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依然在路上,印刷业的永恒主题2016-12-06
创新,许多人总是认为遥不可及,是那些聪明人才能干得了的事情,另外,还有人认为,创新一定要像搞运动一样干的轰轰烈烈,这与当下倡导的“
创新,许多人总是认为遥不可及,是那些聪明人才能干得了的事情,另外,还有人认为,创新一定要像搞运动一样干的轰轰烈烈,这与当下倡导的“
2000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正式颁布实施。同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开启。由于人口普查需要大量的印刷品,因此国家
自来水胶印,说白了,就是将胶印中所用的润湿液全部改为自来水,绝不加入异丙醇或表面活性剂进行印刷。
说到乌镇值得人们欣赏的是木雕与蓝印花布,乌镇的木雕真正能表现出这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创新精神,另外,中国的蓝印花布世界闻名,乌
前面重点谈了纸盒的设计,制版及材料。下面重点谈谈纸盒的印刷与印后加工。纸盒印刷主要采用胶印、柔印、凹印。
包装设计师完成设计后,然后交由印刷企业的印刷工艺师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印前、印刷、印后的整体工艺设计。
伊力特印务有限公司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属伊力特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坐落在伊宁经济开发区,该公司的核心题材是为新疆的茅台——“伊力
目前影响成本控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印刷品设计。无论是书报刊杂志,还是包装类印刷品,其设计与成本关系密切,好的印刷品设计能降低印刷成
印刷业作为一个对人们生活、教育、精神文明、社会发展影响极其深远的行业,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传统的出版、印刷方式逐渐被网络、数字
印刷成本控制是在不断地变化,例如:传统印刷产品成本的含义一般只是指产品的制做成本,即包括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应该分摊
清明是一个美好的节日,神州大地万物复苏,处处泛绿;草长莺飞,坲堤杨柳;百花绽放,春色满园。在这生机勃勃的时分,先人赋予清明又一个称
印刷质量是印刷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对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是印刷企业质量管理的根本所在。对质量进行系统管理的实施途径
笔者生于西安,求学工作于此,对于西安的小吃略知一二,年龄稍长一些的西安籍人群,都有自己的饮食消费点,在西安的小吃方面,最能吸引人的
当伴随着蛇年的结束,美好的回忆永驻我们心间,让我们踏着时代的的鼓点,继往开来、不断创新、扬起风帆,努力攀登印刷业的有一个高点吧!
《省(部)、市定点印刷采购项目》招标,实质是政府定点印刷采购项目的入围标,那也就是说,投标单位50家,中标单位30家,2014年政
未来十年,印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市场策划与营销,印刷品招投标是市场策划与营销的一部分,也是印刷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赖以生存的重要
第十二届毕昇成就奖和新人奖6月29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尘埃落定,笔者是这次毕昇奖的评委之一,用了两个多月仔细的研读了这些申报者的材料,
移动APP的主要特点是;安装方便,使用简单,能结合图文,音频,视频,动画等方式生动展现,尤其是二维码的出现,它把世界装在了手机里。
一周前,某协会要在成都举办《出版社、报社印制管理高级研修班》,邀请笔者做一次讲座,机票早在四、五天前已经订好,时间是4月20日晚8
春节期间,有位学生让我给他推荐一两本书,他想利用放假时间静下心来阅读,当时,我顺便从自己的书架上选了一本拿破仑·希尔的《梦想成真的
滕王阁乃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最早由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都督洪州时所建,故名滕王阁,它是中国古代建筑
最近,笔者被聘为某省定点印刷采购项目的专家评委。在评标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有许多印刷企业,对于投标概念模糊,抓不住重点,犯一些很低
