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经理人

雪鸿斋开启宣纸印刷

时间:2013-06-26 13:52:27来源: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作者:王德明
安徽宣纸印刷品首次集中亮相,是6年前在合肥举办的首届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上。
  当时,由合肥雪鸿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的宣纸系列印刷精品《李鸿章临摹兰亭序》《孔子圣迹图》《周瑜生平事迹图》等一批10米以上长卷,受到了众多参观者及媒体的关注。宣纸印刷品,以前闻所未闻。大家怀着好奇心,在这些展品前反复欣赏,称赞有加,驻足良久。
  6年后的今天,雪鸿斋高档宣纸印刷品生产已成规模,订单络绎不绝。多地政府机构不约而同地作出决定,将其选为公务交往的专用礼品。

 
宣纸是久负盛名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始产于风光秀丽的安徽泾县小岭,因地属宣州而得名,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但漫长岁月流淌,宣纸仅被用于挥毫泼墨,与印刷生产无缘。合肥城,一个名叫孙迪的人,却敢于冲破传统格局,充当了安徽宣纸印刷的推进者与实践者。这位已到不惑之年的安徽日报报人,对发掘中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不仅倾其所有创办了雪鸿斋公司,担任总经理,而且孜孜不倦地开始了对包括合肥老乡李鸿章在内的诸多历史名人的探索。他发现李鸿章不仅是晚清重臣、中国洋务运动的开拓者,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一代名家曾国藩曾这样评价其门生李鸿章的人与字:“观阁下精悍之色露于眉宇,作字则筋胜于肉,似非长处玉堂鸣佩优游者。”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渐渐涌上孙迪心头:何不把名人的文化结晶,如书法作品等,以宣纸印刷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大量复制,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在孙迪的带领下,雪鸿斋人凭着胆略与智慧,向从未有过的宣纸印刷进军。他们先是成功解决了针对宣纸的制版、分色、出片、晒版等工艺难题,然后与印企合作引进知名品牌印机印刷,再靠精细手工配合,终于将色彩鲜艳、质地优异、视觉良好的宣纸印刷品试制出来,并且不断加以改进提高,从此拓展了一个新型的印刷领域。
  雪鸿斋此举,堪称为行业做了一件好事,意义有三。
  改进印刷工艺,填补安徽印刷品的一项空白
  宣纸之所以有“五彩分墨、千年寿纸”之称,在于它制作复杂、制成时间长,一般要108道工序、300天。这就决定了宣纸经久耐用,同时超薄、超软、极易吸水,很难同常规纸张一样顺利上机承印、平整而又清晰地再现图文。孙迪和他的同事采取手工操作与机械加工相结合的技术,克服了宣纸固有特性对胶印的不适应,达到了水墨平衡、套印准确,使精美的图文跃然于宣纸之上,创出了胶印印刷上的一种新工艺,推出了独具特色的新型印刷品。由于此前,安徽尚无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宣纸印刷问题的记录,一项空白就此填补。
  将发掘文物与发展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践行科学发展观
  孙迪研究开发的李鸿章临摹、孔子圣迹、王羲之手书等项目,均系有影响的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欲使这些文物充分发挥作用,弘扬中华文化,不能单靠传统的交流方式,需凭借一种快速、简捷、直观的传播平台,而宣纸印刷就是这种理想的平台。通过此平台的运作,既广泛、迅速地再现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又让印刷技术和文化产业得到发展,解决了过去文物发掘与文化产业发展联系不密切、不直接的缺陷。因此,开展宣纸印刷生产经营,受到清史专家及考古界的赞赏。
  拓宽宣纸销售渠道,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双增长
  相当长的时间里,宣纸仅用于书画家笔下,悬挂于楼堂之中,销售渠道单一,需求量有限。而如今,宣纸可以作为高速印刷机承印物后,局面则大为改观。宣纸印刷品供不应求,宣纸使用量显著提高,宣纸市场如火如荼。例如,以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牺牲将士而命名的泾县“红星”牌宣纸现在日益走俏,真成了“洛阳纸贵”,该宣纸公司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挂牌上市。
  (作者为安徽省印刷协会秘书长)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