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专刊

胶印斑点故障形成机理和排除方法

时间:2006-03-22 11:17:50来源:科印传媒《印刷技术》作者:段华伟、黄灵阁

  在胶印特别是在长版胶印过程中,印品图像或实地部位往往出现斑点,这些斑点有的是实心白斑点,有的是环形斑点。斑点故障的出现,损害了印品整体画面效果,特别是出现在图像关键部位时,对印品质量的影响更为严重。所以,弄清楚斑点形成的机理,正确判断斑点种类,及时排除斑点故障,是胶印操作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
  1.斑点形成机理
  无论是环形斑点还是实心白斑点,都是由聚积的杂质引起的,这些杂质的体积一般比较大,人眼可直接观察到。为了清楚地解析斑点的形成机理,可以把杂质分为亲油杂质和亲水杂质两类,下面分别讨论杂质附着在橡皮布和印版上的情况。
  (1)杂质附在橡皮布上
  如果杂质是亲水性的,当油墨由印版向橡皮布转移时,杂质排斥油墨,形成空白区域,和纸张接触后形成白斑点,如图1所示。如果杂质是亲油性的,可以接受油墨,油墨由印版向橡皮布转移的同时,也转移到了杂质上,随后又转移到了纸张上。由于杂质具有一定的厚度,故杂质周边不利于油墨转移,而形成了一个环形斑,如图1所示。如果杂质较厚,所形成的环形斑的环就宽;如果杂质特别薄,能被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的印刷压力挤扁,形成黑斑,也就是说只有在印刷压力作用下仍具有一定厚度的杂质,才会在印品上产生环形白斑。


图1 环形斑点和实心白斑点的形成机理

  (2)杂质附在印版上
  如果是亲水性杂质凝结在印版上,图文部分会如同印版上的空白区域一样,只接受润版液而不接受油墨,这样就会在印品上形成白斑点,且斑点形状只与杂质形状有关,而与厚度无关。
  如果是亲油性杂质(如墨皮或墨渣),则与上述情况相反,杂质只接受油墨而不接受润版液。如果杂质较厚,则会形成前面所述的环形斑点;如果杂质较薄,则不会形成白斑,而是形成黑斑点。这些情况参见表1。

表1 杂质的厚薄与斑点的关系

  2.斑点形状与杂质种类
  识别导致斑点的诱因,可以快速定位斑点产生的位置,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放大镜观察斑点的形状,然后根据经验进行合理的推测。斑点的形状和杂质的种类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规律。
  (1)斑点呈狭长纤维状,长度在1mm以下,可以判定是纸张纤维掉毛引起的。如果纸张是针叶树浆抄造的,斑点可能还会更长些。
  (2)斑点呈较粗的矩形,形状清晰容易分辨,可以判定是纸张掉毛引起的。
  (3)斑点大小和形状无规则,但边缘往往呈弧形,没有明显的锐角,可以判定是纸张中涂料结块引起的。
  (4)斑点呈多纤维束形状,偶尔呈单纤维形状,可以判定是纸粉堆积形成的。
  (5)斑点呈典型的规则环形,环内颜色较深,外环呈圆弧形,内环轮廓较外环明显,可以判定是由墨皮或墨渣引起的。
  斑点的形状可随印刷时间改变,因为杂质在橡皮布或印版上停留的时间长了就会因挤压而发生变形。所以,发现斑点故障要及时盘查原因,及时排除故障。对于原因较为复杂、一时难判断准确的斑点,应该检查最早出现斑点的印品,最好是第一张印品,此后可以每隔20~50张抽检一张印品。
  另外,除了凝结杂质的橡皮布和印版可能引起斑点外,纸张表面的局部凹陷也能引起斑点,但是这种斑点出现的位置不固定,一般不用采取措施即可自行消失。
  3.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
  解决斑点故障的常用方法是停机擦除,这种方法对于中短版印活是可行的。然而在印刷长版活或超长版活时,斑点可能会周期性出现,频繁停机会明显影响印刷效率,造成原材料的浪费,所以,从根本上提出解决和预防的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1)由纸张掉毛所引起的斑点
  最有效的方法是更换质量好的纸张,或在允许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油墨黏度,以减少纸张掉毛现象。另外,对于卷筒纸来说,在开卷部位进行适当的机械改造也是一种有效的做法,通常是安装一个与纸张等宽的毛刷和吹(吸)风嘴,在纸张进入印刷机组之前对纸张进行除毛,防止纸毛在橡皮布和印版上堆积。
  (2)由油墨引起的斑点
  首先要杜绝墨皮进入墨槽,对墨槽中的油墨要仔细搅拌检查,及时剔除混入油墨中的墨皮、墨渣和小型颗粒物。此外,油墨温度过低会造成油墨黏度增加,加剧纸张掉毛,所以,在添加油墨之前,对油墨进行预加热,以改善其流变性。另外,还要控制润版液用量,以减少纸张的湿拉毛。                   
  (3)机械设计
  可设计差速润版水辊除脏机构,让靠版水辊和印版滚筒之间产生一定的速差,如8%左右的速差,这样,靠版水辊与印版接触时,可以像毛刷一样把印版上的脏物擦除,以减少斑点产生。


相关阅读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