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经理人

“微利”广角谈(续篇)

时间:2006-06-11 10:13:57来源: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作者:车茂丰

  笔者在今年3月本刊上发表《“微利”广角谈》后,似感言犹未尽,故有此篇。
  一、以“病”或“非病”来看待“微利”非病的看法,事后想想,这仍属一种比较消极、低调的观念。如果换一个角度去观察,就该看到它还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表现。
  社会上有众多企业,组成了不同行业。不同行业有不同发展经历,但大多经历着一种由“贴本(开发起始)、微利、增利、大利,然后又逐步由高利向低利回归”的曲线轨迹。所谓步步高升,一帆风顺,只是人们美好的祝愿,并非能始终如一。行业就是在此种轨迹中起伏,社会也就在此种规律中发展,不这样,何来革新、发明与演进?
  当灯泡刚诞生时,其价格可能是现在的几十倍、上百倍,但早期的灯泡厂不一定就是最大的获利者,可能因为成本高、规模不大,发电厂有限,电线未四通“百”达,使用面也有限,所以灯泡制造者的获利只能随各方面条件的成熟而逐步发展。亚司令、奇异、飞利浦等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发展起来。灯泡厂(或别的什么厂)在盈利下降时才会积极去创新,去提高品质或功能。如甲厂的灯泡耐用几百小时,而乙厂的灯泡耐用上千小时,灯泡的买主肯定都向乙厂的灯泡销售店跑。然后,丙厂、丁厂推出了更价廉物美的灯泡,消费者又会跑往丙厂或丁厂。几百年来,灯泡的耐用度、亮度、形状、能耗……就在这样的推陈出新中发展,而灯泡厂的盈利也随之起伏,少数厂甚至会遭破产关闭的厄运。但总的趋势是:灯泡业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了,品种越来越新了,性能和效果越来越好了,社会的照明也越来越优越、节能、环保……要是回过头去询问一些灯泡厂曾否遭遇过销售额上升、盈利不增反降的情况,回答多半是肯定的。正是在这样的曲折或起伏中,行业发展着,社会进步着。灯泡业只是随手举例,其他行业也多是如此。在逐利中竞争,在逐利中决胜负,在逐利中出新招,以当今最适应时代要求的话来说,就是要在自主创新中求新生。2005全国印刷经理人年会把“创新”与“微利”紧扣在一起,其用意可能也在于此。本文拟重点补充的,正是想进一步说明一个行业如果由“厚利”转入“微利”,这意味着:该行业面临需要大力改革创新的关头了。
  所以,“微利”不仅不应看做是“病”,更应看做是社会进步向我们发出的信号。试想,一个企业或行业,总是在原有的经营方式或生产技术水平上,有不薄的利润可稳赚,谁还会给自己施加压力,去改革、创新。但这种日子绝不会长,资本的本质是逐利,必然会有新的资金涌入,从而引来新的竞争。于是利润随之下降,企业或行业被逼上梁山。只有改革、创新才有生路,这就体现着社会进步的规律。因此,面对“微利”,不必怨天尤人,致力改革、创新才是当务之急。中国印刷百强企业中不乏“自强不息”、“激流勇进”之典型,劲嘉、雅昌、华联,他们的创业发展实际均不出10年,其较高投资回报率获得的关键就在于“独辟蹊径”,不与常人抢跑道。这些领头企业均有一位或几位领军人物在运筹帷幄,他们决不把“微利”挂在口,而将“创利—通过创新”铭刻在心,贯彻行动。
  二、“微利时代”的提法并不可取:当前在我们周边,“微利”的境遇并不罕见。如出口一台VCD机,仅获利1美元;出口一个毛绒芭比娃娃在美国可以售十几美元,可是我们的加工收入仅50美分;我们的家用电器行业在品质与功能不断提升的同时,售价却在不断下降……如果所有这些行业都同时发出“微利时代”的呼声,于我们宏观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岂非不和谐?也许能向管理层起些提醒作用,向后来者发一些警戒声,但又有何必要呢?以“时代”冠之,难免有些“笼而统之”、“扩而大之”之嫌。
  何况,印刷业是否已陷入“微利时代”,我认为也尚难定论,只是相对于以往的“厚利”或“黄金时代”,现在是“艰苦了些”。至于“微利”应该与社会的平均利润率相比,在当前后者情况尚不清楚之下,就不该过于轻率。况且百强榜中,上榜底线就是1.55亿元,100家企业销售总值占9.4万家企业2800亿元总产值的14.2%,这又怎样理解呢?所以本人不太赞同“微利时代”的提法,倒不如结合“改革、创新、调整”的积极号召,多发些正面的强音,予行业以积极引导与促进,岂不更好。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