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专栏 > 专栏

迎接活版印刷发明一千年

时间:2013-11-08来源: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作者:魏志刚
  根据沈括的《梦溪笔谈》记录包装材料,毕发明活字版印刷术是宋仁宗庆历中期,即1042~1048年间,距今已近一千年。欧洲的古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和印刷机,在公元2000年,德国曾经隆重地纪念了古登堡诞辰600年。
  古登堡的发明扫描,推动了西方的宗教改革,开阔了人们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文化,为西方的文艺复兴和科学发明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国的活字版印刷发明,同样在宋代也极大地推动了历史进程政府政策及监管,使得中国的文化历史能够延续千年不断(这在世界各文明古国是很少见的,也使元明清的朝代文化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活字版印刷术诞生的同时,也诞生了纸币印刷和纸牌印刷。公元1400年前,中国的木雕版印刷、纸币印刷、纸牌印刷都传到了西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登堡的铅活字的发明。
  宣传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明及其研制的过程印刷教育,对于当前科学技术研究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我们可以从古代科学技术发明中找到解决现代科技问题的思路。例如,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选题,应该首选那些具有广泛市场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选题。毕的选题就是这么一种选题,因为在宋代初年,公元960年左右显影,印刷的书还很少,但是经过不到八十年的时间,李清照和她的太学生丈夫赵明诚就可以在开封的市场上买印刷的书了。在苏轼的祖父那辈,书主要通过传抄,但到了苏轼那代排版,书已经广为印刷了,但那时书是雕版印刷的。一本书雕刻十年之久,太慢了。因此市场上对书如何出得快,有迫切的需要。毕的选题选得很好,我们现代科学的选题纸品包装,也应该参考这些经验。活字版印刷的雕版都是用木雕版,顺理成章地好像应该采用木活字,可是毕没有采用木活字,那是因为木活字蘸水变形,而且不利于毕所涉及的排版工艺。因此他改用了泥活字打样,泥活字不但适应了它所涉及的工艺,而且比木活字便宜。毕的工艺设计和研究,解决了工艺技术简便和成本低廉的问题。我们现代的很多科学技术发明,往往停留在样品的制成、鉴定会的展示,但一旦推向社会就产生了问题。其原因就在于缺乏一个中间试验的过程CTP,在这个过程中要解决产品的可靠性和成本的可接受性,使得科学技术的成果能够大量普遍地应用。这方面的成功案例是王选的激光照排,他解决了汉字输入和激光输出,他用很大的力量去解决了激光照排质量可靠性和降低成本的问题。因此,在二十年间设备维护与保养,激光照排得到迅速推广。毕的活字版发明,在工艺选择和降低成本方面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先例。
  但我们有些个别的科普著作,宣传了古登堡,并没有宣传到毕。对于中国印刷技术发明对世界文明史的影响,我们宣传的也很不够按需印刷,像英国的李约瑟那样,宣传中国在13世纪以前科学成就的人士现在还不多。纪念毕发明活字版一千年,不是要等到临近才进行,我们应当借此机会,把中华印刷史上那些科学发明及贡献加以宣传介绍。例如1773年秋山国际,乾隆皇帝的大臣金简承办了武英殿印刷厂的创建,他提出了用活字版代替雕版,科学地论证了这一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他建成了一套木活字的印刷厂,印刷了成千上万本书,他对排版印刷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做了研究和规定连线加工,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十日轮转法,特别是他总结了这个印刷厂的经验,出版了《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留下了这么一部非常有意义的印刷著作。我们可以在2013年或者2023年,组织武英殿印刷厂的纪念活动富士星光,宣传武英殿的历史经验和作用,使广大的科学工作者和印刷工作者受到鼓舞和启示。同理,我们的彩色套印技术是历史久远的,有的可以上溯到千年以上。