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专栏 > 专栏

印刷业的发展少不了印机业的努力——当前中国印刷业的热点问题(9)

时间:2012-08-28来源:科印网作者:潘晓东

  改革开放以来数码印刷机,中国的印刷业发展得很快,早已到了产能大于市场需求的地步。分析印刷业能够得到飞速发展的原因,除了大量的民营企业加入增加了市场活力外,国家对引进国内尚无法制造的印前、印刷及印后先进设备给予减免关税同样至关重要。

  以四色以上平张纸胶印机为例,自2001年至2010年我国的引进数据如下:

  2001年:645台;2002年:785台;2003年:933台;2004年:1052台;

  2005年:1135台;2006年:1031台;2007年:1135台;2008年:786台;

  2009年:932台;2010年883台;2011年:801台

  也即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11个年头里立体印刷,我国大陆共引进四色以上平张纸胶版印刷机10118台,年均920台。

  与此相对应,按照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的印刷工业产值由2001年的1799亿增至2010年的5760亿(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口径,2011年我国印刷工业产值已经达到9305.4亿)扫描,十年时间增长了2.2倍。

  上述数据充分说明,有了最先进的设备,就可能制造出先进的产品,这既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印刷业整体水平突飞猛进的重要原因,也是越南政府为什么把印刷与其他五个行业一起称为“能够超越性发展洗涤用品包装,直接进入现代技术”的重要原因。重组

  我国印机业在这段时间里确实有很大进步

  必须承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印机业有着巨大进步。

  上市公司在振兴民族印机工业上的作用一马当先,他们走出国门收购海外的印机制造企业,先是有上海电气收购日本的秋山,后又有辽宁的大族冠华收购日本的筱原胶印机,加之天津长荣等印机制造企业不断走强,确实给人有扬眉吐气之感。在本届德鲁巴印刷展上,中国印机企业抱团出战,给渐现颓势的传统印机业增添了一抹亮色。

  大量民营印机制造企业崛起同样功不可没,他们不甘落后上光,在制造印刷机、特别是在制造印后设备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像深圳精密达、平湖英厚、东莞晟图制造的胶装生产线、精装生产设备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生产需要,而且已经走出国门,卖到了发展中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

  当然,我们也得充分肯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后对我国印机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可变数据印刷,他们既为我们带来了新产品,帮助我们开阔了眼界,也激发起我们的民族自尊心,知耻而后勇,以成为世界印刷强国为目标的中国印刷业应该有更多自己国家生产的印刷设备。

  在印机业借印刷发展之势兴起的同时书评,印刷耗材的进步速度也很快,从印刷用橡皮布到印刷用油墨,一支国产大军势不可挡。爱普生

  国内印机业与印刷耗材业的崛起,最大的作用就是迫使海外供应商降低相应产品的市场售价。如果没有国产CTP设备的面世,肯定不会出现该设备的市场大竞争印刷配件,CTP在国内普及的速度也不可能如此之快。CTP版材的市场卖价这几年持续下降,这中间同样有国产CTP版的作用,这也让本已处于微利状态的印刷企业有了一丝喘息机会。

  必须承认我国印机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拉大

  在充分肯定我国印机业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已经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个性化印刷,发达国家在印机设备开发上取得的成果比我们更大。为了更好地为包装印刷行业服务,他们在扩大印刷幅面上做努力;在联机完成冷烫、覆膜、产品检测等更多的附加功能上做努力;在增加专色色组、满足委印商的需要上做努力;……在这些方面我们压根儿还没有涉及,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以印刷机制造为例,通过收购发达国家的印刷机制造企业,我们是吸取了他们的先进技术可变数据印刷,并成功的应用于我们的设备生产,但由于选用材料的因素、零备件加工精度的因素、装配技术的因素,国内制造的印刷机维修机率还显得较高,同引进设备比印刷精度总还存在一定差距,甚至于像橡皮圈这样的小配件也还存在差距科雷,使用时间稍长容易变形漏油。即使是外资开设在中国的工厂生产的设备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有些印刷企业宁愿适当增加费用也要买在供应商本土生产的设备。除外,在设备的外观造型上,我们虽然也已予以注意包装机械,有了改进,但与发达国家比也有差距。水墨平衡

