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印文库
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 > 印刷技术

疫情下印刷色彩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时间:2022-06-28 09:24:34来源:科印网作者:姚磊磊

  2020年庚子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瞬间按下了暂停键,印刷行业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智者过窄门,勇者行远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唯有不断提高企业自身免疫力,以不变应万变,化危机为转机,才能在严峻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不少印刷企业来说,稳定、准确的色彩复制是构建自身免疫力的重要一环。身为从业十余年的色彩管理专业人士,疫情当前,唯有竭尽所能,总结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我们的思考和主张,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些许启发和借鉴。

  一些颇有代表性企业的“想当然”观念

  以普通胶印企业的色彩管理为例,我们发现,经过多年的行业从业者推广、媒体宣教、厂家引导、客户要求和印企之间的竞争角力,色彩管理的意识已然唤醒,不少企业投入良多,仪器买了一批又一批,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证考了一次又一次……但回头来看,遗憾地是,大部分工厂的色彩管理仍然还是一团糟,年复一年没有质的变化,一直还是原样,很难找到问题症结在哪儿。笔者亲眼目睹、旁听耳闻或亲身参与过数十家企业的色彩管理项目,在此和读者分享以下在实际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颇有代表性企业的“想当然”观念。

 

  1.色彩管理就是买设备仪器?

  许多企业想当然认为,做色彩管理就是要买一堆设备仪器,加上设备供应商的推波助澜,所以举凡密度计、分光光度计、测版仪,甚至连轨道扫描仪或是原厂的闭环扫描台(仪)都闭着眼睛一股脑儿全部配齐。仪器到厂安装之后,大多就完成验收,没有系统的专业培训,结果自然是遗憾的,重金购买的设备多沦于闲置,几乎没有操作员懂使用,实际利用率往往不高。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说来也殊为可惜。

  2.色彩管理就是上色彩系统?

  相比硬件投入,能投资软件系统的国内企业相对会少一些,一方面受制于国内固有观念,另一方面则随机器配套导入,还有些是听说不上色彩系统,光上净硬件也没用,于是又进行了追加投资。笔者也经常见到一些印企印前有GMG/CGS/EFI打样色彩控制系统,印刷有Ink Formulation配色系统及PressSIGN评分系统,实际生产时却用得不好甚至根本没有用起来,软件设置错误、测量不当的情况比比皆是,效果自然无从谈起。

  3.色彩管理就是搞连线放墨?

  目前中小企业普遍认为色彩管理就等同于上CIP3做连线放墨,造成近些年跟风从众者甚多,而这些厂绝大部分都是之前没有配置原厂CIP3连线而通过第三方设备方式得以实现的。诚然CIP3可以提升效率,打通了印前与印刷的数据传输,对提高色彩管理效率有帮助,但其毕竟只传输了印刷机放墨数据,提高了机长的放墨效率,但没有解决印刷网点增大不标准以及油墨偏色、密度无标准等问题,就不能解决跟色问题,况且放墨数据与印刷机状态有直接关系,单单做CIP3往往只能医一时之病,因此其与色彩管理还是不能完全混为一谈。

  4.色彩管理就是做印刷曲线?

  既然连线只是提升效率,要解决打样与印刷两两匹配的问题更常见的做法是上机印测试版并调整出版曲线,于是印企专门请专业的第三方对印刷机进行实地调整,上机测试并且做了曲线匹配,一时也达到了预期目标,所以就认为这就完成了色彩管理。殊不知一段时间后,由于设备波动、材料更换、人员替补等原因,曲线失效,结果又被打回原形,治标不治本,色彩依然不能实时匹配。

  5.色彩管理就是去考张证书?

  比较注重宣传形象的企业在考证方面更是不遗余力,举凡行业的认证,只要其他家有的都想方设法考回来,而不闻不问其实际应用效果;甚或直接派内部员工考专家称号、参与职称评审等。笔者曾经见过不少企业通过了G7/GMI/PSO/MellowColor等证书,可以号称证书应有尽有,甚至内部有所谓专家称号的员工还不止一个,然而认证归认证,称号归称号,生产归生产,时过境迁,色彩管理水平依然没有多大提升,或是原地踏步。

  6.色彩管理就是为应付客户?

  与以上情况较为类似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色彩管理就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只要能够应付客户检查或者满足客户要求就可以了,至于能不能将技术应用到生产,能不能不依赖于特定的某个人,能不能印刷的锅不要让印前来背,能不能用更少成本或是更短时间来完成订单生产,能不能为企业创造核心竞争力等更深入的问题则不甚关心。显然,这种指导思想下的色彩管理没有实际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7.色彩管理就是高大上项目?

  与之前那些观点相左,另外有些企业一直以为色彩管理是高端项目,必定投入不菲,因此就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他们潜意识中认为色彩管理是大企业才可以做的项目,需要全新的印刷机、齐全的测试仪器、高学历的技术员、大笔的投资预算等,自己既然是中小企业且仅有二手设备,加上目前的客户也没要求,就对其束之高阁,这些误解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企业向前发展的步伐。

  8.色彩管理就是找专人来管理?

  有些企业经历了一番磨难,这也不成那也不成,最后想到了是人的缺失,认为色彩管理就是某一个人的事,于是寄希望于指定某个人来兼职管理,或者挖有经验的高手来管理,于是开出高薪从大公司猎人出任,但是整个公司的氛围不改变,意识不改变,制度不改变,加上执行不到位,各部门各自为政,互不认同,互不支持,互不配合,最后兼职人员迫于这些障碍和本职工作的压力,不得不半途而废,而那些空降了不久的高手水土不服,无计可施,也只好灰溜溜地离职了,色彩管理工作虎头蛇尾,又一次回到了原点。

  之所以举出如上诸多谬误范例,既是为了从思想意识层面上正本清源,也是为了给大家以借鉴和思考。逻辑关系上说,上述观点均可以作为色彩管理的一个范畴,或是一个步骤,或是一个表现,但并不是其唯一的必要充分条件。

  “八个一”步骤

  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成功的方法大都类似。色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大的意义上说,它甚至属于印刷企业TQM(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软件、仪器和设备的配合,牵涉到采购、仓储、客服、印前、印刷、印后、质检等多个部门,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流程并经常进行维护和更新,才能系统、切实地将色彩管理推行落地并取得长期稳定的实质效果,笔者建议不妨从“八个一”步骤着手。

 


#news_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