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市场政策

褚庭亮:我国印刷科研的总结与思考

时间:2009-09-30 08:18:00来源:科印网作者:褚庭亮

  建国60年以来,我国印刷科研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成长、不断发展,印刷科研的机构设置、基础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及自主创新活动都得到了长足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加速,印刷科技领域响应党和国家关于科技面向市场的号召,深化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印刷科研领域自主创新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开创了新局两,取得了新进展。

  一、我国印刷科研机构的主要组织形式

  经过60年发展、变革,我国印刷科研机构的主要组织形态有四大类:

  第一类是省市新闻出版局或科技厅管理的印刷研究所,例如江苏省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辽宁省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陕西省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等,这些科研单位有的还仍然保持事业单位编制,有的已经转企甚至改制成为企业法人或公司法人。

  第二类是大学下设印刷科研机构,例如北京印刷学院印刷包装材料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印刷包装技术研究所,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图像传播工程与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这些研究机构一般不是独立法人,是大学教、学人员的科研基地及面向市场服务的窗口。

  第三类是企业或企业集团所属印刷科研院所,目前我国比较具有竞争实力的科研机构大部分都可归属于这一类,比如:中国印刷集团公司所属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印刷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所属技术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北大方正集团所属方正技术研究院,北人集团所属北京印刷机械研究所,北京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北京市印刷技术研究所,云南出版集团公司所属云南省印刷技术研究所,西安航天华阳印刷包装设备有限公司所属印刷包装机械研究所,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所属广东省印刷新材料及新技术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这些科研机构有的是由国家部委或省市新闻出版局所属科研院所转企改制成为企业或企业集团所属印刷科研单位有的是印刷企业或印刷设备供应商在本企业技术科等基础上加大投入、发展壮大而成。其中有的是独立企业法人,有的只是企业的一个内设机构。

  第四类是民营、个体印刷研究所、高科技开发公司等,主要是一些专注于特定印刷技术项目的研究、开发机构,有的只是以研究所命名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印刷企业。例如上海市普陀区精特印刷技术研究所、上海汇潮印刷机械模具研究所,济南开发区利达印刷技术研究所、石家庄康特华特种印刷研究所、润三印刷研究所等。

  我国印刷科研的发展历程

  1.1949~1976年,印刷科研的萌芽

  建国初期,我国印刷事业百废待兴,印刷的科研主要是由印刷厂的技术科、设备科等部门结合本单位的技术改造与技术更新展开。1956年,在我国印刷事业的中心城市——北京和上海开始先后设立独立建制的专业印刷技术研究所。

  1956年4月,作为国家印刷产业主管部门的文化部批准建立北京印刷技术研究所(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前身),1958年底北京印刷技术研究所与北京新华印刷厂、北京美术印刷厂合并,并划归北京市领导,1961年年中又从北京新华印刷厂分离出来,重新独立建制,并回归文化部,后接受文化部新成立的中国印刷公司领导。文化大革命初期,北京印刷技术研究所几乎完全瘫痪,1973年才逐步重新恢复开展科研工作。

  1956年8月,上海市印刷工业公司建立了科研实验室。在此基础上,1961年扩充为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直接隶属干上海市出版局,文化大革命初期,改由上海市印刷工业公司领导,1973年以后,又归回上海市出版局领导。

  195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管理局在北京印钞厂院内设立专门研究机构,名称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印制管理局技术研究所”。1966年至1974年,该所同样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工作中断,并最终彻底解体。

  在印刷科研机构的初创时期,以上三家具有独立建制的印刷科研机构主要工作还是围绕印刷企业生产现场的技术改造与技术更新展开,重点是收集印刷技术情报、制定印刷科研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印刷领域的技术交流、科技普及等工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国第一本面向印刷行业的正式出版物——《印刷》杂志在当时的北京印刷技术研究所诞生,1957年10月,经中央宣传部批准,《印刷》正式创刊,1958年2月确定为双月刊,同年6月改为月刊,文革开始后一度停刊,1974年9月以《印刷技术资料》为刊名恢复内部发行。在文革后期,《印刷杂志》也在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