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专栏 > 专栏

夏天俊:现代新闻出版技术的探索者

时间:2009-09-25来源:科印网

  夏天俊印刷检测,山东省益都县人,1928年生于一个中产家庭,幼年在读小学三年级时,逢“七七”事变缀学,后进入私塾读经书四年余海德堡,因家境不济,进入银行界工作七年,从学徒到营业主任。在此期间业余学习,毕业于济南钱业公会薄记学校、上中等夜校三年余,1947年末至1949年初在北京大学旁听经济及外语课。1949年5月随第四野战军南下书评,从事过军管、外贸、石油等工作,负责全国石油调度工作五年,1965年开始从事新闻记者工作,1980年调入报社经理部任副经理,主要从事基本建设及印刷厂的建设工作印刷厂,自1986年开始任印刷厂厂长兼管报社的技术改造工作。
  夏天俊在其毕生工作的后十年进入印刷界,以其刻苦钻研、大胆决策,勤奋工作的精神,为新闻出版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1989年获得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与日本森泽合设的森泽信夫奖。
  一、高速度建起一座印刷厂
  夏天俊所在的报社是中国财贸报爱普生,后改为现在的经济日报。它的前身是大公报,文化大革命中大公报停刊,1978年姚依林同专召集部分原大公报的同志在租用的旅馆里办起了中国财贸报,报社既无办公用房又无印刷厂。夏天俊工作的特点是勇于创业,因此于1980年将其从北京记者站调入经理部酒品包装,筹划报社的建设。当年7月确定建设一个排报工厂。夏天俊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找地、租房,建成一个排版车间,同时用半年时问购齐了全套铜模、铸字、排版、照相制版、打样至直至压版的全部设备,同时招聘、培训人员,于1981年5月1日投入生产。由于没有场地版式设计,在解放军报印刷厂浇版印刷,保证了报纸的顺利出版。色彩
  从l982年开始,夏天俊为建设报社的办公房、工厂和职工宿舍而奔走,三年多的时间,征了四十亩地设计,建了八千多平方米厂房,搬迁了一个工厂,办妥了二万四千平方米报社办公用房的准备,先后建了四处共二万平方米的宿舍,1984年初确定将新建办报用房换入王府井人民日报旧址分色,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改造并装修了印刷厂的旧厂房。l984年7月1日将排报车间迁入新址,留购了四台大高速铅印轮转机,扩大并完善了排版车间,建起新的制版车间,零活印刷车间和装订车间失业,建成了一完整的印刷厂。为了扩大排版能力,1984年从日本进口两台电脑穿孔自动铸排机,使每天的排字能力由八万字扩大到十五万字。除保证经济日报每天的排版任务外,还承接了排印八种外报的任务。建立这座铅作业工厂的时间,前后两段加起来共用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
  二、果断与传统工艺决裂高宝,不断向现代技术迈进
  1.中国报纸照排技术应用的开拓者
  夏天俊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他在建设铅作业工厂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了印刷业的基本要求,看到了铅作业的局限性及其缺点,了解到国际国内涉及印刷工艺新技术的发展教育,从1985年初开始,即决心采用最新技术改造现有印刷工艺,开始了一个新的征程。纸品包装
  l985年以前,国内的报纸排版都是铅排工艺,劳动强度大出版印刷,生产效率低,出版周期长,占用场地多,严重的铅尘污染着空气,损害着工人的身体健康。特别是这种落后的工艺华光精工,成了提高新闻时效,提高印刷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一个闸口,为了保证报纸出版,经常要予拼几十块版,予排几百、甚至上千篇文稿行业法规,所有架子,案子甚至地下都堆满了各种拼版,几个月清理一次,造成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从铸字、上架、拣字直到排版的无效劳动。
  夏天俊认为过去要改变这种状态没有可能印刷检测,几十年一贯的铅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看到北京大学、潍坊计算机公司进行的748工程,在新华社试验的华光II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它的整页拼版远远优于进口的贴毛条的计算机照排系统,虽然它要达到排报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平版印刷,但它能顺利的排出文稿,能够拼版,只要改善硬件,在软件上下功夫,就一定能排出报来。要做到这一点商业轮转在中国,需要有一个实际排报并真心实意合作,愿意付出一定代价的用户单位。夏天俊主动请缨,愿意从新华社手上接过接力棒,与科研、生产单位共同跑下去。这一意愿得到了原国家经委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的赞同和支持。
