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专栏 > 专栏

9.92亿元“买停”污染引发印企思考

时间:2015-12-09来源:印业独家作者:段华伟
  关闭污染企业是地方政府治理环境污染时经常使用的“杀手锏”CTP,政府整治污染企业的新闻时有耳闻。据《中国环境报》最新报道称,自2014年9月以来,东莞市共关闭53家污染较重的造纸企业,并为此财政支出9.92亿元。政府下大力气治理环境污染,应当为之叫好德鲁巴,不过在笔者看来,关闭污染企业实属政府的无奈之举。

  治理环境污染,政府有责任,企业更有责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需求和购买水平突飞猛进印刷配件,各档次、各类别的商品都能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于是,一些瞄准农村或城市低端区域的商品市场逐渐繁荣,催生出大批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这些小企业在市场生存期过后,本应该自觉进行转型升级,向规模化清洁生产迈进防伪印刷,然而部分企业不思进取,逃避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继续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走粗放型生产的老路,谋取自身私利利通,最后落得被迫关闭的下场。

  关闭污染企业虽于环境有利,但也有不利之处。首先,企业主容易产生不思进取的心理。自知逃脱不了被关闭的命运,有的企业主不愿意再投入资金进行转型升级改造,而是混日子、等关闭、拿补偿。其次饮料包装,关闭企业投资巨大,以上述报道为例,仅关闭53家造纸企业就花费了9.92亿元财政款,平均1家约花费1872万元,这种花巨资关企业的行为本身也容易成为腐败与钱权交易的温床。再次商业印刷,有的小企业在此地被关闭,企业主能拿到一笔数额不菲的补偿款,一转身,他就很有可能在另一个地方重起炉灶,再建一个小企业继续生产。
印刷商巡礼
  印刷企业作为供应链的上游企业PS版,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但印刷企业与造纸企业有着本质的差别。印刷企业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原辅材料,而不是工艺本身,这一点与造纸企业完全不同。造纸工艺中因打浆、干燥等工序会造成废水排量大、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排放时伴有恶臭气味数字印刷机,而且小型造纸企业常用的圆网、小型造纸机排放的污水量可能是长网、大型造纸机的30倍,因此直接关闭采用圆网、小型造纸机生产的企业是合理的治污手段。然而印刷企业生产的单位产品,使用1台价值200万元的印刷机或使用一台价值2000万元的印刷机,其排放的污染量并没有明显差别。也就是说,印刷过程中排放的污染量取决于所印刷的产品种类折页,而并不取决于所使用的设备。因此,治理环境污染不能像关闭小造纸企业那样关闭小印刷企业。

  笔者认为,印刷企业也好,造纸企业也罢,其实都应该通过“闭关”来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含量印前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做到清洁生产。“闭关”一词在此的含义是:企业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开发新技术或引进新技术,从材料配方到生产设备进行环保改造,实现转型升级,适应社会和市场的新要求。就一般情况而言模切烫印压痕,印刷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发展的投入是与企业规模成比例的。也就是说,企业的体量大,投入则大;企业的体量小,投入则小。因此,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讲装订,这种投资都是可以负担得起的。可喜的是,在印刷行业,一个企业的技术改造模式可以很好地复制到另一个企业,只要在印刷行业中大力推广技术改造,进行“闭关”提升金融危机,全行业实现清洁环保生产则指日可待。
供墨
  (作者系广东壮丽彩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段华伟专栏

总访问量:59400 更新时间:2015-12-09 11:22:25

职务和资格:广东省委组织部认定印刷包装行业紧缺拔尖人才、国际注册科技项目管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平版印刷工)考评员、中国包装联合会防伪包装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会员、广东省第五届博士后联谊会理事、华南理工大学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汕头大学客座教授、深圳市轻工(印刷)高级职称评审专业组评审专家、汕头市金平区优秀拔尖人才。
主要经历:工学博士,博士后,副研究员。1999年、2004年先后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分别获印刷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2010年3月毕业于江南大学包装工程系,获包装工程博士学位;2010.06-2012.06,在华南理工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印刷领域的技术研究;曾先后担任河南金芒果印刷有限公司副领机、郑州大学包装工程系教师、东方今报社印务主管、广东彩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小说2篇,杂文1篇,其中英文SCI论文3篇、EI论文8篇,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广东省产品包装与物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申请发明专利四项,申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四件,两项科研成果通过中国包装总公司组织的成果鉴定。2011年随中国代表团赴美国参加NIP27国际学术盛会,并做学术报告;2014年赴台湾考察印刷行业,并参观健豪台中总公司。近年来在团队管理、印企IPO、技术研发、专利工作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专栏分类
推荐专栏
推荐阅读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