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展会活动

2018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后续报道⑮

时间:2018-09-25 09:19:17来源:科印网

  9月8日,2018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开幕当天,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编制的《中国印刷业智能化发展报告(2018)》正式发布。该《报告》由印刷发行司联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业内专家集体编制完成,是国内首部分析我国印刷业智能化发展情况的行业报告。

  2018年是我国印刷业全面推进智能化发展元年。今年的首部《报告》对我国推进印刷业智能化发展作出了指导引领和专题系统规划。从内容来看,这部重磅报告梳理了我国印刷业智能化发展现状、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推进印刷智能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推进路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有指导、有路径、有任务、有保障,《报告》将科学性地指导和服务印刷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

  《报告》全文请回看:2018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即时报道④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现场发布《中国印刷业智能化发展报告(2018)》。

  如今形成的《报告》能够如此系统化、科学化,前期的统筹规划、分布推进功不可没。以实地考察、专题调研、专家研讨、技术研判等方式,课题组走访北京、河北、山东、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区,并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

  课题组“探班”请回看

  2018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预热报道㉒

  2018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预热报道㉙

部分课题组成员合照

  今天,印业君给各位划好重点,带您了解《报告》中的具体工作部署。

  重点

  01

  24字发展方针

  ☆ 标准先行、夯实基础

  ☆ 数据驱动、融合发展

  ☆ 模式创新、示范引领

  解读

  这是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印刷业以加强阵地建设为目标,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与印刷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来推进智能化建设的发展方针。

  24字发展方针之下,印刷业要实现1个发展目标

  即:在智能化启动期(到2020年),印刷业要在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数字化水平支撑能力创新能力示范试点6个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加速推动印刷业实现“两化融合”,培育新型发展模式,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智能化奠定基础。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形成思路制订《印刷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表》,启动参考模型、术语定义等基础通用标准和数据格式、通讯协议与接口等关键技术标准的起草工作。

  目前该《体系表》正在面向全行业及相关领域征求意见和建议,将充分发挥标准在印刷行业智能化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企业的数字化建设全面推开初步完成印刷生产过程由分段操作、集中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模式的转变。软硬件的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生产数据开放应用率达60%以上

  产业模式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和服务属性比重智能制造示范试点取得突破运营成本下降,生产周期缩短,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0%以上,不良品率平均降低15% 以上,能耗平均降低10%以上成为全国智能制造关注领域

  使印刷业成为全国智能制造关注领域

  重点

  02

  3种推进路径

  夯实扩大数字化基础

  提升推广网络化应用

  ☆ 启动试点智能化制造

  解读

  这是在对标《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参照智能制造的三种基本范式,结合我国印刷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印刷业智能化建设推进路径,其核心是“并行推进、融合发展”。

  1夯实扩大数字化基础

  引导还没有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广大中小印刷企业

  ☛开展印刷生产过程数字化和智能管控方向建设

  ☛通过应用ERP等信息系统提升数字化建设水平

  2提升推广网络化应用

  鼓励数字化水平较高的部分印刷企业

  ☛实现设备互联互通,保障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

  ☛基于MES建设印刷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深入推进印刷交易环节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发展印刷电商、个性化定制等新型商业模式

  3启动试点智能化制造

  支持理念先进、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印刷企业

  ☛加强与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融合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研发印刷生产过程的智能传感、模式识别、学习、分析、推理、决策、执行等智能化支撑技术和赋能工具

  重点

  03

  8项重点任务

  ☆ 坚持正确方向,做好制度设计

  ☆ 出台标准体系,加快标准制订

  ☆ 开展协同研发,弥补装备短板

  ☆ 丰富系统应用,促进数据联通

  ☆ 打造数字车间,建设智能工厂

  ☆ 支持网络云印,发展印刷电商

  ☆ 细分应用场景,优化建设模式

  ☆ 强化示范引领,培育生态体系

  解读

  为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国家新闻出版署从2018年开始编制发布《报告》,计划以后每两年发布一次。这意味着,从今年智能化发展元年开始,在智能化启动期整个周期内,印刷业需要在如上八个重点任务方面发力。其中,既有国家及行业顶层设计的规划,又包括印刷企业、设备制造商方面的主动为之。

