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协会院校

北上广印刷包装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故事

时间:2013-07-04 08:37:02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作者:左志红

  在“最难就业季”,印刷包装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找工作难不难?他们走过了怎样的困惑与茫然,又收获了哪些希望与果实?6月中旬,《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印刷学院的毕业生,电话采访了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和广东省新闻出版技师学院的毕业生,倾听了他们的就业故事。

  只要不是眼光太高,都能找到工作

  “学了印刷专业,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广东省新闻出版技师学院2010级印刷系印刷技术专业大专生罗崇涛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的确,记者对3所院校4个宿舍的应届毕业生做了调查,这些毕业生或升本,或就业,基本上都有了去向。

  罗崇涛签了佛山一家食品包装印刷公司,同宿舍一个同学去了中山中荣印刷公司,还有一个同学转行进入东莞一家高尔夫球场。“同学们第一年工资都在3000元左右,还能维持在广东的正常生活。”罗崇涛说。

  王垂泽是北京印刷学院印刷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所在宿舍同学工作都确定了。6名同学中,王垂泽和两个北京生源的同学都进入了北京的印钞企业,还有一个去出版社印制部门,一个回老家考上了公务员,一个签了一家外资印刷企业。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印刷技术专业的大专生石振威,他所在宿舍的4名毕业生都留在了上海做与印刷相关的工作。石振威去海德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做机械工程师,另外3名同学一个去了上海印钞厂,一个去了小森公司,还有一个去了美国祥丰洋行。“毕竟才刚起步,很多事要慢慢来。我的月工资是3500元左右,还能保证基本生活。”他说。

  张丽娜是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大专生,她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上海理工大学深造。她所在宿舍同学也都找到工作了,“一个出身广东印刷世家的要回去工作,一个去了上海一家外资印刷企业,还有一个上海同学到浦东一家公司做行政”。“只要不是眼光太高,不会找不到工作。”张丽娜说。

  选择对口的还是喜欢的,这是个问题

  大学生找工作时是否应该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新京报》日前针对“最难就业年”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对于“选择offer最看重什么?”这一问题,22.48%的受访学生选择了“兴趣爱好”,排名仅在“地域因素”之后。然而面对供求失衡的就业现实,能否将兴趣坚持到底还真是难说。

  6月17日,在北京印刷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记者恰巧遇到了两个有相同兴趣却作出不同选择的应届毕业生——印刷工程专业本科生王垂泽和包装工程专业本科生吕思明(化名)。

  虽然学习的是印刷工程专业,但王垂泽非常心仪出版社的发行工作。为了实现这个梦想,长相俊朗、性格开朗的他还到北京一家出版社实习做发行工作,并且有机会进入这家出版社工作。但不久之后,王垂泽拿到了另外一个offer ——去北京某印钞厂工作。比在出版社做发行更为诱人的是,这家印钞厂可以解决北京户口。对于来自河南的王垂泽来说,这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征求了家人的意见后,王垂泽最终选择了去印钞厂操作机器。“印钞厂专业对口、能落户,又稳定”,王垂泽已经转变了就业观念,“做蓝领比白领更好,好多写字楼里的白领幸福感不见得比蓝领强”。

  包装工程专业的吕思明,一心想到出版社“做做发行,跑跑业务”。招生就业处的赵元老师是吕思明的班主任,他并不看好吕思明去干发行,因为吕思明所在的包装一班,还有两个想干发行的同学,各方面条件都比吕思明好,但现在工作都还没着落。但吕思明这个执拗的“90后”,坚持想要“和会喘气儿的东西打交道”。他说:“我不想一毕业就去操作印刷机,每天做重复的劳动。我上大学考出来就是想多看看,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不过,截至6月27日,他还没有找到肯接收他的出版社。

  看来,求职时个人兴趣虽然很重要,但也要从各方面综合考虑,否则难免与好工作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