我第一次知道“绍兴”,是在小学四年级,当时语文课本中有一篇《不怕鬼的故事》的短文,是讲述鲁迅先生不信鬼神、破除迷信的故事,当年我的
十月下旬,贵州省新闻出版局为了使印刷企业负责人在新形势下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与管理方法,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特举办了《现代印刷企业
中秋前,几位外地朋友约笔者去贵阳玩,笔者去过好多次贵阳,真不想去,但盛情难却,最后还是如期报到。当晚,我们几个外地人在贵州大剧院观
根据该公司要求,笔者制定了适合本公司的培训计划,课程结束时进行了综合考试,理论考试满分为100分,95分算及格,答题时间为一个半小
对于从教数十年的笔者来讲,觉得唐·韩愈说的最为精确:“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显然,教师是社会分工的需要,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笔者应邀到新疆作了一次印刷专题讲座,结束后,在新疆工作的许多学生都想和笔者坐一坐,叙叙旧,再让笔者好好地玩一玩。
油墨的流变性是印刷机操作者日常遇到的油墨物理性能,它涉及到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粘度、粘性、屈服值、触变性等等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既
某印刷企业对员工在职培训考试,其中有一道试题是:“一座石膏像在正午的阳光下呈现白色,在清晨的朝晖里会略带黄色,而在傍晚的夕阳中会呈
几年前,笔者曾阅读了日本某研究所编的《配色全攻略》,这本书给人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色彩的联想作用,对色彩的印象,有根据个人经验产
写字讲究间架结构,如果间架结构正确,那末字写出来就漂亮,篆、隶、草、楷无一例外。同样的道理,文章的结构是指主题确定以后,如何对材料
进入技师这个层面,就和普通操作者有着质的差别,技师随时可以进入中层或高层管理,如车间主任、生产科长、厂长等职位,都可由技师担任,不
春晚年年有,每年各不同。今年春晚的主题是“回家过大年”,它唤起人们回家团聚的激情,给人的感觉特别温馨,因为中国人非常讲究过年,“有
在温州乃至全国许多印刷企业,都没有配备专职的调墨师,通常都是由机长或者助手来完成专色油墨的调配。每次印刷技能大赛,调配专色油墨是操
笔者第一次去温州苍南,是在2000年暑假,那时是应富康、曙光、新雅等印务公司的邀请做企业全员培训。当时,富康包装印务公司还在金乡镇
西安印刷技师学院培训中心,秉承为印刷行业服务的宗旨,以提高印刷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为根本方向。经过近一年的运营,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最近
在印刷行业虽没有这惊天动地的大事故,但涉及人命的事故也不少,不久前,科印网就报道了印刷机咬死人的案例。类似这样的事故杭州有、辽宁有
朋友!如果你在西安(古称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游玩时,会听到处处萦绕着那首脍炙人口、略带秦腔味、由韩磊、汤灿合唱的《送你一个长安》,
世上有了人就有了关系,有了关系,就有社会,所以,马克思说:"人是各种社会的总和"。有了关系就有了关系管理。关系管理的实践,作为人类
西安印刷技术学院培训中心主办的西安西正印制有限公司《凹印技术》培训班于2011年6月8日圆满结束。期间,我们特邀请到凹印技术专家、
每年“七·一”,都能勾起我曾在西安印钞厂(公司)的回忆。 我是1969年2月中专毕业被分配到西安印钞厂的,当时该厂对外
今天的胶印机机长对学历的要求较高,某企业提拔胶印机机长的第一要求必须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而且是本专业毕业或经过严格培训的人员,显然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踏着春天的脚步正向我们走来,这个北纬34°线上最温馨的城市继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之后,又迎来八方来客,五洲新朋共
现在有许多印刷企业活源不足,这些企业老总抱怨这、抱怨那,员工得不到应有的薪酬,又怪老总窝囊、无能。但是,有许多印刷企业忙的热火朝天
我与爱妻同出身书香门第,相识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我们分隔两地,但每周的“两地书”维系着相互之间的感情,婚后不久, 我们在一个单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1.何谓折页?折页一般有几种方式?2.什么是平行折?试举4-5例。3.详细叙述手工折页操作步骤。4.纸张厚度对折页
