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观察评论

从数据看中国印刷产业的发展

时间:2008-08-06 10:17:04来源:科印网作者:蒲嘉陵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2005年我国印刷企业总数为182717家,其中印刷企业97391家、复印打字业户85326家,从业人员3.4022百万人,总产值3326.7亿人民币。由这些数据计算可得,中国印刷业的平均企业规模约19人,人均产值约91118人民币。企业规模小是全球印刷业的共性,但是我国平均19人的规模远远大于世界其他国家印刷企业的平均规模。但是从人均劳动生产力来看,同年德国、美国和日本印刷业人均产值大约相当于126、110和100万人民币,分别是我国印刷业人均产值的14、12和11倍,说明我国离印刷强国的距离还非常遥远。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印刷业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即,以广东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江苏和浙江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和以北京、天津和河北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2005年珠江三角洲的印刷产值约为1300亿人民币,约占全国印刷总产值的39.1%;长江三角洲的印刷产值为1026亿人民币,约占全国印刷工业总产值的30.8%;环渤海地域的印刷产值为288亿人民币,约占全国印刷工业总产值的8.7%。这三个地区印刷总产值之和占到当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8.6%,仅仅留下21.4%的份额由剩余的其他地区分享。

表2 标准印刷工业总产值(SGPP)和标准印刷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SAGR)
注:SGPP和SAGR的单位分别为亿元人民币和%

  从能够查询到的中国国内油墨消费量数据(来自印工协,单位为吨)、版材消耗量数据(参看以下相关章节,单位为平方米)和纸及纸板消费量数据(来自中国造纸协会,单位为吨)计算得到的油墨、版材和纸及纸板等印刷耗材国内消耗量的年增长率(表3)来看,这些耗材国内消耗量的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10.4、18.7和13.2,也处于两位数的高位增长状态。

表3 油墨、版材和纸及纸板国内消费量的年增长率(%)

  尤为突出的是,1996~2007年12年间(除2005年和2007年两年)国内版材消耗量的年增长率都维持在15%以上,平均值竟高达22.4%。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表3中纸及纸板的消费量不仅仅只是印刷用纸的消耗量,是印刷、生活以及其它用纸消费量的总和。据中国造纸协会发表的数据(参见2007年《中国印刷年鉴》),2000年~2006年6年间,新闻纸国内消耗量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2.9%(2006年的消费量为344万吨,较2000年增长了107%),铜版纸的为10.1%(2006年的消费量为332万吨,较2000年增长了78%),未涂布印刷书写纸消费量的为10.9%(2006年的消费量为1211万吨,较2000年增长了86%),均处于10%以上,与13.2%的总量消耗增长速度相差不大。另外,以上耗材消耗量年增长率是按照实际消耗的数量(吨位数或平方米)进行计算的,如果按照价格统计应该得到更高的结果。油墨、版材和纸及纸板等印刷生产必需的直接耗材消耗量的年增长率处于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状态从一个侧面支撑印刷工业总产值高位增长的结果。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印刷工业总产值在1996~2007年的12年间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6.7%,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平均年增长率;2)油墨、版材和纸及纸板等印刷耗材高达10%以上的国内消耗量增长率支持中国印刷工业总产值的高位、快速增长。
  
  三、印刷工业总产值与GDP的关系
  图2是将上面计算得到的标准印刷工业总产值的年增长率(SAGR)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同时绘在一张图上的结果(GDP数据摘自国家统计局公开发表的数据),图中数据点(菱形和六角形)的高度(误差)为1%。除2007年以外,两条曲线形状在1%的误差范围内非常相似,即,随时间的增加开始略微降低,大约在1999年到达低谷后,开始平稳上升,所不同的是SAGR下降和上升的陡峭程度略微大于GDP年增长率的下降和上升的陡峭程度。这一事实说明SAGR与GDP年增长率之间具有非常强的相关关系,印刷产业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增长拖动的结果。从图中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 1996~2007年12年间SAGR保持在14.5%以上,12年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6.7%,是同期GDP平均增长率的1.8倍。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印刷产业在过去12年间平均处于1.8倍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位、快速发展状态。2007年的SAGR从2006年的20.8陡然下降到17.5%(下降幅度为3.3个百分点)可能与统计数据的准确度有关,并不意味着我国印刷业的增长出现了大幅度减速。因为在GDP依然保持平稳增长的2007年印刷产业不可能出现大幅度减速,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我国印刷业在2007年出现明显增长减速。实际上2007年3.3个百分点的增长率下降已经比原始数据下降幅度要平缓得多了。根据表1印工协公布的原始数据计算,2006年和2007年印刷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分别为22.6%和15.8%,两者相差6.8个百分点,是数据处理后的2.1倍。如果真的出现了6.8个百分点的增长减速,我们不但应该明显地感觉到,而且还必须为如此大幅度减速做出必要的说明。


