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观察评论

韩晓良:中国印刷业应加强知识产权的创新

时间:2010-03-16 08:26:24来源:科印网作者:韩晓良

  印刷机械产业自主创新概况
  十五期间印刷机械产业取得较快的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自市场的增长,印刷机械科技发展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进入十一·五发展规划期间以后,印刷市场将继续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然而增长方式将有很大的变化,一是对数字化设备的增长将从感觉走向理性,直接制版设备将有较快的发展,各种印刷方式的印刷设备的实用性特征将更明显,个性、可变印刷将呈缓慢的增长趋势。二是传统的高档印刷设备的需求高峰将会到来,尤其是各种规格的多色平版印刷机、采用无轴技术的卷筒纸商业印刷机、柔性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等设备还会出现较快的增长趋势。三是印刷装订包装设备也将向中高档推进,尤其是无线胶订生产联动线、精装联动线、自动配页机、自动纸盒机、打捆机、插页机等设备将呈快速增长趋势。这些中高档设备的增长,不会是新建印刷企业的高涨期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而是在淘汰落后和设备更新带来的增长。在新的印刷包装市场需求下,技术创新将成为十五期间的主要增长方式的推动力,十五期间在市场大量销售的单色、双色平版印刷机(包括单张纸、卷筒纸印刷机),半自动的印后装订设备、骑马装订生产线将开始萎缩、将走向产品的衰落期。这些市场的形势特点,将会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批铅印设备制造企业走向衰落;九十年代一批生产简易胶印设备的企业走向衰落(01S机);二十一世纪前五年一批生产小胶印机的企业进入困境;十一·五期间仅仅生产低档单色、双色胶印机的企业也会走向下坡路。
  目前,印刷机械制造企业在走过中外合资、引进技术、打来主义的方式谋求发展的手段之后,进一步发展只有靠自己的研发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的能力,在这方面我国的印刷机械制造企业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从专利技术的授权量可以看出。
  一、我国重点企业的专利授权量
  国内印刷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的专利的授权数量,反映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发明专利仅占专利总数的3.29%,实用新型专利占88.2%,自主知识产权处于较低的水平,应该引起各界人士的思考。就是仅有的五项发明专利,也仅是在印刷滚筒上装版定位压紧和调整方面的局部发明,带有更新换代意义上的发明专利几乎等于零。国内重点印刷机械企业专利授权情况见下表。

国内重点印刷机械企业专利授权情况表

  有关媒体统计表明,十五期间,2003-2004年国家专利局共发布与印刷机械技术有关的专利333项,其中涉及单张纸印刷机、卷筒纸印刷机、喷墨印刷机、平网印刷机、制网机、印刷机压印滚筒、丝绸用转印机、纸张定位、光学打印、清洗设备等。授权国外企业的专利占35%,国内企业专利占41.2%,非职务发明专利占25%。按各省市授权的专利所占份额上海第一,占12%,广东次之占5%,北京仅占3%,排在第三位以后的是江苏、浙江、四川和台湾地区。
  二、国外重点企业的专利授权量
  国外企业十分重视专利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4月23日——2005年8月1日期间,国外主要印刷机械供应商在我国专利授权2132项,其中发明专利占95.6%。为了说明专利工作和近年来印刷机械设备科技发展的关系,以海德堡公司授权的有关数字化印刷设备专利为例。
  在海德堡公司的359项专利中,发明专利占98.3%,没有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包括印前技术21项、印刷技术189项、印后技术30项、数字技术49项、纸张加工和装饰技术19项、相关技术50项、其他技术1项。海德堡公司在1995年德鲁巴印刷设备展览会上推出世界第一台在机制版数字印刷机,在世界引起巨大震动。这台设备一改传统印刷过程先照相制版(指印前),再印刷机印刷的工作程序,而是将印前制版和印刷在同一台设备上完成,省去了胶片制作和晒版工序,印刷品可采用文件传送到印刷机上制版印刷,也可以用印样直接在印刷机上扫描制版印刷,并且在制版之前可以对印刷品上的数据进行修改,实现个性印刷。这台全新的印刷设备涉及激光扫描制版、无水胶印、连续输出版材、计算机系统等多学科的技术。海德堡公司在1992年在我国授权的专利中就包括:印刷机的印版库及换版方法、印版更换装置、印版盒的定位装置等专利。该产品试制成功以后,在数字直接制版设备中又开发了形成潜在静电图像的方法和装置、用超短激光脉冲在印版制作图像、小型多束激光元和隔行光栅扫描线法、激光设备等专利。国外主要印刷机械供应商在我国专利授权情况见下表。

国外主要印刷机械供应商在我国专利授权情况表

  三、我国研发机构现状
  最近,德国海德堡公司除宣布在中国上海建厂外,在德国以外基本没有投资设厂,从产品的研发、生产到销售的整个生产、销售、服务过程全部在国内,不但拥有一平方公里生产基地,而且拥有强大的科研开发机构,甚至还有一所印刷学院进行人才培训。相比之下,我国整个印刷机械产业的创新能力、规模和竞争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1.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原来属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管理,虽然设立印刷机械制造系,但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是为印刷企业输送人才。2004年该校划归北京市管理,办校的方向应该进行调整,在保留对印刷业输送人才的同时,应该加大印刷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数字化设备的人才得培养,并应该建立印刷机械实验室,以支持北京印刷机械制造业的优势地位。该学院现拥有印刷方面的专利37项。
  2.陕西理工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学院是印刷机械行业培训印刷机械设计人才的重点大学,该校培养的人才已经成为印机行业的骨干力量,遍及印刷机械制造企业的各个领域,在印刷机械经营管理、产品科研开发、销售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外和国内的重点企业纷纷在该校设立奖学金,资助高端人才的培养,为行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校拥有专利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