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市场政策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助力印刷业从大到强

时间:2010-09-16 07:43:39来源:科印网作者:潘振明

  印刷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键在于健康转型与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最终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印刷大国”建设成为“印刷强国”。

  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印刷强国梦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即所谓的“两型社会”,是一个涉及产业发展、消费方式、文化生活、日常行为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它并不仅仅限于产业发展上的“节能减排治污”,而是体现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旨在开拓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方式、全新的经济社会形态,是生产、生活方式,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变革。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印刷工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形成了包括书刊印刷包装印刷报纸印刷、商业印刷和特种印刷等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产业,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三大产业带,不仅成为许多区域的支柱性产业,印刷产业总体规模,包括印刷装备业均已跃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中包装包装装潢印刷业得到迅猛发展,对改变我国商品包装形象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印刷大国、印刷装备生产大国、印刷品消费大国。我国已经提出十年实现“出版强国”的宏伟蓝图,“印刷强国”是实现“出版强国”的重要支撑之一,因此,印刷业在实现这一蓝图中肩负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

  如果说,粗放经营是工业化初期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难以逾越的历史阶段,那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则是实现良性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责任,义不容辞。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即从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生产要素效率提高的集约型经济增长。印刷业所服务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印刷业只有率先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更好地为各行各业服务,并在服务中发展自己。

  低碳经济,泽被后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且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大国,现实的国情不允许我们继续走粗放增长的发展道路,否则能源、资源将加速枯竭,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经济健康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正是印刷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我国许多印刷企业基本上每道印刷工序都具备产生污染的可能。但这些污染也并非不可控制的,国外就有不少企业通过检验而取得环保企业的资格,一些印刷机供应商还会建立自己的环保中心,进行环保课题的研究。印刷企业应该看到低碳经济对于制造和加工业来说是不可回避的发展趋势,国家在政策层面也必将给予更多的倾斜,印刷企业如果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毫无疑问将错失这一发展机遇。

  发展瓶颈,迫在眉睫。2010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发展服务业,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从6个方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做出安排。印刷业已经呈现微利状态,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随着用工成本不断上升、印刷业的利润率在逐年下降,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印刷企业已经面临较为困难的境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低价恶性竞争,中低端印刷品加工生产能力过剩、高端印刷产品的配套能力反而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印刷企业应该把握政策导向,加速应用环保型印刷技术工艺,积极推进产业升级。

  历史与现实的召唤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印刷业不仅能够基本满足国内需求,而且融入世界印刷业,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一部分。在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下,旧有的模式、发展方式等,都将面临新的考验和变革。

  印刷管理“谁用、谁建、谁有、谁管”体制的形成与建国初期印刷业的发展。我国印刷业在近代的发展大大落后于世界,又经历了多年战乱,建国初期,印刷工业几乎是在一片废墟上建立的。一是国营印刷企业的建立,二是对私营印刷的改造和收编。国营印刷企业的建立,源于1950年出版总署在北京召开全国新华书店第二届工作会议,本次会议通过了出版、发行、印刷分工和出版专业化分工,把战争年代革命根据地各新华书店经营的印刷厂划分出来,和新解放区依法没收国民党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印刷厂整顿改组,成立首批国营企业,这12个国营新华印刷厂,在各大行政区逐渐形成重要印刷基地。1950年10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关于改进和发展全国出版事业的指示》,出版总署发布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通过的五项决议和《关于国营书刊出版印刷发行企业分工专业化与调整公私关系的决定》,提出:“划一全国各地书刊售价,消灭偏远地区改价和加成出售的现象”,“造货数量由出版社决定,印刷工价由印刷厂决定,订货数量由书店决定,其已经以合同(或协议)规定者,必须严格执行”。后来,北京分别建立美术印刷厂、外文印刷厂、中央民族印刷厂,以及专门排印中、小学课本并制作纸型分发各省市统一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各部委相继建立专业出版社、书刊印刷厂,轻工、银行、军队、铁路系统等也建立各自的印刷工业体系,最终形成“谁用、谁建、谁有、谁管”的管理体制。

  计划管理时代:我国印刷工业体系基本形成。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管理。出版总署在1952年10月制订《1953年出版事业建设计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出版、印刷业发展规划)并发出《实行出版计划初步办法》的指示。以后,各出版、印刷企业逐年编制出版计划、印刷生产计划,按计划分配纸张,调度印刷任务,促进出版社与印刷厂订立印刷合同,纳入有计划发展的轨道。1956年初,私营印刷业基本完成全行业社会主义改造。值此,各类印刷厂的生产能力都有较大提高,制版、印刷、装订及印后加工基本配套成龙。1958年8月,在大跃进高潮中,召开首次全国报纸、书刊印刷工作会议,提出印刷工业“为政治服务,为出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方针,明确了“奋战3年,建成从中央到县的报纸、书刊印刷网”奋斗目标。此后,京沪等地向内地迁移印刷生产力的规模达到高潮,初步改善了东西部印刷力量不平衡状况。1958年10月,建立中国印刷器材公司(1973年改名为中国印刷物资公司),各省(市、自治区)也陆续成立印刷物资公司(站),构成计划经济时期的全国印刷物资供应体系。其中纸张管理由各级出版行政部门实行计划用纸、限额分配办法。