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经理人

规模化、集团化,势之可趋

时间:2005-12-25 18:17:21来源: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作者:车茂丰

  海阔任鱼跃,洋深养巨鲸。中国要发展,中国要走向世界,需要走上规模化、集团化之路……
  
商场似战场,虽不闻隆隆炮声,但一些企业烟消云散,另一些企业如日中天,这种现象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演进中,早已超越国界,漫向世界,奏起国际之曲。微软、英特尔、柯达、爱克发、施乐、海德堡、曼罗兰……均已成乐曲中的强音符。但此曲还在不断谱写,不断修改中,似永无定稿之时。

  印刷乐章
  让我们把听觉集中到印刷乐章:海德堡集团素来善于收购兼并其主业缺口的其他著名企业,如卷筒纸胶印机的哈里斯、切纸机的波拉、柔印机的捷拉斯,并与时俱进地开拓了CTP与NexPress数码印刷设备制造等,贯彻强强联合策略。从油墨业来看,全球之冠的太阳化学公司近年又购并了土耳其的CBS油墨公司,以揽占土耳其及中东地区与巴尔干半岛的糊状墨市场;巴斯夫化学集团下的油墨公司已成为瑞士ANI油墨公司的合作伙伴,还收购了上海及西佛琴尼亚亨丁顿等个别颜料生产厂,使2003年销售额已达8.54亿欧元的巴斯夫油墨公司更锦上添花。据悉,欧洲现有125家油墨制造厂,但欧洲油墨总销售额的90%,就是由太阳化学及巴斯夫等七大油墨制造商所包揽。在国际印刷业内也同样存在集团化、巨头化的趋势。如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当纳利、夸特、大日本、凸版、贝塔斯曼、北极星,蒙特多丽等大企业就是代表。日、德、英、意及新加坡等领土有限,素以拓展国外业务为战略,以规模化、集团化实现做大做强为目标。
  国内情况又如何?从今年《印刷经理人》公布百强榜中了解到:深圳劲嘉彩印集团以22.23亿元的销售收入雄居榜首,昆明彩印的加盟就是新因素之一;利丰雅高也有番禺艺彩的添彩。另外,在前10名中,8家均为企业集团,说明我国印刷业也存在向集团化发展的趋向,只是与国外巨头相比,还只能称轻量级,甚至次轻量级。从出版业来看,报业集团化起步在前,书刊出版集团化紧随跟上;书刊印企、包装印企、烟草印企、票据印企以及造纸、油墨业的集团化,亦步亦趋,有目共睹。
  如上趋势表明,无论国外国内,海阔任鱼跃,洋深养巨鲸。如今若议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是非,似属多余。趋势就是趋势,它是客观需要与可能的反应或体现。有海洋就要有巨鲸,有海洋才会有巨鲸。谁要想阻挡,也可能只是螳臂挡车而已。中国要发展,中国要走向世界,这种客观要求就决定了只有顺应这种趋势去发展,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之势可以喜 忧患之虑不可无
  发展之势可以喜,但忧患之虑不可无。超级豪华客轮在平静的洋面上优哉游哉,何等逍遥。但意外来袭时,泰坦尼克式的惨剧照样发生。跨国企业之星的陨落在国际上已不鲜见,教训我们面对此种发展,既该看到其客观趋势的一面,又不可闭起眼来自我陶醉。作为掌舵人更需经常保持谨慎、清醒、冷静,时常审视周边大环境与条件的变化,检查内在健康因素的演变,只有这样方能长治久兴。大如我们的中央领导,不时地要采取宏观调控与政策调整,经济失衡时要及时调节;发展过快时要降速,过热时要降温;资源消耗要节能,提倡再生利用,循环利用;居民储蓄过多时要适当鼓励消费等等,并不能因为GDP高速增长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家并不例外。

跨国企业之星的陨落在国际上已不鲜见,提醒掌舵人更需时刻保持谨慎、清醒、冷静

   就印刷企业来说,忧患之虑大致可分几大层面:
  1.宏观变迁之虑。各行各业有别,但此虑无别。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恐怖事件的发生,对美国的影响,无人不知。美国印刷业也受其波及,连续几年负增长;石油价格疯涨,影响面更广更深,这都是不言而喻的大事。处于这样的大背景下,没有一定的理由,还是慎谈兼并扩展为上;而即使有少数企业实施的收购改组,也一定是出于明显的利大于弊的盘算,而暂时的收缩改组,倒更可能是权宜之计。如海德堡就把卷筒纸业务转让给高斯,NexPress把数码印刷机业务转让给柯达等(当然海德堡可能还有其他考虑因素)。这说明企业集团也不一定尽是做加法,一定的情况下,也可做减法,减肥瘦身也是为了提高战斗力。

推荐专题

2020科印传媒活动

以会凝智,以展聚力。...[详细]

展望数字包装发展

《2022年数字印刷在包装领域的增长报告》的...[详细]

2019科印游学

科印游学起始于2007年,经过十多年的资源积...[详细]

推荐
  • 资讯
  • 技术
  • 文库
  •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