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废边断裂问题 排废边断裂也是模切加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产效率。造成排废边断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排废边过细或横纵排废边比例失调 排废边过细,不能承受排废辊的拉力就很容易出现断裂现象。一般情况下,建议不干胶标签的排废边宽度在3~5mm。同时,如果不干胶标签的排废边横纵的宽窄比例失调(如横宽纵窄),排废边不能均衡受力,也容易出现排废边断裂问题。 2.不干胶标签形状的影响 对于形状规则的不干胶标签,如矩形不干胶标签等,若这类不干胶标签的边缘为直角,则很容易出现排废边断裂,因为排废边所受拉力相对比较集中,若不干胶标签的边缘为圆角,则排废边所受的拉力相对比较分散,不容易断裂。遇到边缘为直角的不干胶标签,若客户允许,可以采用在不干胶标签表面再覆膜的方式来解决排废边容易断裂的问题。
对于形状比较特殊的不干胶标签,如五角星形不干胶标签、梯形不干胶标签等,致使排废边的形状也不规则。在排废过程中,排废边受拉力不均匀也很容易导致排废边的断裂。遇到这种问题时,可以在排废过程中对受力较小的部分加垫纸张以平衡排废辊的拉力。必要时则需要手工排废。 3.模切刀接口不良 如果模切刀的接口不良,则会导致排废边的边缘出现小的毛刺或者缺口,如果排废边较细或者是排废辊的拉力较大就很容易导致排废边断裂。 4.排废辊的直径过小 一般来说,排废辊的直径小则排废角度比较大,排废边所受的拉力也相对较大。相反,排废辊直径大则排废角度小,排废边受的拉力也相对较小。因此,对于一些排废边比较细的不干胶标签,如果排废辊直径过小,则很容易将排废边拉断。此类问题可以通过加大排废辊的直径来解决。 5.不干胶材料问题 有些不干胶材料自身的剥离力过大或者是边缘涂硅不均匀也可能出现排废边断裂的现象。边缘涂硅不均现象较容易发现,而不干胶材料自身剥离力的大小则可以试着用手去揭开不干胶面材来感觉。如果非常难揭则很可能是剥离力过大,但如果感觉不是很明显,则可通过更换材料来判断是否因剥离力问题而导致排废边断裂。
圆压圆模切刀版与印版不匹配问题 若圆压圆模切刀版与印版的套印精度不匹配,主要表现为不干胶标签经印刷后再模切成型时,一张印品的最上部和最下部所模切出的不干胶标签的精度相差很大,而经过检查发现印版和模切刀版的尺寸精度误差都在允许的范围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印版与版辊贴服不紧密 由于不干胶标签印刷主要采用凸印方式,印刷时将树脂版用双面胶贴在版辊的表面。如果印版没有很好地贴服于版辊的表面,会造成印版的接口处上翘,相对于模切刀版来说印版变短,从而出现印版精度和模切精度不匹配的问题。解决这种现象造成的模切不准问题,可以在制版后将印版打卷,这样有利于印版更好地贴服于版辊表面。 2.版材软硬程度的影响 以普琳太托树脂版为例,根据其肖氏硬度不同可以分为KF、EF、SF、UF等多种类型。其中比较常用的是KF和EF两类,其肖氏硬度分别为65和55。不同硬度的版材在印刷过程中受压力变形的程度不一样,因此也会影响到模切精度。 3.制版过程的影响 制版过程中需要对树脂版进行曝光和烘干,烘干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印版的含水量。含水量多的印版比含水量少的印版要略长一些,因此会出现开始印刷模切时,印版与模切刀版配合得很好,换了印版后,出现印版长度与模切刀版不匹配的问题,可以通过再次将印版烘干的办法解决。 4.印刷压力
在印刷过程中,如果印刷压力过大,则会使树脂版被挤压变形,导致模切与印刷之间的套位不准。尤其是在印版比较软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比较多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