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烟包VOCs得到有效控制以来,烟草行业又相继开展了甲醛、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光引发剂、重金属等一系列有害物质检测方法的开发试验。虽然这些物质的检测方法目前尚未形成正式的行业标准发布实施,但行业内部各烟草公司及烟包印刷企业都有了各自的检测方法,并开展了相关的检测和控制工作。 据了解,这些检测方法大致相同,只是在样品前处理方法上略有区别。针对烟包(包括条盒、小盒)中甲醛及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检测,笔者搜集了几种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对比试验,供大家参考。 甲醛检测方法对比试验 对于烟包中甲醛的检测,烟包印刷企业大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但样品前处理方法有所不同,笔者搜集了4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 1.基础方法 对烟包中的甲醛进行检测时,样品前处理基础方法步骤如下。 (1)裁样(硬包烟包裁切尺寸为22.0cm×5.5cm,软包烟包裁切尺寸为15.5cm×10.0cm,平行样)。 (2)称量(精确至0.1mg)。 (3)剪碎入100ml三角瓶(碎片尺寸约为1~2cm2)。 (4)加入50ml超纯水,摇匀。 (5)80℃恒温水浴120min。 (6)过滤洗脱至100ml容量瓶中,超纯水定容,摇匀。 (7)移取1.0ml定容液入10ml容量瓶。 (8)加入4ml衍生化试剂,乙腈定容,摇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