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经理人

我看“十一五”规划

时间:2005-07-03 06:55:23来源: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作者:潘晓东

  今年是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最末一年,编制出一个符合
  中国现状又具指导意义的印刷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对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中国印刷业至关重要。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从2004年年中起即邀京沪两地的部分印刷专家,从协会的角度着手酝酿编制至2020年的中国印刷产业发展战略纲要,意在为政府制定规划提供参考。跨入2005年,中国印协就已初步成形的发展纲要广泛听取意见以便最后定稿。近段时间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也在紧锣密鼓地召开咨询会,听取各方意见以便形成上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印刷业发展规划,估计各地也都在层层操作。编制好行业发展规划,对指导行业发展作用极大,从政府部门到企业都应该用心对待,在规划的指引下部署好后五年企业的发展工作。
  回顾建国以来中国印刷业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末先后推出的“自动照排、电子分色、高速胶订、装订联动”16字方针和“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样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的28字方针不仅提纲挈领、琅琅上口,而且很好地指导了中国出版物印刷业的发展。可见,一个好的规划对一个行业的发展举足轻重,不可小觑。
  在制定印刷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时候,必须注意到近几年来印刷领域已经发生的以下变化。
  1.中国印刷业近十年来发展飞速
  这些发展带来的变化包括:坚持大印刷观,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牵头,国内印机业、印刷业及印刷 相关行业的合作日益紧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印刷企业在国家对进口大型印刷设备免征关税与增值税政策的支持下,加快了印刷及印前、印后设备的技术改造步伐,除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外,国内一流企业的现有装备毫不逊色于国际先进企业;外资印刷企业纷纷进入,加之从上世纪末,作为国际4大印刷重镇之一的香港,大量印刷企业内迁,极大地提升了内地印刷企业的印刷水准;印刷企业承揽海外印件渐成气候,其比重逐年有所上升。所有这一切是我们制定“十一五”印刷业发展规划的基础。可以说,中国印刷业走上了高速发展期,印刷业在国内经济总盘子中的地位与作用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2.印刷业归口管理发生变化
  以前,印刷分属轻工、新闻出版等不同部门管理,2001年始,国务院正式明确印刷业归口新闻出版总署,尽管迄今为止原本属于工业领域的包装印刷企业等对此仍心有芥蒂,但毕竟“十一五”印刷业发展规划涵盖范围应更大些,应该面对大印刷所涉及的各个领域,达到指导各类企业下阶段发展的目标。
  3.国内统计数据不完备且不能令人完全信服
  客观地说,这也是导致宏观政策屡起变化的原因之一。对现有的统计数据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全信,在做分析时应该谨慎采用,与现实情况做比对。
  4.多媒体发展对纸媒介产生影响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电子网络媒体日益发达,除报纸外,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出版物市场并不景气;国家对环保日益重视,反对过度包装;人大代表建议学习发达国家,学生使用的教材由人手购买一份改为无偿提供、循环使用。这些可能发生的变化对印刷业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必须正视。
  5.印刷业因扩张过快工价连续几年下跌
  投资以盈利为目的,相对于出版与发行,书刊印刷企业的设备投资费用较高,如果工价持续下跌,难以为企业带来利润的话,投资方显然会失去追加投资的兴趣与支持开展技术改造的积极性,产品质量无法稳定提升。
  除了以上5点近年来印刷业出现的变化外,制定“十一五”规划时还应该考虑到后五年国内印刷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此为基点为本地及本企业的下阶段工作做出正确定位。
  毫无疑问,“十一五”的5年依然是中国印刷业发展的机遇期。尽管外资进入这一领域的态势仍在发展,从非纸质媒体获取信息的人群在逐年递增,但以人均用纸量及人均购书量计,内地仍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上升的空间。国民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以后,在“十一五”期间增幅虽会有所减缓,但势头继续看涨。对于以略快于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上升的印刷业来说,理所当然地还会存在发展机会。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奥运会及2010年世博会分别在北京与上海举行,势必会带来一定的商机与印刷需求。
  与此相对应,“十一五”期间印刷业也面临强劲挑战。书刊印刷总量因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拓宽,扩张的空间很小。如若人大代表为减少资源浪费呼吁教科书实行回收后反复使用的方案被采纳,相当一批专司印刷此类产品的企业将被迫调整业务结构。期刊的发展受制于刊号控制,况且已经发行的刊物定位大多雷同,平均发行量偏低(2003年仅19909册),这一状况短期内也不会改变。海外印刷品的承揽,因印度等周边国家表现出更强的工价竞争力已出现分流的迹象,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包装印刷,按香港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集团董事总经理罗志雄先生在第八届世界印刷大会上的说法,包装印刷已经接近国内印刷总量的48%,大大高于美国市场仅占15.8%的比重,既如此又何以在未来几年持续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何况在强调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过度包装会进一步受到限制,返朴归真才是前途。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面对印刷业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以平静的心态来准确判断印刷业走势,避免继续出现生产能力扩张快于市场需求增长的现象,以致进一步诱发印刷市场的无序竞争,造成设备利用率不足、人均劳动生产力低下。
  花相当精力制定发展规划,关键是要用以指导行业发展。如若制定规划仅为了在领导面前交差,5年之后也不做对照比较,从中发现一些问题,以致出现南辕北辙、压根儿没起到指导作用的情况,显然不足取。
  在政府为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而殚精竭虑之时,各地的印刷协会应该为本地区的下一步发展、企业的负责人应该为本企业后五年的发展认真开展调研,为自己所在地区的印刷业发展与企业发展做定位。
  珠三角地区的印刷企业于2004年初聚集一起,振臂高呼要成为海外印刷订单承揽中心的口号,是为珠三角印刷发展做出的清晰定位,做这样的决策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港资企业的涌入带来了成熟的海外印刷市场,广东年印刷总量中有30%以上属出口加工。环渤海地区虽未打出成为中国出版印刷基地的旗号,但因集中着全国41%的出版社,理所当然应发挥自己的这一优势。那么长三角地区印刷业的优势究竟何在,如何定位才有助于推动这一地区印刷业的发展,这是江浙沪三省市印刷协会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有数据称2003年上海市印刷生产总值为217亿元,江苏省为250亿元,浙江省为400亿元,江浙两省的印刷生产总值恰好与广东省相当。且不说这些数据采集于何方,是否确切可靠,能否真实地反映当地印刷业的实际情况,以及这块印刷生产总值内部是如何细分的,我们要做的是从细分中去选择确定长三角地区印刷企业的发展重点与区域定位,否则只能是直觉、是概况。凭直觉、概况去确定工作思路,风险必然会增大。这是长三角地区印刷协会与印刷企业在制定“十一五”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尽快加以明确的工作。

  总之,在完成“十五”规划的关键一年,着手制定下一个五年印刷业发展规划是一件好事,是一件值得各级领导倾心去做的大事。做好的基础是摸清情况,搭准脉搏。一个好的规划应对中国印刷业后五年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若如此就叫功德圆满。我们期望在这关键一年,每一家企业、每一级政府及协会组织都能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达到功德圆满的结果。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