  1985年上半年,夏天俊与北京大学、潍坊计算机公司共同起草了对报纸排版软件设计及对硬件要求的方案包装装潢,要求铅排的所有功能,用计算机都能实现,只能增加功能,不能有任何舍弃和迁就,必须坚持技术进步上海光华,不是简单的替代。共同制定了计算机排大报宽ll1个字、高128行,按8栏排版,并能够破栏,以及对字体、字号、字数、花边、网纹和各种改版功能的基本要求。下半年与潍坊计算机公司签订了制做三套华光Ⅲ型系统的合同,为支持试验报纸印刷,予付了全部货款。1986年上半年去杭州参加了北京大学与通信设备厂共同研制的四路激光扫描照排机各种功能及稳定性的测试,8月去潍坊参加检杏报纸排版软件的初步结果及主机性能的测试。同一时期,夏天俊用四个月的时间建完了机房,配齐了空调、电源,招收和培训了近三十名操作员医药包装,配备了必要的技术人员。1986年9月30日第一套系统运进报社,只用了七天时间将系统安装完毕,用20天时间上机培训演练,10月28日,用代印的《中国机电报》排出了第一版报纸喷墨印刷,并正式印刷发行,这是中国第一版用计算机排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从这一天起,坚持天天排,不断加版其他,直到十二月,《中国机电报》全部由铅排改为激光照排0由于软件不完善,硬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每增加一块版都很艰难,操作比较困难太阳化学,时间也较长,有时改一个标题要一个多小时。由于北大及潍坊的技术人员都住在现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改完善,整个系统在比较艰难的情况下进行,但这更增加了夏天俊的信心和决心装订,他认为尽管艰难,但它是在前进,认为必须加大工作量才能暴露更多的问题,使之不断完善,才能压出速度来印后工艺,决定从1987年1月1日起,加排四张8开报,并强调坚持前进,决不轻易退回铅排。他与科研人员经常共同通宵夜战。四月又加排一张大报,同时开始排《经济日报》数字印刷机,一版一版地过度,5月22日《经济日报》全部由铅排改为照排,至此,照排已经承担了排六张大报、四张小报的任务,但问题还是不少教育,工程技术人员很辛苦,操作人员很累。在《经济日报》已上马半个月之后,因为改版困难、费时,编辑部决定下马,等全部改好后再上。夏天俊对此十分吃惊投资采购,认为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不是在实践中解决,是不可能改好的,因为报纸的版面千变万化,天天不同!必须使计算机适应这种情况喷墨,在试验室里是碰不到这些变化的,如果下马,所谓完善就不知何日了。他向总编辑说明利害,下了保证,并立了军令状书刊印刷,要求宽限十五天,如仍发生影响出报的事,下马、引退。总编辑批准了夏天俊的保证,继续在实践中修补系统缺陷。至8月份才基本搞顺,达到了应付各种版面变化的功能平装无线胶订联动线装机量调查,各种硬件在实践考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从1986年10月至1987年8月,报纸的计算机排版系统白天排外报,夜间排本报,并且不断增加任务,日夜不停地紧张战斗了十人月数码印刷在中国,从铅排转过来的报纸,没有退回一张,中国的计算机报纸排版系统成功了。从8月开始,一个月最少加排一张报纸,到l987年底数码印刷机,共排大小报纸l8种,1987年l2月1日,这套系统通过了由电子工业部主持的鉴定,12月3日通过了由国家经委主持的验收。充份肯定了这套系统的研制成功,确定它是世界上第一套用计算机排版、整版输出的系统。周培源、吕东、林宗棠、曾培炎、范慕韩、丁石荪、张龙翔模切烫印压痕,以及当时的中央常委胡启立都出席了会议,参观了系统演示。周培源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认为用计算机排出中文报纸,是对中国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它的实用价值和作用爱色丽,不亚于中国原子弹的爆炸。特别称赞经济日报是开明用户,华光照排系统是科研、生产、用户三结合的典范。1988年以后华光照排系统的应用迅速推向全国。经济日报于1988年7月彻底淘汰了铅作业,并对照排系统继续完善、换代,1989年由Ⅲ型换为Ⅳ型,1992年又上升为V型。1991年经济日报为此获得了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成果特等奖。网屏
  2.第一个将感光树脂版技术引进中国
  1985年在决定上照排技术的同时模切烫印压痕,夏天俊就考虑到如何解决印刷问题,因为取消了凸版的铅字之后,现有印报的六台大高速铅印轮转机及所有平台凸印机都无法使用了,最合理最简捷的办法是上胶印,而国内又不能生产一小时印报6万份报的胶印轮转机印刷厂,如果全部进口要500万美元,无法解决这笔资金。l984年夏天俊就在北京的国际印刷新技术展览会上看到了日本的液体感光树脂版设备,了解到它可以将平版排版转变为凸版印刷,所有的铅印设备均可继续使用。夏天俊于1985年l2月去日本进一步考察了APR液光树脂版的制版及印刷应用情况,认为从制版时间、耐印率及质量上均可满足报纸印刷的需要。回国之后又进一步了解了英国的液体感光树脂版技术色彩管理,确定上日本的APR技术,1986年1月与日本签订合同,同年5月到货,6月安装投产,同时改造了铅印轮转机及平台机质量控制,为激光照排的上马铺平道路。改进制版设备的投资只用了60万元人民币,时间只是半年。