  1坚持正确方向,做好制度设计

  ☑ 国家新闻出版署每两年发布一次《报告》,对印刷业智能化发展做出专题专项规划;

  ☑ 相关单位和机构持续开展印刷智能化发展协同创新研究。

  2出台标准体系,加快标准制订

  ☑ 制订涵盖基础通用、智能印刷设备、印刷智能工厂、智能印刷服务等四类行业应用标准,完成立项、制订标准15项;

  ☑ 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同推进标准体系不断更新;

  ☑ 加强宣贯培训。

  3开展协同研发,弥补装备短板

  ☑ 争取建立5家具备较高水平的智能化装备研发中心;

  ☑ 实现印刷生产中的实时监控、在线质量检测、生产信息提取等功能;

  ☑ 加强与机械臂、AGV、仓储物流设备等智能化通用设备企业的联系与合作。

  4丰富系统应用,促进数据联通

  ☑ 通过系统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对生产过程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管理。

  5打造数字车间,建设智能工厂

  ☑ 建设20个数字化车间;

  ☑ 启动建设15个智能工厂。

  印刷企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要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分步骤逐步推进。

  6支持网络云印,发展印刷电商

  ☑ 重点建设10个网络云印刷平台;

  ☑ 支持建设5个印刷电商平台;

  重点强化大数据、互联网对于行业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

  7细分应用场景,优化建设模式

  ☑ 出版物印刷企业:侧重通过互联网平台打通出版、发行、印刷、服务数据链;

  ☑ 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侧重从生产设备数字化和产品智能化入手;

  ☑ 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侧重从产品末端控制向全流程控制转变。

  8强化示范引领,培育生态体系

  ☑ 推动建立10家智能印刷示范试点企业;

  ☑ 在产业政策和资金支持上给予倾斜;

  ☑ 发挥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的技术探索、协同创新和效应示范作用。

  重点

  04

  71家示范企业调查结果

  为进一步了解印刷业智能化建设情况,2018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开展印刷企业智能化发展情况调查的通知》,面向98家全国印刷复制示范企业(其中93家为印刷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反馈71份。

  调查报告从企业主要设备智能化情况、智能车间与工厂情况、智能物流仓储情况、企业管理信息化情况、生产过程标准化情况、智能化规划及建设方向、制约企业智能化的瓶颈以及希望得到的支持等多个维度进行展示。

  主要设备智能化情况


智能车间与工厂建设情况

智能物流及仓储情况

信息系统应用情况

生产过程标准化情况

  信息系统集成度较低

智能化规及建设方向

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智能化发展规划清晰

  信息系统集成度较低

希望得到的支持


  缺乏可借鉴的成熟经验

  智能化发展规划清晰

  信息系统集成度较低

  具体细分来看,示范企业对智能化软硬件设施都相当重视,如有超过80%企业的设备具有连接互联网、状态监控和自检等功能。73%的企业引入专业ERP系统,并有超过半数的企业所应用的系统具备智能辅助决策模块……在这些方面,一些示范企业已成典范。安徽新华印刷有限公司实现ERP与MES一体化,构建计划、控制、反馈、调整闭环系统,企业管理从以职能为中心向以过程为中心转变;河南新华印刷有限公司引进方正畅流、色彩管理、CTP等构建制版数字化流程,印前服务人员由2010年的92人,减少至目前的48人,减员47.8%。

  调查报告显示,示范企业智能车间和工厂正在起步,虽低于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但一些企业已具备了智能制造的雏形,如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江苏彩华包装集团实现生产机台实时监控和在线生产管控以及物流跟踪,并积极探索无人车间。

  而关于智能化发展的规划,示范企业可以说是方向清晰、步伐有力。过半数的示范企业制订了智能工厂规划,且在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车间/工厂、信息化系统升级与综合集成、设备联网与集成等方面均有相关规划,尤其是制订自动化改造与优化相关规划的企业达到83%。

  与此同时,示范企业也呼吁,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得到国家或省级智能化项目扶持,以及加强智能化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