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经理人

谈谈增长极

时间:2011-02-27 15:25:07来源: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作者:王丽杰
  谈及产业增长,最为关键与本质的,是市场的增长,以及印刷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捕捉能力与反应能力。
  本期“特别报道”,我们把笔触放在这样一群人身上:他们在市场一线,真实地感受着市场的脉动甚至潜流;他们精明果断,用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搭上经济增长的快车—他们选择了回乡。
  当然,就全面观察中国印业的未来增长图景而言,创业是一个非常局部、甚至微小的视角。但这一视角,并不影响我们对增长进行动态性、前瞻性的观察,甚至引发更尖锐的增长之问。
  第一,增长的主体模式是什么?是梯度转移,还是内需驱动?近几年,业界频频出现“印刷业迎来第三次梯度转移浪潮”的说法,如果回顾一下,第一次梯度转移的承接地应该是珠三角,港企北迁为主要特征;第二次梯度转移的承接地主要为长三角,其中不乏南企东移、二次布点的实例。这两次梯度转移所赢取的市场份额,很大程度上或者是直接为外单服务,或者是为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配套、间接为外单服务;两次梯度转移所赢得的市场勃发,也是以相应区域市场的转移或升级为代价的。
  但在第三次梯度转移的节点上,情况却有所不同。我们以因地缘优势而成为梯度转移的准承接地的江西为例。丰元印刷的赖伟强总经理之所以在深圳打拼15年之后选择回乡,是因为发现“农民都开始用印刷品,红薯都要包装”,仅当地赣州盛产的脐橙,就有四五亿元的包装需求。而赣州政府也坦陈,虽然当地有香港工业园印刷基地等开工建设,很好地起到了转移承接作用,但赣州之所以在金融危机时期仍逆市增长,更多是缘于内需的驱动。如果说江西尚属双轮驱动,在更广阔的中国内陆地区,谁是增长的主引擎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二,谁是增长极?如果在更广阔的内陆地区,内需驱动是增长的主体模式,那么未来时期,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产业带为印业增长极的传统提法恐怕会难以为继。以河南为例。几天前遇到海德堡北京代表处总经理李若坤先生,得知河南、山东都是其北方区的主战场。是什么支撑起河南的强劲印机需求?1998年回乡创业,目睹河南市场十年变迁的博雅彩印董事长曹永彬感叹,这些年,河南的高档活源从90%外流,减少到只有10%外发。同一时期,河南经济高速增长,跃入GDP过万亿元经济大省,GDP排名进入全国第五。两个效应叠加,河南不仅在近些年成为印机商的兵家热争之地,也孕育着市场爆发的强大能量。这样的未来增长极,已在山东、四川、重庆、湖北等多地隐现,加之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级城市的需求启动和市场“下沉”,很可能会重构中国印业的未来市场格局。
  第三,谁是增长的主推力?在多元增长极中,在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级城市的广阔区域中,当然不乏多点布子、协同作战的印刷集团,也不乏对接国际、高端市场的老牌领军企业,它们可以是领袖、是标杆,甚至是培养种子选手的黄埔军校,但中国印业从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的历史征程中,主推力应不限于它们,自然,行业政策、政府扶持的关注点、着力点,也不应仅仅限于它们。
  三个问题的思考,反而重构了一个复杂而多元的增长图景。这,未尝不给大家更多的希望和机会。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