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经理人

沈海祥:柯达履新三月 谋定整合方略

时间:2006-07-23 06:55:19来源:科印传媒《印刷技术》

  2006年4月5日,北京嘉里中心。在极富柯达特色和时代感的柯达北京分公司办公区会议中,沈海祥面对20余家业内外媒体,开始了他履新之后与媒体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与1月9日突然现身柯达新闻发布会现场在媒体记者中引发的轰动和喧哗不同,时隔3个月之后,记者们已经慢慢适应了这位印刷界泰斗身份的转换。尽管在自由提问之时,仍有记者不厌其烦地追问“为什么选择柯达”—一个3个月前已经回答过的问题,大家都能感觉到这位中国印刷集团公司的前总裁已经适应了他的新角色——柯达GCG大中华区主席兼执行总裁。
  在正式就任柯达图文影像集团(GCG)大中华区主席兼执行总裁之后的3个月时间里,除了偶尔在几次行业活动中匆匆露面,沈海祥便如同从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在业内人士的视野之外。4月5日在与媒体的主动交流与对话中,沈海祥开诚布公向媒体介绍了他上任3个月来的主要工作,柯达GCG大中华区整合的进程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60岁飞人 “踩点”柯达中国
  自1月9日正式加入柯达,沈海祥在柯达GCG大中华区主席兼执行总裁的任上工作已经近3个了。与以往行业舞台上活跃的身影相比,在柯达的近3个月时间里,沈海祥几乎淡出了业内人士的视野。沈海祥与媒体的对话首先从他这3个月的主要工作开始。
  退而不休的沈海祥选择了柯达便意味着选择了忙碌和挑战,他的忙碌从他加盟柯达的第一天便已经开始。据沈海祥介绍,上任后的第3天,他便离开北京,从厦门,到上海,再到无锡,遍访柯达在中国的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一圈走下来,沈海祥对柯达在中国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有了直观的了解。回京之后,他又用了一周的时间,与自己领导的团队进行了广泛交流,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了柯达GCG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柯达在中国的投资之大、力量之强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沈海祥的想像,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数千名柯达员工和精英汇聚的科研中心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团队变阵 驶出“三驾马车”
  马不停蹄地遍访柯达在中国的各个机构之后,年关已近,沈海祥60岁这一年的春节注定在忙碌中度过。利用春节的几天假期,对柯达有了更加直观和理性认识的沈海祥开始谋划柯达GCG整合发展之路。正像他在1月9日名为《执行转型战略,发挥整合优势》的就职演讲中所提到的那样,就任柯达GCG大中华区主席兼执行总裁的沈海祥,其核心使命便是坚定不移地执行柯达的转型战略,加快GCG大中华区的整合。
  春节期间的思考使沈海祥对柯达GCG大中华区的机构整合方案基本成形。春节后的几天,通过与柯达GCG全球高层的深入交流,沈海祥的组织架构整合方案得到了高层的认可。至此,距沈海祥加盟柯达恰好1个月时间。
  接下来1个月的事情顺理成章,沈海祥把他的主要精力放到了整合方案的落实上。按照柯达GCG各系列产品的特点,柯达GCG大中华区被划分为企业事业部和印艺事业部两大部分,其中企业事业部主要依托柯达已有的行业行销网络,力求将数码印刷解决方案及文档影像解决方案推广到金融、保险、政府、电信、公共事业等应用中去;印艺事业部主要覆盖传统印刷出版市场和广告行业市场。在产品划分上,企业事业部主要提供文档影像解决方案、数码短版可变数据印刷解决方案和高速可变数据印刷解决方案;印艺事业部主要提供CTP设备、工作流程、数码和传统印刷版材、数码彩色打样、数码印刷等产品。在人事安排上,具有丰富I T产业工作经验和营销职业经验的原柯达商业影像部亚太区总经理马振雄被任命为企业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具有十几年印刷市场经验的原克里奥亚太区副总裁王兵被任命为印艺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至此柯达大中华区“三驾马车式”领导团队浮出水面。

  六位一体 整合大戏待续
  领导团队的建立意味着柯达GCG大中华区的整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4月5日的媒体见面会则成为柯达GCG大中华区新的领导团队在公众面前的首次集体亮相,向媒体介绍自己的两位得力助手也正是沈海祥提议召开这次媒体见面会的主要目的之一。
  在沈海祥的解释里,柯达大中华区整合的一个根本指导思想是以“客户群”为先导,以求为客户提供更加成熟、稳定的解决方案和优质的服务,达到“OneFaceto the Customer”的目的。3月8日,“三驾马车式”领导团队成员完全到位后,柯达GCG大中华区基层工作团队的组建工作以极高的效率在短时间内完成。
  领导集体和工作团队的组建不过是刚刚拉开柯达大中华区整合的序幕。在沈海祥的理解里,这只是柯达GCG大中华区整合的基础,并不是核心所在。在下一步的整合计划中,如何把原本机制不同、文化各异的6个公司,即柯达从2003年到2005年期间先后收购的拥有国际领先方案的5家公司:安凯Encad、柯达万印Versamark、NexPress、柯达保丽光KPG、克里奥Creo,与柯达原有的商业影像部门共同组成柯达图文影像集团, 并统一在柯达的品牌之下,形成统一的财务、人事、销售和服务体系这一问题已经被提上议程,核心是如何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在继续做好整合工作的同时,沈海祥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放到了思考和制定柯达GCG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上,马振雄和王兵两位得力助手的加盟为他腾出了更多从容思考的时间。

  备受期待 来就要做到第一
  尽管上任已经接近3个月时间,仍有媒体对这位前国企老总的外企生涯充满好奇。在再次被问及为何加盟柯达的问题之余,有记者甚至直言,看不出肩负整合大任的沈海祥有任何压力感。
  其实沈海祥的压力是可以想见的,只不过他把压力埋在了心里,而没有显露出来。60岁,从国企到外企,尽管沈海祥用自己的留学经历和丰富的国际交流经验迅速渡过了角色转换期。但面对柯达企业发展史上最富有挑战性的转型,面对通过快速兼并组建起来的柯达GCG集团和柯达高层对大中华区的殷殷期望,沈海祥迎来的是人生中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据介绍,为了大中华区的设立,柯达GCG集团对亚洲的业务分区进行了调整,将亚洲一分为二,撤消了亚太区,大中华区成为其重点市场区域之一。或许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或许是因为对沈海祥的敬重,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柯达GCG集团还授予沈海祥全球六大业务区中绝无仅有的主席职位,并赋予其直接向柯达GCG首席运营官汇报工作的权力。虽然,沈海祥的压力没有挂在脸上,他却直言,到柯达的3个月已经由低血压变成了高血压。
  沈海祥的压力感不仅来自柯达高层的期待,还来自他不断挑战自我的性格。在与记者的对话中,他毫不掩饰自己在柯达的工作目标:“我来就是要把柯达GCG做到第一的。不能做到第一,我就不来了。”有36年行业运作经验的沈海祥充满自信,他深信自己是柯达正确的选择。现在,令沈海祥自信的不仅是他自己,还有他的两位得力助手——马振雄、王兵以及柯达GCG大中华区的整个工作团队。无论是沈海祥这段新的职业生涯,还是柯达GCG大中华区的重组,3个月的时间只不过是拉开了序幕,然而,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开始。


推荐专题

2020科印传媒活动

以会凝智,以展聚力。...[详细]

展望数字包装发展

《2022年数字印刷在包装领域的增长报告》的...[详细]

2019科印游学

科印游学起始于2007年,经过十多年的资源积...[详细]

推荐
  • 资讯
  • 技术
  • 文库
  •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