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经理人

“微利”广角谈

时间:2006-04-14 09:47:24来源: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作者:车茂丰

  近来,在印刷界“微利”一词出现的频率有所上升,在一些刊物上还出现诸如“微利时代印刷业该怎么办”等议论,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救市性”的呼吁,拳拳之心,令人感动。各方反应也基本正常、良好,如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纷纷关注供需协调研讨对策、调整规划,甚至参与工价协调等工作。这些均说明大家对行业的正常发展十分关切。
  但我认为,对于“微利”不能仅此就事论事地对待,还该扩大并加深一些探讨。

  首先,“微利”究竟是“病”还是“非病”?
  从目前多数议论中可以听出,即使不认为是“病”,也属该预防发“病”的看法为多。我并不同意这种看法。
  以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来说:“价”有二重性,即“价值”与“价格”。对人们来说,价值是根本性的,而价格只不过为了取得“价值”所付出的“交换价格”。所以从社会的利益来说,如果能以更低的价格换得更多“价值”的物质或精神享受,是大好事,也是国家与社会追求的大目标,怎么会成为“病”呢?
  这么说,是否“价格”的下降可以听之任之,不予关注?并非如此。问题是谁来关注和怎么关注。这又得回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供求规律。其实大家都懂,当求大于供时,价格就上升;反之,则下降。但上升或下降,不会无限制地脱离“价值”核心。而所谓“利润”,实质上是“供”方最关切的,可是,即使在百分之百的市场经济体制内,供方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靠提高“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也不会被迫无休止地“割肉”抑价。因为,从总体来说,价格须随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幅度来支配,过高或过低,只可能是短暂的。从长期来看,如果行业利润率超出平均水平较高,投资的流入就会增多;反之,投资就会流出。这就产生供求关系的自然调节。所谓产品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实也须遵循这一规律。同理,价格的高低,利润的厚薄,市场是最终也是最具权威性的调节者。政府的宏观调控,或行业协会的协调工作,并非不需要,也不是无可作为,但归根到底,还是要遵循这种宏观供求规律。如果符合客观规律,调控会起积极作用;如果违背这种规律,硬性地、人为地靠抬价或抑价去调节,可能收效一时,不会长久。例如,去年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对部分出版社过分抑低教科书装订工作,结果导致不良后果的事,出面调研并协调,订出一份合理的工价标准,得到良好的效果与反响。行业协会这一协调工作非常成功,是主观能动性的积极表现,同时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证明,否则将很难成功。
  在此,我想提问:目前印刷业的平均利润率究竟是多少?如果是未知数,那么又何来“微利”之说?可能有很多印刷企业是营业额上升而盈利未上升,甚至下降,给人的感觉是“微利”。这种联想不无道理,这种现象也值得关注,但是就此得出“微利”或“微利时代”的提法,根据仍然不够。因为“微利”或“厚利”均应以社会平均利润率为参照,而且应该结合行业总体水平,而并不是仅就“一些厂”来言,即使“一些厂”也还要进行具体分析,我还想问:
  1.为什么有相当比例的印企仍然盈利?而且盈利水平不低?
  2.为什么仍会有“强者恒强”的现象?
  3.为什么仍有那么多想进入印刷业“围城”的申请者?还包括港台与外商?
  如果对上述问题找不到合理的回答,我认为:说印刷业的利润有所下降是可以的,说“微利”也可能只是与以往“宽利”相对而言。至于“微利时代”的提法,那就不很确切了,也无必要。

  其次,“微利”只不过是一种现象或信号。
  说得更积极些,“微利”可作为一种“清醒剂”。如果一个人瘦了,并不代表一定有病,但提醒人们应找找原因,做一次“体检”。对营业额增大盈利反而下降的企业,当然很可能是由于竞争加剧而工价下调的影响,但也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并非“千厂”一律。均宜趁此时机做一次“全身体检”,不宜笼统归咎于“微利”而无所作为。越是艰难,越该“励精图治”,这正是企业家发挥聪敏才智的关键时刻。“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原材料价格要上浮,工价却下调,这种日子对印企领导来说的确不好过,可这也就是印刷业数风流人物的“今朝”。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