职工福利或待遇。本来,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素质,提高企业的执行力,从而给企业带来收益,但这样的培训不等于使企业的培训资源打“水漂”了吗?那么,我们在培训上究竟有哪些误区?怎样才能使培训走出这些误区呢?

  培训误区
  培训资源的浪费,和我们在培训上的误区有直接关系。这些误区主要有:
  1.企业管理者对培训的认识不到位
  有的企业管理者认为培训的重要性仅仅体现在对员工技能的提高上,而对于培训在其他方面的作用,如传承文化、加强凝聚力等作用却认识不足,这就容易导致我们只重视技能培训,而忽视态度、忠诚度等方面的培训。由此,有可能一旦员工技能得到长足提高,但又缺乏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敬业精神,就会选择离职另行“高就”,造成企业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同行业相同岗位待遇、发展机遇等相对“低端”的企业就会沦为另外一些相对“高端”企业免费的“培训基地”,如果由此又带来企业核心技术、客户等方面的流失,那对企业的损害就更为巨大。于是形成了这样一个“怪圈”:企业给员工的培训越多,员工走得越快;而企业在培训方面的投入减少,员工同样会产生不满,离职人数还是会增加。
  2.企业组织培训的目的不明
  其一表现在培训实施面的不明确性上。企业的在职岗位培训不同于学校的基础教育,不需要对人人实施同样的教育,它是一种目的性极强的培训,最终目的是为了企业现在和将来的经营目标。
  其二表现在没有对培训需求进行合理分析上。有些企业的培训计划设计仅仅是通过对员工的调查得到的,只求满足员工的培训要求,而不是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其三是惯例式的培训。有的印刷企业一到淡季,除一部分人员进行设备检修等工作外,其余的一线人员就组织起来进行培训,其主要目的只是拢住人心,不要因为较长时间无活放假而形成人心涣散的局面。这种惯例式的培训从形式到内容往往都是老一套,自然很难要求它得到好的效果了。
  3.企业培训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差
  企业的培训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往往是企业经营者想起什么就培训什么,或者目前流行什么,就培训什么,甚至采取一刀切—所有的人参加同样培训的方式;没有整体计划和协调,东一榔头,西一棒锤,员工对参与培训没有积极性,培训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4.错误选择参加培训的人员
  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从参加人员来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员工的学习能力、工作态度、个人技能与工作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如果员工的技能不足,培训会增强他对于技能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果员工的工作态度不端正,对他的培训犹如培训一个高智商的破坏者,只会对企业造成更大的危害;如果员工的工作态度好,也知道自己的差距,但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也无法达到培训目的。
  5.培训方法选择不当
  一是对不同的培训内容应选择不同的培训方法,如态度培训、知识培训及技能培训应选用不同的培训方法。二是应针对培训对象确定培训方法和技巧。企业培训的对象是成年人,其逻辑记忆力较强,而机械记忆力较弱。成年人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联系过去的经验、未来的情景和实践活动,培训时老师和听课者双向交流的方法更能激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可以带来较好的培训效果。
  6.对培训效果缺乏监督、考核和评估
  我们不少企业对于培训的效果评估都处于一个最基本的层次—反应层次,也就是说只对当时培训的现场状况进行考评,而该培训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甚至对于公司整体绩效的影响往往并未跟踪评估。外派培训就更简单,培训合格证书的含金量大家应该心知肚明。没有对培训效果的监督和评估,最终会使培训成为隐性的类似一种待遇或福利的东西,甚至演化成变相的员工游乐活动。
  以上几方面最终都会导致企业培训费用被浪费,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作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看到这种情况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削减培训开支,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培训费用支出减少→员工的素质得不到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下降→企业的经济效益下滑→培训费用的支出进一步减少。

.  对培训效果缺乏监督、考核和评估
  我们不少企业对于培训的效果评估都处于一个最基本的层次—反应层次,也就是说只对当时培训的现场状况进行考评,而该培训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甚至对于公司整体绩效的影响往往并未跟踪评估。外派培训就更简单,培训合格证书的含金量大家应该心知肚明。没有对培训效果的监督和评估,最终会使培训成为隐性的类似一种待遇或福利的东西,甚至演化成变相的员工游乐活动。
  以上几方面最终都会导致企业培训费用被浪费,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作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看到这种情况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削减培训开支,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培训费用支出减少→员工的素质得不到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下降→企业的经济效益下滑→培训费用的支出进一步减少。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