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经理人

我看2009商轮市场

时间:2010-05-11 12:24:35来源: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作者:潘晓东

  2009年应是商轮发展小年
  2009年,商业轮转印刷机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怎样?是否继续保持着快步递增的势头?我手上还不掌握有关数据。但凭直觉,这一年的增长态势应该未见得好。原因有三:其一,经济危机对印刷业的发展确实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广告业、对出口占到相当比重的服装业、制鞋业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而这些行业的发展状况又与印刷密不可分,印刷业的投资者可能会静观其变,从容决策。其二,在高房价、高学费、高医疗费用对老百姓的重压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百姓急于发家致富的心态没有明显变化,读书之风依然未能在国内形成,这制约了图书市场的发展,也牵制了书刊印刷企业的高歌猛进。现时,图书的品种是多了,但印数有限、销量有限,库存不在少数。其三,新兴传媒业态对传统书报刊印刷企业的冲击在增大,他们的发展对市场的影响究竟如何还显得有点混沌,对印刷企业的当家人来说,存在着更新、改造资金投向何方的问题。
  2009年上海的商轮实际使用量在减少

  就上海印刷市场而言,2009年实际投入使用的商业轮转印刷机的数量在减少,设备利用率也在下降。2009年5月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场的商轮保有量是34台,当年上海新增商轮5台,是个不算小的数字。但伴随着行业的整合与调整,有些商轮事实上已经退出了生产序列。比如:中新(加坡)合资的上海三印时报印刷公司在连续两年出现经营亏损后,董事会决定清盘息业,该公司持有的3台商轮从去年8月份起就处于停产待处理的状态。再如:中华印刷公司在2008年签署了新购3台不同规格的商轮合同,但因为厂房搬迁、设备安装的因素,迄今投入正常生产的轮转机还只有4台,有1台尚处于调试阶段。上海当纳利公司数年前从美国做了设备翻新后移至上海的2台黄页印刷专用商轮,每年投产的时间极其有限。当然,有些印刷企业在发现市场上部分商轮退市的情况下,有着填补空缺大胆增资的举措。中华商务上海公司就从深圳迁入1台;复旦四维印刷公司在工厂搬至金山区新址后,于去年同高斯公司签订了购买1台M-500商轮新机的合同,应该于今年交付投入使用。估计,待这一轮调整完毕后,2010年上海地区的商轮持有总数可能会略减数台。
  商轮的印刷工价在持续下降
  2009年,上海商轮印刷市场的另一个特点是竞争进一步加剧,承印工价持续下降。虽然,这与单张纸印刷市场的情况基本一致,是中国印刷工业快速发展、市场供给大于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也与印刷业同仁不能联手应对市场有关。但如此操作,对印刷业的可持续发展肯定不利。毕竟每一个投资者都希望将本求利,如果投资实业不能为投资者创造出高于银行储蓄利率的收益,他又何必去做那些既劳心又存在巨大风险的事!据了解,2009年上海地区商轮已经走到每色令加工收费9元人民币的境地,到了保本的边缘,与前几年的收费标准不可同日而语。须知,基本工费的降低意味着纯利润的减少,因为油墨等辅助材料的开支并未降低,反而是人工成本及煤气等燃料的费用在逐年上升。以拼设备的方式来渡过经营困难期的企业,又靠什么力量来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让企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低工价的状态对商轮的发展必定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商轮印刷的业务范围得到了扩张
  如果说,商轮印刷工价下滑是一项利差消息,那更多以往客户指定要在单张纸印刷机上印刷的产品,现在已经开始转到商轮上印刷,应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是普通印刷产品开始向商业轮转印刷机转移的一个信号,最为典型的是彩色教材印刷。从工艺角度出发,彩色教材无疑是最适合利用商轮印刷的,因为教材的印数大,周期短,印刷要求又较为普通。应用商轮印刷不仅加工速度快,而且可以同步完成折页,这与单张纸印刷完成后还有着庞大的折页工作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运用商轮印刷,印刷完成后,即刻就可投入下一步的装订作业,不待几个小时,图书当即可见。加之,商轮印刷的单位成本要比单张纸印刷低很多、效率却要比单张纸印刷高很多,这是何等诱人的“剪刀差”!况且,商轮加工的印刷品质量并不差,我们的客户又何乐而不为呢!这一改变自然扩大了商轮印刷的业务量。出现这一转变与印刷厂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是他们用产品说服了客户。就像数年前,在用数码打样取代传统打样时,同样花了十分的努力,同时靠印刷产品的跟进,最终被客户接受一样。
  世博与政府采购带来了新商机
  对上海的商轮市场来说,2010年或许是个好时期,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为商轮印刷带来了极大的商机。与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不同,世博会的展期长达184天,预测的参观人数要达到7000万之巨,大众化的印刷产品比比皆是。以官方导游手册为例,8印张一本,算不上是个很大的数字,但几十万本的印刷量就是一项够刺激的任务。从现在了解的情况看,看好世博商机,愿意出资印刷的报纸、杂志、画册都不是一个小数,不少客户开口即要求印刷几十万,乃至数千万元。

  再则,今年第2期的《印刷经理人》杂志刊载过一条消息,说是从2006年以来,政府印刷采购规模年均增长60%,2009年已经达到5053次、委托印刷的总金额达到2.18亿元,这实在是一个不容印刷企业小觑的数字。显然,具备条件的印刷企业应该充分重视政府采购,争取通过投标赢得资金回笼风险极小的印刷业务。也就是在最近,上海市卫生部门为了提升市民的健康意识,上网公开招标寻找印刷企业,一本4.5印张的图书委托印刷的总量是1000万册,加上一些关联产品,此番采购项目的总预算高达6000万元人民币。若非政府免费发放给市民又何来如此大的印刷业务?有着商业轮转印刷设备的企业又岂能不积极地去参与这些极有诱惑力的投标?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