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市场政策

报纸印刷:在变革中与“网”共舞

时间:2010-08-17 07:48:38来源:科印网作者:潘振明
  共识与困境

  共识一:报纸印刷业的发展趋势

  生产能力多样化。互联网、3G手机、移动电视、直投广告等多种新媒体的出现,对成熟的报业市场将形成多方冲击,报纸的发行量不会有大的增长,甚至会出现一定的下滑,即报纸印刷时间将可能减少,设备使用率进一步降低。

附表5:我国近年来报纸印刷新市场变化趋势

  注:表中数据来自中国报业协会印刷工作委员会调查统计结果。表5对于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民营中介、生活与商业信息等服务性报刊,以及工商企业、卖场报纸类产品等非报社系统的产品,一般难以也不会与以统计,但这一市场潜力巨大,非常值得关注,目前,主要有民营印刷企业占据。笔者了解到,在报社印刷厂业务量不足的情况下,民营资本在这些方面投入较大,收益也相当丰厚。当然,由于统计习惯使然,通常这些印刷厂被计入出版物甚至其他印刷企业范围。

  资源整合。报纸印刷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报业印刷企业将越来越需要发挥规模效益,才能适应报纸发展中多品种、高效率、高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中小规模报社,或联合组建合资的印刷厂,或依靠“合同印刷企业”完成印刷业务,以提高印刷设备的使用率,减少人员成本,降低印刷费用。

  报纸“瘦身”。这种“瘦身”出于两种目的:既是为了读者携带和阅读方便,更是为了报社节约纸张成本。“瘦身”的途径包括报纸裁切长度不变情况下的幅面缩小(即瘦报)和版面的整体小型化。

附表6:报纸印刷新技术选项

  产品形式呈多样化。包括分众化印刷,如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分次印刷、针对不同发行区以不同的专版分次印刷等;报纸杂志化,在机连线骑马订装订成八开彩色杂志的式样,便于携带和阅读,以增强在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竞争的能力,为此,报纸半商业印刷(即采用轻涂纸、铜版纸印刷并通过烘箱烘干)以及印后工艺的改进将更加普遍,报纸印刷机越来越多地配备半商业印刷功能,既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也是为了实现“晚上印刷报纸,白天印刷商业产品”的目标,为报纸印刷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共识二:蓬勃发展的报纸印刷新技术

  无水胶印。DRUP2000展会上,高宝公司推出的KBACORTINA报纸印刷机,首次将无水印刷应用于报纸印刷。该机采用无水版材、无墨键技术,彩报印刷中省去了墨色调节工序,废报率大幅降低,最高印速可达8万份/小时。报纸无水胶印在我国刚刚起步,无水版材、油墨依靠进口,原材料价格较高,目前的推广难度尚较大。

  无主传动轴技术(简称无轴传动技术)。用电子轴代替机械轴,传动更加精确,减少了机械磨损、噪音和机械振动,有利于提高印刷质量,增加了生产的灵活性,节省了安装调机时间,提高了印刷质量和生产率。我国已研发出采用该技术的国产报轮设备,印速可达到6万份/小时。

附表7:国外报纸按需印刷典型模式

  无缝技术。1993年,海德堡公司发明无缝圆筒形橡皮布,与同样周长的传统橡皮布相比,运行过程中具有动态的稳定性;更换时极为方便,无需将卷筒纸断开,一分钟之内便可更换完毕;还能使有效印刷面积更大,裁切尺寸减小,减少纸张的浪费,在印刷能力、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增强了竞争力。

  CTP技术。DRUPA95多家供应商推出CTP技术以来,越来越多的报纸印刷企业,特别是大型报纸印刷企业,正在积极接受和采用该技术。CTP技术的国产化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

  困境:在各种新旧技术、标准中的游走

  报纸出版系统的不标准、不统一,给有互相联通的报纸印刷业务带来重复投资和操作方面的麻烦。

附表8:国外报纸按需印刷利益分配渠道

  图像处理,只有少数报社处理得好,多数报社缺乏高精度、大幅面、既能扫反射稿又能处理彩色透射稿的扫描仪,有的还在使用传统照相制版工艺;彩报编排的彩色桌面处理系统档次、技术水平参差不一,对报纸印刷质量带来直接影响;对高速、大容量远程传输图像技术的投入重视不够,难以适应工作要求。目前远程传输系统有3种,一是采用卫星传输,但经常发生故障;二是通过电话线路传输,传输速率低,时间长;三是光缆宽带传输,速度快,稳定性好,但投资较大。

  多数报纸印刷企业的制版工艺仍采用传统的出片、晒版流程,彩报采用人工拼版,质量、周期难以满足要求,不利于缩短出报时间。

  印刷能力不足,特别是缺乏轻型纸、铜版纸报纸印刷能力,以及配套的图像处理、彩色制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