笔者将自己最近编著的与影视教学片配套的文字教材《印后装订操作教程》各章的复习思考题公布出来,先让员工自测,然后,再按照印刷技能大赛
影响胶印水墨平衡的变量很多,如胶印机的速度、纸张、水墨辊与印版的接触压力等等。但是,在实际生产中,通常把这些变量基本上都视为常量,
2010年渐行渐远,回头望自己,做了三件事:一是出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现在热销的《印后装订操作教程》,另一本是与北京印刷学院陈虹
昨日,全国第二届印刷技能大赛落下了帷幕,看到一张张年轻、令人可爱的面孔,迈着矫健的步伐登上了颁奖台,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是啊,印刷技
业内人都知道我是从事平版印刷教学与研究的,那咋做起印后呢,说起来话不长也不短。几年前,我主讲的20集影视教学片《胶印技术指导与操作
几年前有人送我一本《西安印钞厂建厂50周年》的纪念册,这本画册是精一印刷(深圳)有限公司印制的,画册从表面整饰方面可以说无可厚非,
据说,从前有个山西人和陕西人斗嘴,山西人说“山西有个大槐树,把天磨得咯吱吱”。陕西人说:“西安有个钟鼓楼,半截还在天外头”。旁边的
培训,稍有点知识的人都能解释这个名词。但是,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及其作用的人并不多。只有经历或从中有所收获的人,才能感觉到培训的力量。
当我问到贵州的印刷技能大赛选手选拔进展如何时 ,我的那位朋友说:“省上已经结束,参加全国大赛的选手名单已报组委会。”后来,我又问参
当年,我在西北大学数学系求学时,有一位讲《实变函数》的老师,姓王,叫王尚志,北京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主攻方向是《数论》。王老师的《
印刷技能大赛分两个部分,一是理论考核,二是操作技能。在这两部分中操作技能非常重要。在操作技能中能否胜出,关键看操作是否规范。印刷技
首届印刷技能大赛出题专家李永强为了使参赛选手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建议复习时应注意以下五点。
有许多同志会问:“我是海德堡CD102型机的操作者,只要我报名,就可参加集中培训考试并获得证书?”答案是否定的,你必须先参加严格的
我从事印刷教育30余年,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印刷专业文字教材是静态的,如果教师没有印刷实践经验,很难将印刷专业理论知识讲深讲透,这
前阶段,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报道了一则新闻:广东某印刷私企老板接了一批外单,要求在保证印刷质量的基础上,很短时间内完成,但就是招不来
“神思求百通”,这是谷超豪院士的诗句,从这句诗和他以后的学术活动的可以看出,他不拘泥于纯粹数学,而是根据社会的发展与需要,从纯粹数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于元月8日 举行。据教育部统计,全国报考2010年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40万人,较2009年增
最近,科印网三则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劲嘉集团与西安印刷科技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二是“企业人才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西安印刷科技
所谓胶印疑难故障,它是在实践工作中出现的非常规的问题,有些已经成为影响印刷质量的难点。胶印疑难故障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随时都有发生
本人曾去过全国许多城市的街道,如北京的前门、王府井大街,上海的淮海、南京路,沈阳的太原街、阳朔的西街、大理的洋人街、丽江的四方街…
众所周知,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所需人才与传统的人力资源有着明显的差异,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源是以才智、经验、技能、意
前几天北京印刷学院订购了一套影视教学片——《印后装订技术指导与操作》。我感到很惊讶,惊讶这套教学片居然能受到印刷界最高学府的关注。
印刷标准化不为人们重视,得不到推广。然今非昔比,许多企业引进国内外的高端设备,就拿云南来说,近几年引进了一百多台套多色胶印机,十多
本集详细介绍了锁线的工作原理,剖析了自动、半自动锁线机的主要工作机构,演示了锁线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强调了改规操作的基本规律,要求操
