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经理人

印刷既需骨干企业也需中小企业

时间:2011-07-16 12:08:30来源: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作者:潘晓东
  新一年度的“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在编辑部的努力下面世了,按照2010年中国GDP增长10.3%的幅度来推算印刷业的情况,估计入榜门槛又会有所提高。这说明,迄今为止我国虽然还无类似“大日本印刷”、“当纳利”这样的超级规模的跨国印刷公司,但规模化企业也在稳步上升,其中,也不乏个别印刷企业凭借优秀业绩步入上市公司行列。
  重视规模化印刷企业的发展情况十分正确。按照“二八法则”,这少部分、规模化印刷企业的总资产、产值、工业增加值、利润、对外加工贸易额等各项指标都可能占到我国印刷业相应指标总量的较大份额,他们代表着行业在这一领域的最高水准。
  上海市2010年印刷业数据显示:仅占4606家印刷企业总量2.59%的119家年销售额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印刷企业,他们的产值、工业增加值、利润、对外加工贸易额比重上分别占到行业相应数据总量的54.87%、53.64%、64.74%和63%。由此可见,规模化印刷企业在业界的作用举足轻重。
  但是,在重视这部分大企业经营状况的同时,我们同样应该重视中小印刷企业的发展状况。因为他们占企业总量的绝大多数;相比于规模化企业他们显得弱小,更需要得到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他们在安置就业人员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们同样为中国印刷工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同发达国家一样,介于服务与加工生产之间的印刷行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在全国十万余家印刷企业中,或许中小企业占到90%以上,他们星罗棋布,他们拾遗补缺,是他们在满足社会零星的、方方面面的需要,他们填补了市场的空隙。
  那么,面对近年来物价快速上涨,这些企业生存状况又如何?他们迫切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还能不能维持并继续向前发展?
  据笔者观察,可以肯定地说,呈下滑态势。如果改善他们生存环境的工作不能得到充分重视,这些企业中的一部分将难以挺过眼下通货膨胀的困境。
  有以下一些原因。
  首先是劳动力价格急剧上升,加上与之相关联的社会保险费用增加,让中小印刷企业感到难以承受之重。以正式公布的上海市平均工资为例(以民企为主的印刷行业其人均工资数估计会比平均数低):2006年为29569元,2010年增至46757元,五年间增加了58.13%。再以上海市某印刷企业的情况为例:2006年职工的平均工资是27525元,2010年增至43875元,增幅59.4%。尽管该企业的数据未必有普遍意义,尽管该企业的平均工资数依然低于社会的平均标准,但劳动力成本上涨的趋势是一致的,这对早已进入微利时期的印刷企业来说,肯定感到负担沉重。
  在谈及人力成本上升的时候,值得指出的还有一个情况,那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原本不少企业大量使用外来劳力,利用这些对象缴纳相对较低的综合保险的优势,但这一处置方法也即将改变,企业的用工成本将进一步上升。
  一位印刷界的外企老总根据他的感受告诉我们:中国印刷业的员工工资不仅已经超过印度,而且已经超过了马来西亚,海外印刷业务正在向这些国家流动。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他们企业就设想引进菲律宾员工,既可以利用他们的外语优势,又可以降低用工成本。
  其次是与印刷生产密切相关的水电煤价格和原辅材料的采购成本近年来不断上升,让企业难以承受。举例为证:按照上海市某印刷企业的统计,2006年工业用水的价格是每立方2.57元,到2010年上升至3.62元,升幅40.8%;工业用电的价格2006年是0.815元,2010年上升至1.044元,升幅28.1%;用于运输的汽油价格2006年是6.18元,至2010年已经达到8.54元,增幅38.2%。与印刷生产密不可分的纸张价格这几年更是上蹿下跳,仅是今年,报用新闻纸每吨的价格同比去年就上涨了近千元,这确实给企业控制生产成本带来很大的压力。
  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5月份的数据,物价指数(CPI)上涨5.5%,与此同步,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6.8%。换句话说,出厂价上涨幅度还略大于物价的上涨,工厂还有消化成本上涨的可能。但PPI的上涨与印刷企业无关,在供过于求的大背景下,印刷工价这五年来又何尝有过上涨!不跌都成了一种奢望,过度竞争,工价下跌,或者因为打折变相跌价倒是印刷企业遭遇的常态。
  此外,中小印刷企业还面临银根收紧、借贷困难,或者即使能贷到款项但利息增加的压力;面临着租赁厂房,房租费用上升的压力;设备维修保养开支上升的压力……诸如这些问题真有点把中小印刷企业压得透不过气来,他们在艰难地寻找着自己的生存空间。
  正因为上述种种原因,一些无力承受现状的印刷企业开始陆续倒闭,或者主动酝酿息业,设法转让工厂。试想,投资者办厂的目的本来是为了赢利,如果呕心沥血办实业其收入还不如把资金放在银行获取利息,他又何必乐此不疲呢!
  当然,向提高生产效率要效益,向加强管理要效益,向降低生产成本要效率,向加快资金流动要效率,向降低原辅材料进价要效率……这些也都是他们在做的工作,但鉴于这些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中小印刷企业在这方面的收获就远不能同规模化企业相比。
  面对中小印刷企业的这一状况,有时我们也会听到一种不屑的声音:市场经济无形之手就是要让一部分企业息业。是的,竞争是会无情地淘汰一部分企业,但帮助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采取适当措施帮助中小印刷企业提升管理水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也应该是有关部门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大量中小企业的倒闭毕竟会引起社会的不和谐、不安定。
  在今年5月召开的上海市印刷工作会议上,市新闻出版局公布了275家重点印刷企业第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统计,给出的数据都是利好。对此,我们当然深信不疑,但在重视规模印刷企业经营状况的同时,我们是否还应该有另一双眼睛去关注一下中小印刷企业的情况。我们固然不应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但我们也不能只见高大的树木,而忘却在大树下生存着的各种小生命。物种齐全的世界才显得色彩斑斓。
  面对中小印刷企业的负担加重,在税收政策上给予适当支持是可以采取的一项措施。报载,2010年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已经达到83080亿元,增幅20.3%,不可谓少。今年5月,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10612.26亿元)继1月、4月以后,再次实现月收超万亿元,同比增幅达到34%,这无疑是件好事,预示着国家财力充沛,在这样的形势下,政策制定者能否关注一下中小印刷企业的状况?他们的存在,也是国家税收的一块重要来源。
  “救救书刊印刷企业!”是一位大学印刷厂的负责人在一次活动中发出的声音,他希望笔者帮助呼吁。他在印刷厂工作了相当年份,傍着学校,他们企业的生存还不是问题,但扭亏很难。那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印刷企业又会怎样呢?中小印刷企业真的希望能够得到社会各方更多的关爱。
  (作者为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顾问)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