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经理人

数字出版涨潮

时间:2010-11-10 12:23:15来源: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作者:王丽杰

  10年前,刚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比尔·盖茨曾预言,10年内纸质图书将消亡。
  10年间数字出版异军突起,快速发展。但比尔·盖茨的耸人言论并未引起印刷人的警觉,直至几月前一条爆炸性新闻撞入视线:“2009年中国数字出版产值首度超越传统出版。”
  实际上,这条在印刷人中“激起波澜”的消息某种程度上被误读了。2009年,中国数字出版业总产值达799.4亿元,虽然与传统书报刊出版物的生产总值出现并行态势,但其中数字期刊收入为6亿元,电子书收入为14亿元,数字报(报纸网络版)收入为3.1亿元,三者之和在总产值中的占比尚不足3%,数字出版的巨头仍是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和手机出版(包括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阅读),三巨头占据产值的97%。

  由此看来,此“数字出版”非彼“数字出版”。印刷人包括出版人所关心的“数字出版”,对应的是传统的纸质出版,锁定的范畴应该在数字期刊、电子书、数字报甚至相关的手机阅读之中,这也是本次特别报道关注的范畴。如此范畴的数字出版,还尚在艰难的起步阶段,难怪有出版人面对近800亿元的庞大产值和年均50%以上的高速增长,喟叹那只是“一把虚火”,数字出版仍像是“还没长肉的骨头”。
  但是,这个“没长肉的骨头”在迅速生长,数字阅读终于从市场的“亮点”转变为“热点”,却是不争的事实:
  —2009年,内地电子书阅读器销量为70万台,有关机构预计,2010年电子书市场可能会出现爆炸式增长,销量预计达300万台,销售收入将达60亿元;
  —2010年9月17日,苹果iPad平板电脑正式登陆国内市场。这款划时代的产品今年4月刚刚问世,却在全球演绎了80天销售300万台的奇迹,而中国市场无疑会是这个奇迹的延续:
  —2009年底,拥有5.4亿用户的中移动在浙江建立了手机阅读基地,并于今年5月推出了手机阅读业务。2009年数字出版产值的“半壁江山”已由手机出版盘踞,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在线阅读的主要方式。
  由“蛰伏”到“喷发”,显然,数字出版在2010年开始发力。也由上述的种种迹象,2010年被称为数字出版的元年。纸质图书伴随着人类走过了上千年的历史,却在2010年走入了拐点。

  起着推波助澜作用的,还有政府的信心与作为。2010年9月15日,新闻出版总署公布《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这份纲领性文件中,5年的发展目标相当宏伟:“十二五”期末,我国数字出版总产值力争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的25%,整体规模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数字出版,这个不期而至的产业变革,为印刷人带来了迷茫、震惊甚至恐慌。印刷业与出版业的产业纽带,在数字阅读的冲击下是如此脆弱,印刷人的生存之路又在哪里?
  Kindle与电子书
  电子书是数字出版产业的先锋产品,也是市场地位最早被广泛认可、业态相对成熟的产品。
  早在1998年,电子阅读器就已出现;其中核心的显像技术—电子纸,早在10年前就已经量产。不过即使在国外,电子书也经历了艰难的市场拓展过程,并于2009年终于迎来了市场的“井喷”。
  Digitimes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电子阅读器销量为70万台,2009年已增长到350万台,2010年有望达到930万台。
  在全球电子书市场上,引人注目的主角是美国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公司。今年第一季度,亚马逊宣布其电子图书销量已经超过传统图书,而今年上半年,亚马逊的Kindle电子书,销量也达到了去年同期的3倍多。

  在国内,引爆电子书市场并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是汉王科技的“电纸书”。但几路诸侯的突进,很快使这个市场挤入了过多的竞争者:方正集团联合卓望推出了“文房”阅读器,天津津科推出“翰林”阅读器;以联想、纽曼、花旗为代表的一批IT企业涌入市场;就连通信运营商也磨刀霍霍,杀进场来。今年5月,中国移动联合汉王科技、华为等4家厂商,推出了3G电子书阅读器。
  除了硬件厂商、IT厂商和通信运营商的踊跃试水,国内的出版社尤其是大出版社也终于不再坐而论道、迟疑观望,纷纷转型涉足数字出版,意欲分食电子书市场的诱人蛋糕。今年3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推出了“辞海阅读器”;4月,出版业的“国家队”中国出版集团推出“大佳阅读器”;同月,重庆出版集团与汉王合作推出“读点经典”阅读器;5月,《读者》杂志推出“读者电纸书”……
  各路诸侯电子书产品的密集上市,已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价格大战。在今年8月底召开的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盛大以999元的“震撼价”推出电子阅读器Bambook,相比市场上2000元左右的普遍定价,盛大的出血价“另有图谋”:据盛大文学CEO透露,Bambook的成本也要在1800元左右,之所以廉价上市,是为了吸纳更多的电子图书读者群,是为了海量的电子图书下载量。而后者,才是触动传统出版产业链条上印刷商利益的真正隐忧。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