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经理人

我的《印刷经理人》情结

时间:2011-01-15 15:07:31来源: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作者:沈海祥

  很多年前,我在任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的时候,有一次出差,在机场书店无意中翻阅到一本《经理人》杂志,心中猛然一动:印刷行业为什么没有这样一本管理类读物?我们的企业家和经理人们其实并不满足于仅读技术类刊物,除了技术,他们对行业发展、市场走向、管理方法等更有了解的兴趣和渴求。
  职业习惯让我进一步联想开来:为什么不为这群业内精英、带头人再多做一些事情呢?不止于杂志,搭建一个全方位的交流、发展平台不是更有意义吗?杂志作为平台的一部分,是核心,围绕这个核心,还可以衍生举办印刷经理人年会活动,构建高端对话机制,也可以设立企业家经理人俱乐部,丰富交流互动形式……一个接一个念头从脑海中冒出来,隐隐让我兴奋、期盼。
  由想法变成行动,在富有执行力的印刷技术杂志社很快落实。《印刷经理人》后来呱呱坠地了,印企中高层管理者从此有了自己的专属读本。
  写印刷经理人、办给印刷经理人看是杂志最初的定位。要突出“人”的形象,于是便有了“封面人物”栏目,有了封面上登大幅照片、内文中长篇报道的形式。这种引人注目的做法在当时极富开创性,大家原本习惯了媒体讲技术、谈事件,可以说是《印刷经理人》率先发掘出“人”的价值与高度,并把行业的目光引导至此。
  还有多少人记得创刊号的封面人物是万捷呢?那时他和雅昌的名气可都不如现在响亮。编辑部敲定首位封面人物时有些犯难,不少企业家和经理人起初对这样的“抛头露面”是有顾虑的。我的想法是,应该选年轻人,选有一定影响力同时又具备更大发展潜力的企业家代表,于是推荐了万捷。他和我有过交往,爱和我聊天,我觉得这个年轻人很不一般,有思想、能创新,一定会有更好的前程。看看如今的万捷和雅昌,事实证明我们选对了,选得非常成功,那一期的报道在当时是对他个人和企业最大的宣传。
  推动新生力量发展,与行业精英共同成长,《印刷经理人》的作用与价值在创刊之初就这样奠定下来,它是一个舞台,提供一个亮相的机会,后来更多企业家和经理人通过“封面人物”栏目走向台前,他们的创业故事、经营实践、梦想追求,甚至是生活方式都渐渐为人熟知、让人体味……《印刷经理人》为这个阶层,为他们的商业价值赢得了更多尊重。
  舞台的作用还不够,《印刷经理人》同时充当了平台的角色,一个行业经理人阶层交流、互动、学习的平台。这里不得不提到每年持续举办的“全国印刷经理人年会”,年会活动与“中国印刷企业100强”评选结合起来,在业内独一无二,也属首创。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每年都很重视,亲自参加,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肯定。可以说经理人年会在行业里真正起到了高层次交流的作用。
  如今,这本杂志已经创刊8年,进入第100期了。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回忆总是让人徒生感慨。这些年来,我从未停止过前行的脚步,然而更欣慰的还是看到自己曾经为之奋斗过的事业也未曾停歇,蒸蒸日上。
  《印刷经理人》办得好不好,或许不能由我说了算,因为我对她还倾注了私人情感。这本杂志的价值应该交由她为之服务的经理人阶层评判,交由那些在行业、企业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评判。我与许许多多印企老总有过接触、打过交道,很多人都说《印刷经理人》办得不错,有的老总非常忙,很少看报纸,却坚持看《印刷经理人》。这样的认同称得上是一家媒体的最高荣誉。
  大多数人也许忘了创刊号《印刷经理人》报道过什么,尽管那组入世元年中国印刷业的相关报道现在看来仍然具备相当的份量。今天,越来越多人记住了《印刷经理人》,能够说出一串串它的品牌报道和调查:“中国印刷企业100强”、“CTP在中国”、“商业轮转在中国”……时间就是有这样神奇的力量,滴水穿石、聚沙成塔,无数哪怕微小的努力凝聚在一起,最终让杂志破茧而出,获得更高、更广泛的接受与认可。
  《印刷经理人》的成长让我内心充盈着喜悦,但我更感怀的还是它记录下的精英阶层乃至整个行业的成长。当然,后一种成长凸显出的也正是媒体的责任与使命。
  《印刷经理人》还很年轻,未来之路依然漫长,她的成长也需要更多的支持与呵护。我相信她会给行业带来更多的思索与启发,也盼望经理人群体演绎更多的精彩。最后,还要说说一个尚未实现的愿望:成立大中华区企业家经理人俱乐部,定期搞一搞沙龙聚会。这些年来,内地、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印业已经在实质层面渐渐融合,但仍缺少一个固定的聚会平台,这个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了。
  希望《印刷经理人》将来能够让我美梦成真,其实这也是对杂志提出更高的要求:好的媒体不能只满足于做好一本杂志,要学会把一本杂志的所有资源最大化利用,办年会、办俱乐部……还可以有更多好点子。媒体再往前发展就是品牌的发展,我期待《印刷经理人》超越杂志形态,最终成为一个文化品牌。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