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专栏 > 专栏

大家来捉地震

时间:2010-03-15来源:科印网作者:那福忠

  可捉的东西很多经营管理,天上的飞禽、地下的走兽、水里的游鱼,甚至看不见的鬼魅,但地震怎么捉?近来全球地震连连,损失惨重,专家说以后可能一年比一年加剧色彩管理,好像好莱坞式的“2012”就要上映。可惜地震还不能预测,只能在发生之后侦测,好的侦测系统可以在强震之前一、二十秒钟自动通告行驶中的火车,对一般人的用处不大。现在科学家想在震动之前“捉捕”到震波的走向与强度,期望能多留一点缓冲时间给大家因应包装材料,减少损失。
  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ElizabethS.Cochran教授,正在推动一个叫“地震捕手”(QuakeCatchers)的活动,用个人电脑来侦测地震,个人电脑的精确度固然比不上专业的精密测震仪器,但如果把成千上万的个人电脑分散各地串连成网商业印刷,每一电脑再把侦测到的地震资料传到处理中心,即时分析运算,必然得到一些结果。地震的传达靠地壳波动,电脑资讯的传送是电子的速度,远比震波快得多标签,这两者时间上的差距,说不定能在强震之前,给大家留出来一点缓冲时间。
  个人电脑怎么侦测地震?只需要安装一个加速计(Accelerometer)、下载教授的软体就行了,许多新型电脑已经有内建的加速计了。手机显示一张人像照片,把手机横过来喷绘机,照片也跟着调整方向,人头还是是朝上;笔记型电脑不小心摔到地上,但在落地之前自动关掉磁碟机,保护磁碟的完整。这些都加速计的功能。简单的说,加速计是一种电机仪器柔印,用来侦静态与动态的移动,手机转向是对地球重力角度的转变,电脑落地是速度的变动,侦测到的信号传到软体,手机与电脑就做了因应的措施。 数字出版
  个人电脑不是埋在地下的测震仪PS版,仅能测到地表的震动,甚至不能分辨是卡车经过还是真的地震,仅是提供资料的一个终端,所以教授成立“地震捕手网”(QuakeCatchersNetwork),每一个终端电脑把测到的资料传回中央处理中心企业,交叉比对,就不难分辨真伪,如果真是地震,也就能分析强度与移动的方向。所以教授呼吁大家加入地震捕手网,捕手越多、侦测的越准确商业轮转在中国,目前已经有一千个捕手,分散南加州各机关学校与个人,教授的目标是一万个捕手,涵盖全加州。
  地震捕手网已经准确的侦测到如海地与智利的大地震,以及附近的小地震与无感地震晒版,系统也不停的改善,但目的并不全在跟地震作时间赛跑,因为所能偷到的缓冲时间还是有限。地震捕手网的用意,在藉大家的力量,对地震的发生与行为进一步了解拼版,期望对地震预测的研究提供有用的资料。这是一最便宜又直接的系统设计,大家都有个人电脑,如果电脑没有加速计,市面上卖的也很便宜,用USB连接即可包装总论,软体则是免费供应。
  Cochran教授说她想出这个点子纯属意外,有一次看到朋友玩苹果笔记型电脑的Seismac游戏,让笔记型电脑震动,然后内建的加速计显示出震动的强度。教授灵机一动,想这一电玩或许可以作建设性的用途化妆品包装,侦测地震。把这个构想告诉同僚,大家都认为想法不错,于是与史坦福大学合作,发展出地震捕手网,展开推广。她现在是一半教书、一半作推销员认证,甚至到小学教室对学童不厌其繁的解说,希望大家一起来捕捉地震。 排版
  多年前我参加了一个全民寻找外太空智慧SEII的活动,下载软体之后,SEII传过来大量的信号在画面上闪动,如果发现非自然界的信号就通知SEII酒品包装,因为可能是外太空生命的迹象。一来没有时间盯着信号,二来也不知道什麽是非自然的信号,不久即退出这个活动。现在侦测地震,应该是更实际的事,只要打开电脑就行了标签,比找外星人省事得多。
  现在正找安装加速计的资料,一旦确定,就会加入成为捕手,有兴趣的读者也不妨试试。地震捕手网的详细资料与软体,可到史坦福大学网站qcn.stanford.edu/downloads下载。经营管理


那福忠专栏

总访问量:80179 更新时间:2018-08-31 19:57:16

主要经历:出生于中国东北,随父母赴台湾,大学毕业留学美国学习信息技术,任职美国化学文摘服务中心十余年,担任化学数据处理与全球早期电脑排版技术工作;其间返台任行政院主计处电子数据处理中心顾问一年;受聘台湾联合报,主持电脑报纸编排计划,完成全球首创中文报纸电脑编排系统,淘汰铅字使用,运作模式逐渐普及报纸等刊物,获台湾经济部“杰出信息人才”奖;后于联合报继续钻研电子出版技术,新闻稿件、广告远程传版、管理信息,使联合报出版作业进入完全自动化。服务联合报其间,提供业界出版技术与市场趋势,分析出版由印刷转向网络发展趋势,撰文演讲协助业界转型。同期,任台湾交通大学资讯工程系兼任副教授十余年,连续五年获聘为全球最大新闻网站竞赛EPpy Awards评审委员,五次协助北大方正主办高水平电子出版研讨会。服务联合报二十五年后,2005年退休,仍继续撰写文稿,刊载于两岸数字出版专业网站与期刊,提供业界前瞻性数字出版信息。

专栏分类
推荐专栏
推荐阅读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