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经理人

印刷不死,只是凋零

时间:2012-07-19 12:31:26来源: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作者:吕理哲
  21世纪,各行各业的变化速度很快,许多业者多不能适应,印刷产业也一样,怀疑印刷还能做吗?

  我们来借鉴美国这10年来印刷产业的变化数据,或许可以厘清国内的发展趋势。

  根据2011年底美国印刷协会的一份调查,该统计报告把印刷业分成三类,“信息”类,包括报纸、杂志和书本的印刷;“营销”类,包括所有广告宣传印刷品;以及“产品支持”类,包括包装、标签和手册等。2010年,信息类占美国总印刷产值(Revenue)23%,营销类占57%,产品支持类占20%。

  在1999~2009年的10年之间,信息类总产值减少了20%,相关印刷厂家数减少了40%;营销类总产值只减少了5%,但是相关的印刷厂家数却减少了40%;产品支持类总产值不但没减少,还增加了1%~2%,相关印刷厂家数还是减少了30%。可以想象印刷厂数目减少的原因是数字化省了人力,增加了效益,也让供过于求更趋严重,导致有些工厂“下课”了。

  还有另一项数据显示1999年和2009年美国印刷厂“平均年产值”变化,信息类平均年产值从1999年的500万美元到2009年变成720万美元,10年内增加了44%;营销类从1999年的1800万美元到2009年的2500万美元,增加了39%;产品支持类从1999年1亿美元到2009年1.5亿美元,增加了50%。

  这10年印刷整体需求改变不算大,印刷厂家数却剧烈减少,所以一家1999年的美国印刷厂如果到了2009年还在干印刷活的话,平均年营业额成长了39%~50%,因为少了不少的生意竞争对手。

  我们国内的印刷产业,不正是朝相同的方向发展?

  今天国内印刷厂并没有觉得印刷需求变少,而是感受竞争剧烈、利润微薄、经营压力大,大部分的同行都有一样的想法,表示大家都想改变,都必须改变,也一定会改变。

  如果我们善用趋势的信息,就可以预测竞争对手即将减少,所以“如何才能等到30%~40%的竞争对手‘下课’”,才是应该面对的题目。

  更精确的题目应该是“有什么办法可以多接些活儿,人力却不需要成比例增加?”

  再等几年,好日子就快来了,如果,那时候你还在搞印刷的话。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