图2 1996~2007年12间中国标准印刷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SAGR)与GDP年增长速度的比较。图中,数据点(菱形和六角形)的高度(误差)为1%。


  四、中国印刷产业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印刷产业技术在过去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形象地描述为:“告别铅与火,走过光与电,进入0和1”。“铅与火”与模拟技术时代对应,“光与电”与模拟技术和数字技术并存的时代对应,“0和1”与数字技术时代对应。图3是这种产业技术发展和时代变迁的一个示意图,横轴是时间,纵轴是技术的市场占有率。
  以“铅与火”为代表的模拟时代要追溯到11世纪毕升发明火烧制备的胶泥活字、15世纪古登堡集成相关技术发明的金属活字和配套印刷机以及相应的印刷工艺,一直到19世纪中叶出现的照相腐蚀凹版以及此后发展和完善的照相制版技术、19世纪后期出现的行铸字机和20世纪20~30年代出现的照排机技术。照相制版技术的出现开创了印刷制版的光化学时代,使准确再现精细的连续调图像成为可能。利用金属活字及其配套的热排工艺和利用光化学原理的照相制版、文字照排技术成为“铅与火”时代的技术特征,跨越了几个世纪的时间。
  “铅与火”的时代在上世纪中叶处于顶峰状态,但随着上世纪70年代电子和计算机技术进入印刷领域并得到广泛应用开始逐渐步入衰退期,印刷产业技术进入了以电子分色和(计算机辅助的)照排技术为代表的“光与电”时代。电子分色+激光照排这种图像和文字分离处理的生产技术(也俗称彩色电子印前系统,即,CEPS:Color Electronic Prepress System)成为这个时代印刷产业技术的代表。尽管存在国家和地区差异,但是一般认为CEPS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进入发展的顶峰时期,但随后逐渐被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图文并茂处理和整页输出的计算机到胶片的技术(即,所谓的CTF技术)取代,从开始到退出市场前后大约经历了30年时间。作为CEPS技术的后继CTF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步入发展的顶峰,随后逐渐被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产业应用的直接制版技术(即,CTP技术)和随后发展并逐步完善的印刷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所取代。同样,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CTF技术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寿命,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其生命周期也在30年左右,估计应该在2015年前后完全退出市场。CTP+CIM技术的出现标志着“光与电”时代的结束,印刷产业技术开始步入以“0和1”为代表的数字时代。


图3 印刷产业技术发展和变迁的示意图。图中的曲线是技术发展和演变的一个模糊表示并不是具体的统计数据,只具有参考意义。

  如果用市场占有率和时间的坐标进行描述,任何技术的发展过程都可以用“铃铛型”或者“S型”两大类曲线来表示。铃铛型曲线可以看成为S形曲线与其镜像组合的结果。当出现竞争对手而且竞争对手具有明显优势时,这样的技术呈铃铛形状,即,由发展诱导期(也称为低速期)、高速增长期、饱和期和衰退期构成;当不存在竞争对手或竞争对手没有明显的优势时,呈S形状,即,由发展诱导期、高速增长期和平稳发展期构成。CIP+CIM以前的技术都属于铃铛型技术,尽管其生命的周期有长有短不尽相同。“铅与火”的模拟时代延续了几个世纪,但是CEPS和CTF技术仅仅只有30年左右的生命期。CTP+CIM技术的发展曲线是铃铛型还是S型取决于是否有与其竞争的对手存在和以“Ink on Paper”为特征的纸媒体与其它媒体竞争的结果。就本人的拙见而言,在纸媒体领域目前还看不到能与CTP+CIM技术抗衡的对手存在;纸媒体确实面临与其它媒体的竞争,特别是来自显示媒体和类纸媒体(也称为电子纸)的竞争,但整体而言,纸媒体与显示媒体和类纸媒体更多表现为互补,而不是竞争,它们长期并存是今后发展的必然。因此,代表数字时代的CTP+CIM技术应该是一个呈S型特征的“长寿命”技术。
  
