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印刷业的经营模式2013-10-30
时代的车轮滚进二十一世纪已有十多年之久,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地球变小了,有能力的大中型印刷企业需要放眼世界。
时代的车轮滚进二十一世纪已有十多年之久,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地球变小了,有能力的大中型印刷企业需要放眼世界。
此外,新的需求使新的环保型油墨不断出台,尤其是对低碳印刷等具体的话题,与全球暖化环境联系起来,根据省能量、省资源的考虑,从大豆油油
所谓组版就是按照版式指定和版面设计,令人清晰易读地将图文编排到纸上的处理。在活字时代,这项工作依靠工人的技巧来完成,随着信息化的进
目前,日本每年输出的印刷品以书刊为主,稍带些报纸印刷品而已。但要走到特种印刷这块阵地获取丰富的经济效益,条件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
总之,已经到了重视市场动向的时代,要解决短版活和无库存生产的问题,印刷企业必须通过对市场需求的透彻分析和对用户反应的解析,在各种高
日本印刷企业的市场变化既迅速又复杂,这可能跟它的IT化和国际化程度高有关,有许多种IT服务机构服务于日本的印刷企业,收集行业所需要
说起印刷来,就是将某些情报载于纸张等的媒体上大量复制后流布于世的手段。当前互联网已成为世界规模的情报流通基础,要求印刷技术与网络检
印刷行业推出数码印刷机以来,已经过了约15个年头,近年来,其功能不断向高度化、专业化发展,应用领域已经扩展到商业印刷、出版印刷、办
印后加工,是将印刷完毕的纸张作为半成品进行最后加工,简单如宣传画和明信片等印刷品的裁切加工,复杂如折叠纸盒的制盒工序,均是印后加工
为控制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的排放,日本于2006年4月1日正式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法》,2007年3月实施了《生活环境保
据日本出版科学研究所的调查,2007年日本出版物销售额与上年同比减少3.1%,为2兆853亿日元,跌破3兆日元大关。书籍销售近几年
食品包装有许多必备的作用,如便于消费者使用以及利用印刷图文传递商品信息并达到促销效果等,这些作用的重要程度也会发生变化。当前,随着
全国仅有578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出版物约有23万多种,印数超过了64亿册,其中图书占到约29亿册。为这不到600家的出版社加上商
据美国印刷经营者协会调查,2001年9月~2002年4月,美国印刷业经营指数已由下沉的33.4逐渐上扬到53.6。2002年美国印
目前我国大约有10万家印刷企业,这个庞大的工业群体还有新增的趋势。这10万家印企尽管服务对象繁多,但还是出现了生产力过剩的问题,并
支撑日本科学文化进步的印刷产业,其生产力始终保持在相应的水平线上,日本现有印刷企业(不含印报企业)约3.3万家(含制版、装订业),
所周知,在印刷出版业界正在普及工作流程的数码化和印刷标准。这些都为的是实现缩短交货期,节减不需要的成本,品质的稳定化等的目的。在这
作为文字、图像情报的传递、发布的手段,根据柯式印刷和凹版印刷等的常用印刷机,并以纸张作媒体的方法,通过事务、社会生活,成为主流延续
当前纸浆产业面临的环境课题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随着全世界人数量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以东南亚为中心的地区对纸张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要
随着单张纸多色双面印刷机的出台,在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印刷企业开始谋求以调频加网印刷、高品位彩色印刷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印刷品质,
本文将介绍与印刷工程有密切关系的4所日本高等学府。其中3所在东京,1所在北海道。其非但与印刷工程紧密相关,而且已有不少中国学子结业
2005年,日本印刷企业数量约3万家,从业人员约32万人。300人以上的大型印刷企业约60家,10人以下的企业约1万家。日本印刷业
正如IPEX2006以“按需数码工作流程,创造价值”为关键词那样,在印后加工过程中,如何探索附加价值已成为重要课题。
20世纪90年代伊始,日本印刷市场刮起了一阵追求高精细印刷的旋风,究竟什么是高精细印刷?其印刷效果能达到什么程度呢?本文将对高精细
号称出版大国的日本,主要支柱之一便是日本印刷产业,其特征之一在于它的彻底产业化。日本现有印刷企业(不含报纸印刷企业)约3.5万家,
CTP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已经逐步展开,各种技术、品牌和型号的CTP设备、版材让许多业内人士眼花缭乱,本文将从CTP版材和CTP设备的
与依靠网点大小来表现图像层次的调幅加网不同,调频加网是依靠细微点的密度来表现图像层次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热敏CTP得到普及,
近年来,RGB工作流程成为热门话题。随着DTP的应用和发展,开始从图像的输入就引入数字化技术,目前已经全面进入了数码时代。RGB工
不论是单面印刷机,翻转式双面兼用机,还是双面专用机,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就是朝着高附加值及连线加工组合印刷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
根据最新的转印机市场动向,对彩色电子照相转印机进行大胆且粗略的增长预测,笔者的直感是,要想从现时的巨大转印机先行市场争取用户更多的
日本印刷产业现状(1)日本印刷产业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的1991年,生产总值约为9万亿日元,持续不景气,市场有所缩小。目前日本的制造
数码印刷不需要印版,可以在任意地点印出具有可变信息内容的印品,可以说,可变数据印刷是它的本质。因此,数码印刷的市场,也包括了原有的
电子商务的英文是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意指利用电脑网络进行的商务。分为G to B(Governmen
总访问量: 67199 更新时间:2013-10-30 15:27:45
简介:汉族,1925年正月生,浙江吴兴人。议审,中国印刷技术协会1-5届理事,曾任中国翻译工作协会1-4届理事和北京情报学会第一届理事。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少年时期留学日本,日本中学毕业后,结业于东京农工大学,1945年回国。1949年3月参加北京贸易公司工作,1951年5月进人民政府出版总署调研处工作。1956年7月调入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担任翻译工作,文革后担任情报组长。由于提供专业情报和著译多,1978年3月获全国科学大会个人先进工作者奖。由于长年的学会工作有成绩,1987年11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先进工作者奖,又由于科普创作成绩显著,1990年6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授予建国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称号。1991年被聘为新闻出版总署印刷科技情报委员会委员和1992年应聘为北京印刷学院董事会董事。2001年6月获印刷界最高奖毕昇印刷奖。自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