印刷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胶印车间的温湿度,这是质量检测人员应该关注的问题,温湿度对纸张的变形,油墨的流动与传输影响是很大的,同
《印刷技术》即将举办第八届全国有奖征文大赛,这则消息让我备感振奋。《印刷技术》可以说是印刷从业者最喜欢的刊物,它面向行业基层,为印
李永强印后装订教学片。
我认为在实际生产的人为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该胶印机的机长,如果一名胶印机的机长在工作中给人的感觉很轻松、很潇洒、很干净,这台
出书机构由敲书棒、打书板、挡书针和割线机构组成。其作用是将锁线后的书帖平稳地从订书架上分离,送到出书台上。
锁线订,指配页后的书帖,按页码顺序一帖一帖地用纱线沿订缝串联成书芯。这是一种牢固度高、使用寿命较长的订书方式。采用锁线订的书芯可以
开本大小参照调节架上的刻线值,按书刊订距,将机头置于安装板中线对称距离上,然后将弯脚对准机头的中刀后固定,同时装好导向板。当机头的
不吸帖或漏帖故障原因:①吸嘴无风,吸管被封闭或堵塞。②吸嘴摆动角度不对,吸风时间不准。③贮帖不整齐、书帖不平。处理方法:①检查风路
第4集 配页工艺与设备,手工配页工艺。配页工艺通常分为配书帖和配书芯两部分。下面我们先来看如何配书帖。1.配书帖:把附加页按页码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印刷业经历了30年的发展和变化,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年代,进入了以胶印为主的快速发展时期。30年前我国有印刷企事业
栅刀混合式折页机为当今书刊装订主要机型,由输纸机构、栅栏折页机构、折刀折页机构、收纸机构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其特点是折页速度快,性
切纸机用刀片主要有三类,即单面切纸机用刀片、普通三面切纸机用刀片和骑马订三面切纸机用刀片(剪刀形)。印刷企业采用的磨刀机主要有立式
裁切分为印前和印后裁切,前者仅对纸张的四边做裁切处理,而后者有时需要按规格裁切出大小不同的成品或半成品。印后裁切的内容相当广泛,它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扫描仪、数字照相机的应用已经日益普遍。电子印前工艺不断改变着传统印前工艺流程, 诸如彩色桌面出版
图书的印制分为印前、印刷、印后三个环节。其中,印后主要包括表面整饰和印刷品成型加工。书刊本册的装订属于印后加工, 其加工工艺的复杂
切纸机是一种纸张加工设备,是印刷企业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切纸机技术日新月异,无论速度、精度,还是自动化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沓令人爱不释手的印刷品、一本精美的书刊、一件华丽而别致的外包装,都是集科学、技术、艺术于一身的综合品
折页是印后装订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它直接影响着装订质量。随着印后装订水平的提高,新型折页机不断涌现,尤其是在控制系统方面的研发,使得
折页是印后书刊装订最重要的工序之一,直接影响着精、平装及骑马订的书刊质量。在印后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折页的精度备受业内人士重视。本
印刷企业的人才不外乎三大类,即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操作技能人才,只有他们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相互协调,企业才能实现快速发展。鉴于
印刷作为传统的职业,如今又进入快速发展期。全国各地的印刷院校也随着大潮蓬勃兴起。然而无论是国有还是社会力量办的印刷院校,普遍存在印
总访问量: 104115 更新时间:2016-12-06 10:05:31
李永强,业内著名印刷专家,1999年获第七届森泽信夫印刷技术奖一等奖;2003年入选《 中国印刷人物志• 第五卷 》;2004年被聘为科印专家团专家;2005年获第八届中国印刷界最高荣誉——毕昇奖;2008年担任首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奖赛命题专家及资深评委。
李永强早年从事胶印制版和印刷工作,后从事教育工作。重点讲授《印刷色彩学》、《印刷材料学》、《印刷工艺学》、《印刷机结构》等课程。主要著作有:《印刷机结构》、《胶印技术指导》、《平版印刷工技术等级考试指南》、《实用胶印技术指南》等,另外,策划并主讲了我国第一套20集大型影视教学片《胶印技术指导与操作》,最近又成功策划制作了我国第一套10集高清影视教学片《印后装订技术指导与操作》。此外,还在国内印刷专业刊物上相继发表了近二十万字的技术文章。近年来,在全国近三十个省市巡回讲授印刷技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