  五、从CTF向CTP的转变
  与全球印刷业一样,中国印刷业也正在经历从以CTF为代表的模拟与数字技术并存的时代向以CTP+CIM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时代转变。PS版消耗量是CTF技术发展状况的一个衡量指标。表4显示的是中国国内PS版生产、进口、出口和由此计算的国内消耗量以及消耗量年增长率的数据。PS版国内消耗量按照:“PS版生产量+PS版进口量-PS版出口量”的公式计算。因为缺乏PS版国内销售量的数据,上面的计算公式的第一项使用的是PS版生产量而不是PS版的销售量。据印工协专业人士介绍,自1985年以来我国PS版产销整体平衡,“基本上是生产多少就销售多少,在库积压量很少”。因此,用PS版生产量代替销售量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另外,因为缺乏1995~2000年间的PS版进出口数据,这段时间PS版消耗量用国内生产量来代替。从2001~2002年间的进口和出口数据基本持平(相差基本在100万平方米以内)推测,2000年之前的1~2年进出口数据相差可能也不大,用PS版生产量替代PS版消耗量所产生的误差应该可以接受。但是1995年前后几年进口数据可能大于出口数据,PS版生产量可能要小于PS版消耗量,因此1995年后两年用PS版生产量代替PS版消耗量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表4 PS版生产、进出口和国内消耗量及国内消耗量年增长率
*1:括弧中的数据为印工协07年公布的数据;
*2:来自岳德茂在《2005中国印刷年鉴》上发表的论文;
*3:因为缺乏进出口数据,仅为国内生产量。

  从表4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国内PS版消耗量在1995~1998年4年间处于线性增长状态(增长速度为570万平方米/年),1999~2000年2年间处于加速增长状态,从2001开始到2004年的4年间又转入线性增长状态(增长速度为1655万平方米/年,约为前一个线性增长速度的3倍),在2005年以后数据出现波动,但增长速度明显减缓。整体而言,国内PS版在1996~2007年12年间平均年增长率高达22.3%,处于稳健的高位增长状态,这与CTF时代中国印刷工业总产值的持续高速增长完全一致。PS版消耗量增长率在2005年出现的显著下滑(较2004年的下降了23.4个百分点)曾经让作者认为国内PS版消耗量已经饱和,即,CTF技术已经走到了其顶峰状态,但这种“饱和”被2006年出现的19.6%的增长率重新抬起。不过2006年出现的高增长率是在2005年消耗量低谷的基础上出现的相对增加,PS版消耗量绝对增长量低于2005年以前的线性增长趋势(如图4虚线所示)。这表明国内PS版消耗量已经开始出现增长迟钝,即,CTF技术已经逐渐逼近其顶峰状态。2007年国内PS版消耗量出现的负增长(年增长率为-0.5%)再次印证了这一推论。但是2007年出现的负增长是PS版消耗量(即,CTF技术)走过了其鼎盛时期开始步入其生命周期的“夕阳”阶段的必然反映还是统计数据出现的波动还有待于2008和2009年的统计数据出台以后才能判断。但是从图4中列出的(制版)胶片国内消耗量的增长情况来看(数据来自印工协发布的统计数据),2001~2007年7年间胶片国内消耗量的增长近似一条S形状的曲线,但在2005年以后基本处于线性增长状态(增长速度约为925万平方米/年)。这种情况与2005年和2007年出现的PS版国内消耗量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矛盾,因为(制版)胶片消耗速度的增加必然意味着PS版消耗量的同步增加。因此,这两年PS版消耗量出现大幅度减速可能与统计数据的波动有关,并不反映真实的情况。这一点在下面PS版国内消耗量的预测数据中得到证实。