  鉴于照排技术必将普遍推开,解决平版排版转为凸版印刷也将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如果完全依靠进口,投资及成本是较高的,版材全部依靠进口连线加工,每块版的成本合人民币2O元,每一块铅版只有6元。为此,夏天俊主动向国家经委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小组请求牵头进行国产化的开发工作。从1986年开始,夏天俊先后与青岛无线电三厂、河北泊头人民机器厂,实现了树脂版版托的国产化;与上海宝山印刷材料厂、广东佛山化工实验厂、西安有机化工厂实现了树脂的国产化;与化工部南阳第二胶片厂实现了绦纶片基的国产化;与杭州磁带厂实现了绦纶薄膜的国产化;与西北光学仪器厂供水/润版,南通印刷机械厂,营口印刷设备厂实现了各种制版机的国产化。不但扶持了一批产业,三年累计为用户节约人民币一千万元以上,美元200万元以上。为此1991年经济日报获得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成果一等奖。RIP
  3.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上不断前进,勇往直前
  在报纸排版实现了激光照排之后收购,夏天俊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在新闻领域应用的广泛前景,因为铅字是一个死的实体,它不能变幻、存储和传输,将文字变为电子信息之后,它可以改变许多传统的技术。1988年他组织试验用计算机扫描新闻照片、刊头及广告的技术德鲁巴,1990年进入应用,现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照相制版工艺:1990年上半年与总参二部及潍坊计算机公司合作,开发了新闻资料检索系统,1990年8月1日投入运行。1990年上半年同时与邮电部合作开发解决外地代印点的卫星传版系统,1990年8月30日首先开通了向广州及上海的传版电子商务,成为中国第一家通过卫星传输版面的报社,到1992年开通了向所有代印点的传输,取代了通过飞机向外地运版及通过电报大楼传真的方式。1991年与新华社合作实现了计算机的网络化,1992年实现了将电视画面直接进入报纸版面的技术。目前夏天俊正在组织实施计算机彩色拼版及将印刷机全部改为胶印的工作。
  三、实行经济改革,把印刷厂推向市场
  报社印刷厂历来都是报社的附属物印前设备,与报社吃大锅饭,在经济上不承担责任,不担风险。夏天俊认为印刷厂是生产企业,必须考虑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1986年10月在组织上决定他担任厂长的时候,他主动提出工厂要独立核算软件,与报社分灶吃饭,单领营业执照,单开银行帐户,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报社同意了他的请求。自1987年1月1日起,实行独立核算色序,首先他对激光照排车间实行了计件工资,先后对各车间实行了利润承包。实践证明,他的这一改革是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的,是完全有效的。由于对激光照排实行计件,生产量得以逐步增加可变数据印刷,1986年铅印时,只排8种报,l987年为l8种,至l992年达到85种,另排期刊l0种。1986年独立核算前印刷厂的产值为270万元当纳利,利润60万元,1987年产值为365万元,利润86万元,1992年予计完成产值900万元,利润350万元《中国印刷蓝皮书》,分别比l986年增长3.3倍和5.8倍。包装防伪
  夏天俊说,新闻技术向现代化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这些年他在报纸技术改造方面取得的这些成绩,一是遇上了好形势和好政策;二是靠了自已有一个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上海电气,认为我们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太远了,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技术赶上去,所以拼命学,努力干;三是靠了领导的支持、信任、靠了全体职工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奋斗;最后折页,还有所有有关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亲密无间,目标一致的支持和配合。评奖

国庆60年专题系列之印刷60年 人物故事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