  还应指出的是,即使是国内印机厂生产的整机,比如说CTP直接出印版设备,像激光头、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仍然依靠进口故障分析与排除,难说已经经掌握了全部制造技术。

  指出上述存在的问题,并非是抹杀我国印机业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绩,也不是要求国内印机制造企业什么都得做到国产化,只是希望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清醒地看到问题所在。

  跟着别人走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

  我国印机业基础较差,按照《变革图新——上海印刷业60年》一书的记载版式设计,建国前,即便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基本上就是一些小型的白铁工厂,主要从事设备维修。凭着一股翻身后的热情和干劲,解放后重组,上海印机制造企业的技术人员与工人一起,硬是凭自己的双手,开发出了彩色印报机等一系列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

  直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印刷厂使用的印刷设备大多还是密力机、01、08单色机雅昌,速度不快、生产周期漫长,控制产品质量主要依仗老师傅经验。是1979年,国家步入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年,上海凹凸彩印厂率全国之先,引进第一台德国产海德堡四色平张胶版印刷机。之后印刷教育,为推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印刷事业,实施进口印刷设备减免关税、许可外资办印刷企业等政策,印刷业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产量大增,质量提高。裁切

  纵观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扫描,较多采用的是测绘、模仿,这固然能加快开发步伐,但毕竟属于追随外人,是跟在对方的产品后面亦步亦趋。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产品就少有自己的特色软件,更少有超越其他设备厂商的核心内容。

  近年来,民营印机企业开始尝试聘请海外印刷设备专家为自己设计产品的方法,这对缩短产品设计周期、保证设计质量无疑会带来积极作用,但这样的产品同样很难完全打上国产的记号。倒是上海印包机集团在本届德鲁巴印刷展上推出的一款秋山六色胶版印刷机,虽说在功能上并没有超越发达国家现有设备之处包装印刷,但毕竟是动用属于印包机集团自己的设计力量,这中间包括有他们收购的日本秋山、美国高斯的设计力量。实战是提升技术人员素质的最有效手段。

  在全球性经济危机向我们袭来的这几年,有实力的国内企业外出收购海外倒闭企业的情况在增多,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机遇凹印,但收购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需要把握收购产品的市场前景?千万别把他人准备丢掉的包袱当做宝贝给收了进来,捧上烫手山芋。企业毕竟以盈利为最终目的。二是收购以后不能满足于现状,需要继续雕琢,停留只会是后退,走向凋零显影,最终失去品牌的往昔风采。


潘晓东专栏

总访问量:288273 更新时间:2019-07-13 09:05:46

单位: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
职务:资深顾问
简介:1968年进入上海印刷物资供应站(后更名为上海出版印刷物资公司)工作,先后担任工会副主席、宣传教育科副科长、办公室主任等职;1983年任上海出版印刷物资公司党委副书记;1987年任上海出版印刷物资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1994年任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书记;1996年起任上海中华印刷厂厂长,改制后任总经理、党委书记。2002年潘晓东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6年通过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考核,获“国有公司董事”任职资格。2009年潘晓东同志退休后应聘担任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资深顾问。现为上海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上海市文化人才认证顾问、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副会长、《印刷经理人》、《中国印刷》杂志和《中国印刷年鉴》编委。
潘晓东同志2001年荣获“上海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2002年被上海市总工会授予“上海市心系职工好领导”称号。2004年被授予“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 称号。2006年荣获“上海市出版人奖”,同年,他还被评为“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组织者”。

专栏分类
推荐专栏
推荐阅读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