作为彩色的书刊印刷,比较著名的是十竹斋的印刷品数字出版,有十竹斋画谱和十竹斋笺谱,这两种产品是十竹斋主人胡正言和他所属印刷厂的高级技工共同研制成功的。他使中国的彩色书刊印刷达到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在准备纪念毕的时候,也应该准备纪念彩色印刷的创新人。根据胡正言的记录,他的发明大约在1626年左右。公元1298年,元代的旌德县县长王帧发明了用木轮盘排木活字印刷书刊。它的突出创造有两点包装总论,一点是他没有迷信毕所说的木活字排版没有成功的问题,而是采取同一种类的木制活字,使其变形一致,也使用了竹片的垫版方法,使木活字表面平整一致特种印刷,并且没有使用毕的松香和蜡,这就是在科学创新上不再迷信过去的结论。一个正确的发明往往在人家认为是死胡同的情况下解决的,这对于寻求新的科学技术发明是重要的经验。王帧还有第二个重要的贡献,就是把木活字放在排字轮上,工人通过排字轮拣字印后设备,这可以说是对排字机械化的探索,因此对于王帧的科学发明创造,我们也应该加以宣传。我们还可以安排有关印刷史的著名人物如美国学者卡特、美籍华人钱存训、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学者张秀民、“当代毕”王选等人的纪念活动,至于宣传的形式,我们可以采取网上宣传、制作光盘、进行展览、召开研讨会、出版科学普及书刊等等。总之通过系列的方式宣传印刷史上多位科学发明家的事迹上海光华,作为准备,直到我们纪念毕活字版印刷1000年。
  在活字版印刷发明一千年之时,我们应当学习德国纪念古登堡600年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历史与现实情况,举行盛大而节约的庆祝活动。在各地印刷博物馆的印刷史展厅(中国已有多处印刷展厅)举行专题展。在网上举行纪念专题活动Adobe,特别是要宣传毕活字版印刷术发明与今天互联网的关系(没有活字版发明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文化普及,没有文化文字普及就不会有今天的互联网,现在的每个人上网或者QQ、微博,其实就是在打字排版)。宣传王选在汉字数字化的贡献,举行各种有关印刷史专题研讨会(各地各馆应有不同)电子监管码,由印刷史研究会组织会议或网上纪念会,出版电子版印刷史文集,在可能条件下组织一批专家出版印刷史研究专著,组织青少年参加此项活动。
  至于经费,应当及早由印刷业(特别是印刷业的大企业家)捐赠一批资金,例如组织毕基金会、王选基金会来支持上述纪念活字版印刷发明一千年的活动。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建设就曾得到全国印刷业企业家包括香港和台湾企业家以及有关印刷业人士的大力捐赠。
  值得一提的是当纳利,青少年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群体。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科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宣扬毕事迹,介绍毕的创新精神,启发青少年的科学创新思维。在当今的科学技术创新中,我们应当在创新思维和创新思想方面吸收这些历史经验套印,这是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我们应该重视在各种科普著作、科学著作、科学博物馆的展示介绍当中宣传毕的事迹,介绍毕的创新思想,这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魏志刚专栏

总访问量:54521 更新时间:2013-11-08 14:20:35

简介:
1949年2月~1949年10月 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办事员
1949年10月~1952年7月 新华印刷厂总管理处办事员
1952年7月~1954年8月 出版总署印刷管理局科员
1954年8月~1958年8月 莫斯科印刷学院学生
1958年8月~1960年8月 文化部出版局印刷管理处科员
1960年8月~1961年10月 文化学院印刷系教师、教研组组长
1961年10月~1978年12月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系教师、教研组组长
1978年12月~1983年7月 北京印刷学院基础课部负责人、教师
1983年7月~1992年7月 北京印刷学院管理系教师、系主任、副教授、教授
1992年7月~1996年6月 北京印刷学院印刷史研究室主任、教授
1996年6月~2008年11月 中国印刷博物馆副馆长、教授

专栏分类
推荐专栏
推荐阅读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