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经理人

给印刷一个新空间

时间:2007-10-19 19:58:18来源: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作者:王丽杰

  拓展产业空间是为了赢得更多的政策空间,其终极目的是为了企业运营空间的扩大。
  如果列举印刷产业的属性,典型答案总会有“加工制造业”、“服务业”等关键词。如此定位,使印刷业带有浓重的“传统产业”的印记,在各地的产业发展序列中,不易谋得一个优先的位置。
  研读8月广西南宁全国印刷复制管理工作会议上柳斌杰署长的讲话,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眼光看印刷:
  “印刷复制业是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加工制造业和文化产业两种属性”。其实,在5月深圳文博会甚至更早的时间,印刷产业“两种属性”的提法已经出现。
  “出版有创意创作、编辑出版、印刷复制、市场销售、消费服务五个环节。在这五个环节中,印刷复制居中,是一个关键环节”。从出版产业链中看印刷的功能与作用,强调印刷与其他环节的互动和互补,印刷不应再是一个“跪着求生”的环节。
  “印刷复制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其功能不仅局限于新闻出版业内,还充分延伸到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特别是包装装潢印刷、安全保密印刷品印刷……因此,我们讲印刷复制业是‘大印刷’、‘大复制’”。以“大印刷”的世界观推动印刷产业前行,其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自有不同。
  作为新闻出版业中最早市场化、高度产业化的行业,印刷业在艰难发展、微利生存的今天重新审视与调整产业定位,加重其文化产业属性,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拓展产业空间是为了赢得更多的政策空间。与印刷业属于同一政府管理范畴的复制业已经将光盘复制单位纳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光盘复制单位增值税也由17%下调至13%。这些都为印刷业充分寻求产业政策的支持提供了依据和信心。
  其实,拓展产业空间的努力方向并不仅限于强调其文化产业属性。印刷业中,来自专家学者和民间的声音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求证着印刷业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征,而数字化在印刷技术与生产管理中的应用进程也不断证实着传统印刷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密切关联。在印刷业比较发达、高端印刷企业云集的地区,已经有专家呼吁地方政府考虑印刷企业的实际技术装备与信息技术运用状况,加快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而中国印刷百强企业中,也已经有先行者申请到高新技术企业身份,享受到相应的优惠政策。
  无论拓展产业空间,还是争取政策空间,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企业运营空间的扩大。而对全国近10万家、多数属于草根阶层的印刷企业来讲,新空间意味着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
  铺上水泥的野地长不出小草;而有限的养料和阳光,就可能有蓬勃的收获。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