图4 国内PS版材、(制版)胶片和直接版材(CTP版)消耗量与时间的关系。

  如果维持2001~2004期间PS版消耗量的增长速度,2007年PS版国内消耗量应该处在图4的虚线上,大约为16000万平方米(如图4点划线所示)。这一数量与2007年实际PS版消耗量的之差应该是被CTP版取代的数量,即,16000-13885=2115(万平方米)。这与2007年CTP版国内消耗量数据(2210万平方米)(详见表5)基本一致。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表4列出的PS版产量实际上仅限于新生产的版材范围(简称:新版),并不包括再生PS版(简称:再生版)的生产数量。大部分再生PS版都由规模较小的厂家生产(多数是个体私营业户,据说年产在100万平方米以上的数量也不少),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纳入印工协的统计范围。据业内人士讲,“07年再生PS版的数量至少在3000万平方米”。如果将新版和再生版的数量加在一起,07年国内消耗的PS版数量应该在16885万平方米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量。表4的数据还显示,在过去12年间中国PS版的生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处于加速增长状态。2007年我国PS版产量是1995年的13.7倍,2007年PS版的出口量是2001年的20.4倍,已经占到了国内生产PS版总量的32.8%。中国不但是全世界最大的PS版生产和使用国,也已经成为PS版的出口大国。
  表5给出了中国国内直接版材生产、进出口以及消耗的数据。为了直观对比也将直接版材国内消耗量的数据绘制在图4中。由于与PS版材消耗量计算相同的理由,直接版材消耗量的计算也采取:(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的公式计算。目前只查证到了2005、2006和2007年三年直接版材生产和进出口的数据,2005年以前直接版材消耗量是假设国内直接版材消耗量的年增长率与直接制版机装机量的年增长率相等,在2005年直接版材消耗量数据的基础上推算得到的。从图4直接版材消耗量曲线的陡峭程度判断,中国直接版材消耗量应该从2004年左右开始出现明显的加速状态。2003年直接版材消耗量约占版材总消耗量(包括PS版材和直接版材)的4%,2006年这个比例就提高到12.6%,07年上升到13.7%,表明CTP技术已经开始在我国印刷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印工协相关人员的介绍,因为相当数量的直接版材生产厂商(其中不凡大型的合资和独资版材企业)并不积极报送相关数据,所以表5所列的CTP版生产量并不完整,应该小于实际的生产量;同时,直接版材进出口数据在海关也只有“热敏CTP版材”一个税号,导致光敏直接版材的进出口数据,特别是进口数据无法从海关得到。如果再考虑还有部分直接版材为了逃避海关税通过非法的渠道进入国内市场(即,所谓的“水货”),可能国内直接版材消耗量要可比表5和图4中列出的多。因此,可以将表5和图4中列出的直接版材消耗量看成为2007年国内直接版材消耗量的底线,即,2007年国内直接版材消耗量占版材总消耗量的比例应该大于13.7%。

表5 国内直接版材生产、进出口和消耗情况

注*1:来自岳德茂在《05中国印刷年鉴》发表论文,其它未标注数据来自印工协公布的数据(包括进出口数据);
*2:按照直接制版机装机量年增长率推算得到的数据。

  图5是依据《印刷经理人》历年所作的“CTP在中国”市场调查数据绘制的国内直接制版机装机量和时间的关系,为跟踪直接制版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状况提供了另一个有效的观测点。从衡量直接版材技术发展状态的角度来看直接制版机的市场保有量比装机量更为准确,但是因为缺乏保有量的数据只好用装机量代之。不过分析《印刷经理人》调查报告数据后发现,到2007年为止的装机量主要是02年及以后的贡献,01年及以前的装机量累计仅为61台,仅占到2007年为止累计装机量的5.8%。因为直接制版机的寿命至少在5年以上,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将直接制版机装机量看成为其市场保有量应该不会产生太大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