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观察评论

防伪是朝阳产业吗?

时间:2009-12-21 08:59:46来源:科印网作者:徐胜林

  2009年,经受“寒冬”洗礼的防伪产业正在显现“马太效应”:强势品牌更强,弱势品牌更弱,甚至淡出人们的视野,退出了防伪市场。困难的生存空间让从业者们讨论更多的还是面对防伪业的疑惑:防伪是个什么产业?防伪是朝阳产业吗?防伪企业如何做大做强?如何调整经营结构、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如何提升自身企业的市场权重,提升市场地位和营业收入?等等等等。
  在严寒的冬季中热烈讨论、思考,甚至重新梳理这些个命题,是值得和大有裨益的。大家期待着拨云见日,进而鼓起信心,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防伪到底是个什么行业?抛开国家对我们的认识不谈。笔者认为,防伪是个技术性恒强的行业,防伪技术必须学科综合性强,技术前瞻性强,学科边缘性强。而生产工艺流程要复杂,设备、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工序流程要柔性化。
  因此,防伪天生就应当是个高新技术企业,以技术引导需求和市场的行业。防伪企业也因此是一个技术型服务业,生产型服务业,这是它根本的特点。
  防伪的本质是以技术手段防止非法的制造和非授权的制造,防伪技术说到底就是以技术防范的方式方法对抗各种潜在的、可能的替代方法的批量制造。伪造者的动力来自于利益的驱动,可能是出于政治的或商业利益的驱动。防伪的目的是提高伪造者的造假成本,依此抑制它们的利益驱动,即提高伪造成本,可以是技术成本,也可以是经济成本,说到底是造假的投入成本。因此,防伪是可以解决的,防伪是有市场需求的,它们来自于政府和企业,甚至个人和防伪企业本身的产品。
  进一步说,防伪是全方位的需求,但目前我们的技术离市场需求期望的目标还太远,无法满足它们的潜在需求。因为防伪技术目前的前瞻性还不足,我们与造假者的设备、技术距离还是太近。比如,中国每年近1000亿个轴承的个性化防伪问题。钞票的一眼识别真假而又极难仿出的技术。
  从发展的眼光和角度看,防伪是个朝阳产业,政府需要防伪技术来维系自己的公信力,企业需要防伪技术保护自身的品牌和产品形象,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但是,这是一个漫长发展过程,“急功近利”的想法将使自己悲观彷徨,蒙蔽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
  防伪行业目前面临的市场环境,短期内还将是恶劣的,1.国企垄断着90%以上的市场,产品覆盖从钞票、护照、通行证、发票、邮票、机动车、房产证、身份证、驾驶证、重大活动票务等等。他们拥有民企难以企及的各类资源,也因此成为防伪市场的中坚力量,民企作为新兴力量,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资金实力,只能作为市场的补充,艰难的发展着并蓄势择机而为。2.防伪技术产品被利益打入了生产许可证管理,但市场管理并未真正做到保护持证者,打击无证者。既未规范市场,也为主动打击假冒,却给规范者加了一层成本门槛。3.防伪行业在国内发展了10余年,产业链条尚显稚嫩,而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产业认知等等似乎仍是一穷二白,羸弱的躯体蛀虫多多。4.据不完全统计,防伪民企2008~2009年因政府拆迁造成搬迁的企业多达几十家;最近几年来,退出某防伪协会的近百家,要么转行,要么关门;某知名邮票印制公司,防伪业务从占比70%到仅占近5%,防伪从业人员从10几人减少到1人留守;5.不公平竞争俯拾皆是:质检总局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的“电子监管码风波”;借用政府公信力的电码防伪企业,如“12365”,“质监协会××315”等等的不正当竞争等等;
  困难永远和机遇共存,也许这就是它是朝阳产业的理由:没有规范,产业链条尚不完善,缺少公平竞争。作为应当充满创意应用和创新性技术的产业,技术发展、企业联合和兼并等尚不明显。谁会相信“破衣烂衫、面黄肌瘦”的红军会最后壮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五路大军解放全中国,真正实现了“北伐”之梦吶。
  防伪,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