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 > 人物访谈

准确统计数据指导印业健康发展

时间:2007-04-03 11:42:24来源:科印网作者:潘晓东

  从2004年起,《印刷经理人》杂志就每年一期地推出“商业轮转在中国”的专题报道。把这些数据做成一个表格,截至2006年末的情况大致如下:

  中国商业轮转机统计数据
  编辑们在颇费心力地做着这份统计的同时,又无奈地表示:“因为引进渠道的缘故,没有人能说清内地二手商轮的具体数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其装机总量大于新机的安装量。”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是:“新闻出版总署规定,二手印刷设备必须是10年之内生产的,否则不允许入关,但实际国内目前进口的二手商轮设备大多已使用10多年。”这就是中国印刷业的现状。
  因为缺乏对商轮持有状况的真实了解,于是,价格战在商轮印刷市场上打得不亦乐乎。北京市印刷协会理事长任玉成惊呼:“商轮在北京已超过40台,工价一路走低,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使出版物的印刷工价已回落到1991年与1994年全市执行的工价之间,而且仍有继续走低的趋势。”这一切,不得不说是与统计数据模糊所造成的后果有直接关系,这显然不利于处于成长期的中国印刷工业的良性发展。
  日本印刷业的统计数据显然可以作为中国印刷界学习的模版。如下图所示,他们的统计数据,不仅说清了日本印刷企业商业轮转机的现有保持量,而且很清晰地告诉读者,这些商轮处于什么地区、是什么规格。在这种情况下,有志于投资印刷的对象,把自己的资金投于何处,购买什么样的设备才符合市场的需要,就显得一清二楚。如果投资不能盈利,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事实上,清楚地告知印刷业现状是规避行业间恶性竞争,营造行业良性发展外环境的重要条件。这也正是我们国内应该予以学习的。


日本轮转印刷机统计图表

  在谈论商轮统计数据不清晰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指出,国内现有的印刷业发展状况的统计同样令人生疑。对2005年和2006年我国印刷业的产值,不同渠道统计的数据就不一致。不少数据模糊不实。印刷涵盖的行业众多,统计口径又不尽相同,统计工作的难度确实很大,但让这种模糊统计的状况一直存在下去,显然不能不说是印刷界的一种尴尬。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印刷业的发展让人振奋,但在统计工作上存在的不足应该引起我们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这几年,我国印刷业遇到了工价下滑、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的瓶颈,这与我们一段时间来统计模糊,一味鼓励发展,反复声称印刷是朝阳工业、都市型工业、绿色工业在一定程度上不无关系。现在看来,这三种提法都存在偏颇,值得商榷,未必恰如其分地反映出印刷业的真实情况。
  总之,中国的印刷业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茁壮成长,出现一些问题也属情理之中。但是,我们应该正视这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认真地着手去解决问题。我们期待着我国印刷业统计数据的改进,希望有真实而又清晰的数据来指导中国印刷业的健康发展。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