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市场政策

报业印企投资应趋向多样化

时间:2010-09-01 17:23:37来源:科印网作者:潘振明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与市场运作的逐步规范,报业的产业结构在进入21世纪以来开始出现调整,在报业市场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报业的发展脚步开始减缓。再加上新闻资源的相对垄断和政策制约,报业市场日趋饱和,进入报业市场的门槛越来越高,重点地区和市场的报纸密集度加大,

  对报社来说,赢利变得越来越难,投资回报率开始逐渐下降。如何实现投资回报率的较高增长?如何实现企业的赢利?这是报业印刷企业经营者眼下思考的重要问题。

  观察市场变化

  据中国报业协会印刷工作委员会调查统计的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报纸印刷总印量自2008年出现16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2009年则继续维持这种态势。在区域划分上,多数地区总印量呈下滑趋势,西北等不发达地区仍有小幅增长。综合类、大众化大报印量减少,小众化报纸印量上升。

  从发展趋势看,报业印企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大型企业数量相对稳定。其分布情况为:印量在10亿印张以上的为33家~34家,2亿~5亿印张的为31家~33家,5亿~10亿印张的为28家~34家。随着报业退出机制的推行,部分小型印刷企业将会退出市场,小型企业数量会逐年减少。其分布情况为:印量在1亿~2亿印张的企业在2007年~2009年间数量分别为28家、20家和18家,1亿印张以下的企业则分别为45家、19家和15家。

  此外,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民营中介、生活与商业信息等服务性报刊以及工商企业、卖场报纸类产品等非报社系统的产品,这一市场潜力巨大,非常值得关注,目前主要由民营印刷企业占据。据笔者了解,在报社印刷厂业务量不足的情况下,民营资本在这些方面投入较大,收益也相当丰厚。当然,由于统计习惯使然,通常这些印刷厂被计入出版物甚至其他印刷企业范围。

  整合区域资源

  报纸印刷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报业印刷企业将越来越需要发挥规模效益,才能适应报纸发展多品种、高效率、高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中小规模报社,或联合组建合资的印刷厂,或依靠“合同印刷企业”完成印刷业务,以提高印刷设备的使用率,减少人员成本,降低印刷费用。从中国报业协会印刷工作委员会2009年的调查数据看出,都市报发展较快,且从省会向地市进军,地市报均受到来自省会都市报攻城略地式的整合,县域小报市场潜力较大。

  开发多种产品

  互联网、3G手机、移动电视、直投广告等多种新媒体的出现,对成熟的报业市场将形成多方冲击,报纸的发行量不会有大的增长,甚至会出现一定的下滑,即报纸印刷时间将可能减少,设备使用率进一步降低。报业市场的种种变化直接影响到报纸印刷厂的发展步伐,因此企业生产能力呈多样化发展。

  分众化印刷,如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分次印刷、针对不同发行区以不同的专版分次印刷等;报纸杂志化,在机连线骑马订装订成八开彩色杂志的式样,便于携带和阅读,以增强在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竞争的能力。为此,报纸半商业印刷(即采用轻涂纸、铜版纸印刷并通过烘箱烘干)以及印后工艺的改进将更加普遍,报纸印刷机越来越多地配备半商业印刷功能,既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也是为了实现“晚上印刷报纸,白天印刷商业产品”的目标,充分利用有限的设备,印刷出形式多样的产品,从而提高机器的使用率,在完成报纸印刷任务的同时,创造更多利润,为报业印企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试水按需印刷

  报纸按需印刷在国外已有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目前,个性化的定制一般通过网络来进行。报纸按需印刷一般以短版印刷为主。

  国内报业印刷企业投身按需印刷尚需解决如下问题。

  设备费用高昂、资本回收周期过长。数码印刷机、耗材以及维修费用价格昂贵,印刷速度尚有待提高,报纸按需印刷成本较高,在价格上缺乏吸引客户的优势,同时延长了投资者的资本回收周期,制约了国内投资者占领报纸按需印刷市场的信心。

  有效的数字资产管理。报纸按需印刷会涉及大量不同的图文数据,如何做好数字资产管理,正确地收集、分析数据,保证数据在不同系统之间传递过程中不失真,以及如何有效管理大量的数字文件以支持按需印刷生产系统,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待内容产业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报纸的种类、表现形式、特定信息的获取有了更高要求。一份报纸有了内容的保证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报纸的按需印刷市场潜力也将随之拓展。

  从业人员知识结构。数码印刷机的科技含量高、结构复杂,目前,不但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印刷相关知识,而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很多方面涉及制造商的核心技术,设备使用者很难自行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